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科自1996年开始使用Inter3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抢救45例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就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4...  相似文献   

2.
汤林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7):531-532
机械通气 (MV)可致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疾病过程中气胸发生率升高[1] ,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科学的临床护理是治疗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保证。 1998年 2月至 2 0 0 3年 10月我院收治新生儿机械通气合并气胸 9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合理的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有效吸痰可保持呼吸道畅通,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我科使用机械通气抢救21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理想,现将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附32例报告)广东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528402)杨华姿黄东明李凤池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于1994年9月~1996年6月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3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23...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是抢救新生儿危重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番禺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室自1995~1998年,应用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儿41例,成活率61.0%。本文就此对如何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1例患儿,男27例,女1...  相似文献   

6.
陈莉 《家庭护士》2009,7(13):1145-1146
[目的]总结中间综合征施行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61例中间综合征施行机械通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58例,放弃抢救3例(经随访均死亡).[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中间综合征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临床资料,按拔管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因素。结果:①拔管成功组144例,失败组47例,失败率为24.61%。②胎龄、低体重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程度越重,越容易拔管失败。③上机体重、插管次数、意外脱管次数、抢救次数、吸痰次数、导管插入深度、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④PEEP、机控呼吸、VE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结论:胎龄小、低体重可导致拔管失败,HIE程度越重越容易拔管失败;拔管及机械通气撤离的成败与原发病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关系最密切;上机体重、插管次数、意外脱管次数、抢救次数、吸痰次数、导管插入深度可导致拔管失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方法:对40例行机械通气患儿采取有效的机械通气护理和撤机后护理。结果:本组40例患儿因家属放弃治疗3例,肺出血死亡1例,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及屏气再次行机械通气1例,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3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其他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不断优化及加强患儿机械通气护理和撤机后护理,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及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1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临床资料,按拔管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因素.结果:①拔管成功组144例,失败组47例,失败率为24.61%.②胎龄、低体重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程度越重,越容易拔管失败.③上机体重、插管次数、意外脱管次数、抢救次数、吸痰次数、导管插入深度、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④PEEP、机控呼吸、VE与拔管失败显著相关.结论:胎龄小、低体重可导致拔管失败, HIE程度越重越容易拔管失败;拔管及机械通气撤离的成败与原发病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关系最密切;上机体重、插管次数、意外脱管次数、抢救次数、吸痰次数、导管插入深度可导致拔管失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儿科急救的发展,呼吸机辅助通气已成为新生儿危重症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新生儿科自1998年2月至2000年1月对55例有机械通气指征的危重新生儿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用机械通气,使新生儿各种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重症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撤机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有机磷中毒(AOPP)常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ARF)。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及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而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常因多种原因致撤机困难。我科自2000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重症有机磷中毒机械通气患者38例,均抢救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机械通气是辅助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如何掌握应用指征,提高呼吸管理水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对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于我科NICU中应用IPPV(IMV)/PEEP治疗的40例呼吸衰竭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例患儿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9例手术患儿术后病情逐渐稳定,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积极改善肺功能,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及时手术治疗,术后行机械通气,加强呼吸道管理,能明显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新生儿病房78例应用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下呼吸道抽吸出分泌物和气管插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机械通气后定期摄胸部X线片。[结果]病区环境、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及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体位等是引发VAP的高危因素;78例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VAP,发生率38.5%。革兰阴性杆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及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8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中.致中间综合征11例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结果:1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综合征患者,有1例仅经药物治疗抢救成功,另10例中有7例经药物及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成功。结论:充分认识中间综合征与药物,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时撤机失败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 入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的撤机失败情况。依据初次撤机后 48h 内是否需要再次 进行有创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采取自拟调查表调查新生儿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撤机的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撤机失败人数 20 例,占比 33.33%。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在出生胎龄、出生体 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是导致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 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李淑芹  战美丽  郭玉艳 《护理研究》2009,23(25):2308-23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新生儿病房78例应用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下呼吸道抽吸出分泌物和气管插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机械通气后定期摄胸部X线片.[结果]病区环境、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及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体住等是引发VAP的高危因素;78例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VAP,发生率38.5%.革兰阴性杆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及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使用机械通气方法治疗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体会。方法:自1998年3月-2000年8月,对65例急性呼吸衰竭病儿使用VIP鸟牌婴幼儿呼吸机辅助通气,年龄1天-34月,体重2.0-13.8kg,机械通气时间1-120小时。结果:抢救成功50例,死亡7例,放弃治疗8例。结论:呼吸衰可由各种原因产生,是引起婴儿猝死的主要原因,使用呼吸机是抢救小儿生命和进行综合治疗必不可少的措施。而机械