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意义。方法:介绍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建设基本情况,凸显"中西医并举,突出中医特色"的教学理念在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建设中的作用。结果:建立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有助于医学生在掌握西医急救技术的同时,还能够熟练运用中医针灸急救知识进行辨证施治,突出中西医结合急救的特色。结论:将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办成集教学、科研、培训及考核于一体新模式,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急救医学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目前我国公民院前简易急救为0,急需补课心脏骤停急救成功率不到1%,究其原因为急救知识普及差。为此,我们就基于网络进行《急救医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公民院前急救总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李宗浩作者单位:100031北京急救中心(一)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急救医学事业,纷纷建立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和开展急救医学的研究工作,急救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对传统的急救机构,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4.
作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延伸、分支,灾难医学有很多空白点需要填补。四川汶川大地震紧急救援的热浪,带出的现有急救体制、机制、法制诸多不完善的问题,向我们提出一个冷峻的思考:直面“愈现代化的城市愈脆弱;愈现代化的人群愈依赖”的现状,如何应对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学科 ,而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口的老龄化 ,以及工农业、交通业的发达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各种意外和灾害逐年上升。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每年急诊人次达 2亿 ,需要院前急救的接近2 0 0 0万人次。我站近 3年院前急救资料分析表明 ,急救不仅需要一支过硬的院前急救队伍 ,而且还需要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活动 ,使尽可能多的人群掌握急危重病的自救互救技能和方法。社会群众急救知识的普及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6.
医学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急救医学正在崛起,院外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外急救具有突发性。时效性和综合性的明显特点,院外急救的管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更新观念,构筑体系与完善制度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阎锟 《中国健康教育》2013,(12):1147-1147,1152
《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指出“急救的教育应该是全民性的:即人人都能学会急救而且都应该学”。但是,普通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生活节奏又日益加快,要求其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艰深晦涩的医学知识并不现实。在进人读图时代的今天,医学美术已成为了向公众宣传急救知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数字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表示,我国急救知识普及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普及率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9.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急救医学教学要从适应留学生需求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利用双语及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利用多媒体及见习等教学形式,注重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循证医学(EBM)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详实最佳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为了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质量.我们在急救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自觉地、理智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实施具体患者的急救医疗决策.采用最新最先进、最有效的证据指导院前急救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BM)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建立在新近详实最佳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为了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质量,我们在急救工作中学习和运用循证医学的理念,自觉地、理智地利用现有最好的证据实施具体患者的急救医疗决策,采用最新最先进、最有效的证据指导院前急救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急救医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在创建三级特等医院过程中,将急救医学模式转变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轨道,采取在岗继续教育 和规范急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途径,形成独立布局、独立临床专业和独立临床专业医师的模式,从而对中国急救医 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孙华  司敏 《现代保健》2010,(6):140-143
目的探索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模式,创作急救医学影视教材,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和水平。方法(1)对国内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特点,积累资料;(2)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创建急救医学运行模式;(3)制作现代急救医学影视教材;(4)运用实践。结果按新模式运行后各急救医疗指标均明显提高。结论该项目成果能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急救效能,提高对危重患者救治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急救医学科病人流量大,情况复杂,病情危重,导致医疗纠纷不断增加,作提出加强急救医学学科建设,营造良好就医环境,造就高素质急救医学人才是防范与减少医疗纠纷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急诊医学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贯彻<杭州师范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对杭州师范大学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结果 提示,根据急诊医学的学科特点,明确学习方向,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加强技能操作等教学方式能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急救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院前急救作为医疗服务的先驱服务,只有从管理的角度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和从急救医疗的角度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急救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才能实行院前急救事业在较高层次上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加强急救医学中心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管理,以快捷安全的急救医疗更好地服务患者。 急救医学中心位于长江东路574号(花冲公园对面).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目前合肥市市属医院中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急救中心。中心是以急诊、急救、危重病医学为主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世纪,迎接新挑战。如何认识分析中国急救医学所面临的问题,努力提高其发展水平?怎样妥善解决中国急救医学所存在的困难,尽快加速其发展步伐?在国家卫生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意大利共和国外交部和WHO共同主办的“中国急救医学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就我国的急救医学事业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全面充分的交流。笔者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的主流论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急救医学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3急救医学技术及装备大会"于2013年8月3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白知朋、国家药监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医疗器械监测与评价处处长董放、美国ECRI研究院(Emergency Care Research Institute)副总裁Jinlor等莅临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广东省韶关市开展以现场医学急救知识为内容的健康前后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对比,及其急救知识来源的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医学急救知识水平有显作用,调查人群的急救知识平均知晓率,从原来的28.63%上升至开展专项健教后的71.74%,对不同人群的急救知识知晓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化程度、职业、身体状况、病史及家族史的人群,其知晓率存在显性差异。并对调查对象的急救知识来源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