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2004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流脑的高发国家。流脑也是哈尔滨市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曾在1967年、1968年、1975年、1984年出现四次全市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212.30/10万、56.54/10万、21.05/10万、11.19/10万。哈尔滨市于1984年开始应用A群流脑多糖体疫苗普种后,流脑发病率逐年下降,进入90年代,流脑发病率平均在1/10万以下,呈现出高度散发,再未出现周期性流行。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流脑的流行,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现将1996-2004年哈尔滨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常山县1951—1996年流脑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山县位于浙西山区,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重流行区,建国以来先后发生三次大流行。1982年普遍使用流脑菌苗以后,流行强度得到明显控制。为探讨流脑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对本县1951~1996年流脑疫情资料和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人口资料由县统计局提供。2.流脑发病资料来自县卫生防疫站历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流脑菌苗接种资料为县卫生防疫站1982~1996年度计免统计报表。3.收集本县1982~1996年流脑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菌群变迁和带菌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儿童发病为主,由于其传播速度较快且传播途径易实现,极易造成爆发和流行.通过开展流脑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工作,准确掌握流脑的流行学特征及流行危险因素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流脑发病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1997~2002年沈阳市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2002年我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5~2004年黑龙江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和掌握黑龙江省流脑流行规律,为制订控制和消除流脑策略提供依据,现将黑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流脑流行10年一周期的规律,预防我区1986年将出现流行高峰年,全区平均流行强度可达50/10万,但由于1985-1986年分别对15岁以上儿童进行流脑菌苗普种,和以后每年对2.5岁以下儿童进行基础免疫,7岁年龄组加强等预防措施,全区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大幅度下降,没有再出现流行同峰年。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及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安徽省历年流脑疫情资料.结果 1951-2007年安徽省共发生流脑病例799 3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90/10万,死亡41 337例,死亡率为1.49/10万,病死率为5.17%,流脑疫情呈现8~10年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期间出现3次大的流行疫情;2-4月份病例占83.23%,近20年1月份病例呈上升趋势.2000-2007年,<15岁病例构成从78.94%下降到17.20%.2003年后出现C群流脑疫情,全省流脑疫情呈现小幅反弹现象.结论 安徽省是流脑易发生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几年发病率反弹;C群菌株成为流行优势菌株,流行季节有提前趋势,发病年龄高峰上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实施人工免疫后的流脑流行特征,对兴化市1982年以来的流脑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发现,流脑流行强度显降低,发病仍以低年龄为主,≤1岁组发病率达24.04/10万,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不同程度局部流行,使原有的流行规律未有明显变化,A群流脑多糖体菌苗年度季节性接种,使部分儿童因流动等原因未能得到及时免疫而成为免疫空白,是流脑发病的主要原因。可采取多种不同免疫接种形式,实施有效接种,使流脑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动态趋势及预防效果 ,为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牟县流脑疫情资料及免疫接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防接种前 ,流脑呈自然流行状态 ,年发病率最高达 5 6 8/ 10万 ;预防接种后 ,流脑发病呈大幅下降趋势 ,从 1998年起发病一直处于最低水平 ,说明中牟县通过正确的免疫策略及疫情监测已控制了流脑的发生。结论 预防接种已打破了流脑的流行规律 ,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措施 ,搞好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不必扩大年龄组接种或进行普种即可控制流脑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流行规律,评价我市流脑防制对策与措施的效果,现将我市1966~1998年流脑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 流脑疫情资料来源于本市1966~1998年传染病疫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本市统计局。本文将发病情况分三个时期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1 流行概况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下简称“流脑”)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为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在对漳平市 1981~ 2 0 0 0年流脑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市今后的流脑防治对策进行有益的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取自漳平市 1981~ 2 0 0 0年的流脑年度疫情资料 ,各年度的人口数据来自该市统计年鉴。参照国内专家制定的流脑流行年标准划分 (迮文远主编《计划免疫学》 ,1997) ,即 :发病率在 11/ 10万~ 99/ 10万划为中小流行年 (流行年 )、 3 / 10万~10 / 10万为非流行年 (散发年 )、 <3 / 10万为控制年。以发病率、死…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流脑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辽宁省1950~1999年流脑的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群流脑多糖菌苗的使用,打破了我省每间隔8年一次高峰的规律,大大降低了流脑的发病率,削平了流脑年龄别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使城乡发病率之差逐年缩小,季节流行的特点无变化.血清学监测结果表明,菌苗使用后,人群杀菌抗体阳性率基本保持在50%以上,GMT在12以上,虽未达到杀菌抗体临界保护值,但流行病学效果显著.带菌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人群的带菌率无明显变化,以B群为主,A群带菌率逐年下降,且与发病率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规律,将40年(1966~2005年)疫情资料分析如下。一、流行概况40年来我州流脑发病呈阶梯形下降,共出现过4次流行高峰。第一流行阶段(1966~1972年)发病率波动在1.96~48.03/10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13.92/10万,1967年为流行最高峰。第二流行阶段(1973~1981年)发病率波动在2.71~32.54/10万,1977年为高峰年,与第一个高峰相隔10年。第三个流行阶段(1982~1992年)发病率波动在0.53~9.81/10万,平均发病率为6.05/10万,1985年为流行高峰,1993~2005年为第四个流行阶段,发病率波动在0.48~5.7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6~2006年临沂市流脑疫情、病原学检验与血清抗体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6~1980年合计发病212985例,年均发病率为81.14/10万,死亡14121例,病死率为6.63%;1981~1986年合计发病6781例,年均发病率为10.76/10万,死亡246例,病死率为3.63%;1987~2006年合计发病609例,年发病率均在0.30/10万以下,死亡34例,病死率为5.58%。2005年检测33例流脑病人的脑脊液、血液、皮肤淤点,检出脑膜炎双球菌12株(A群9株、C群3株)。2005年检测健康人群血清417份,流脑抗体阳性率,A群为95.20%,C群为39.33%(P<0.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A群为1∶26.67,C群为1∶9.91(P<0.01)。[结论]目前临沂市流脑发病率很低,已出现C群菌株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江西省1998-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流脑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使用A群流脑疫苗以来,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破,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有所波动;1998-2007年全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595例,年均发病率为0.1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9 7/10万,病死率为6.89%;发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山区和边远的农村;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病高峰是1-4月份,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占77.98%;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为主,C群带菌率逐年上升;C群血清抗体水平较低,不足以建立免疫屏障.结论 近10年来,江西省流脑呈现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分布广泛,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高峰等特征.加强流脑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切实做好A+C群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重视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边山区人群的宣传教育,以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武术学校发生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局部爆发流行,共发现较典型流脑病例3例,罹患率为0.67%,无死亡病例,疫点监测健康人群流脑A群带菌率达26.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济南市流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51~2003年流脑发病法定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多年来,济南市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期间出现3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3~7岁年龄段,发病率为8.47/10万,散居儿童占63.35%,2~4月占71.24%;城乡结合部的历城区发病率最高。[结论]济南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流脑疫苗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杭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趋势和发病特征。方法通过杭州市疫情报告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杭州市1959-2019年流脑病例,描述性分析不同时期流脑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杭州市1950-2019年共报告流脑58949例,发病率(/10万)从1950-1959年、1960-1969年的12.57(4177例)、106.26(44969例)下降到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0.07(46例)、0.01(9例)。2-4月份报告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1.35%。0-9岁、10-19岁、≥20岁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6.33%、37.33%、25.33%,其中婴儿病例比例从1976-1979年、1980-1989年的3.43%、7.52%上升到2000-2009年、2010-2019年的15.22%、22.22%。结论杭州市1959-2019年流脑发病显著下降,从大流行转变为散发状态;应加强适龄儿童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和流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六安市2003-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测六安市流脑流行趋势,有效控制流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信息和流脑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六安市2003-2007年流脑平均发病率为0.261/10万,病死率为6.25%。2004年部分学校出现暴发疫情,其余年份疫情以散发为主。15-19岁年龄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51.25%,76.25%的病例是在校学生。12月至次年的3月为流脑发病的高峰季节。5年来,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标本中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双球菌2株,B群1株,C群10株。结论六安市有发生流脑流行的隐患,在校学生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推广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加强监测,是防止流脑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疆莎车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脑流行原因,以便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研究该次流脑疫情分布特点和流行原因。结果该次暴发疫情的发病率为3.36/10万,死亡率为0.28/10万,病死率为8.33%。结论该次疫情是由于长年未接种流脑疫苗而引起的一起以县城为中心的A群流脑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明引起吉安市本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水县2006年2~3月发生的流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流脑属C群,为吉水县首次发现,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同时,控制了疫情。[结论]本市流脑疫情由多年的A群向C群流行株转变,为防止疫情以后再次发生,应加强A C群流脑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免疫空白人群、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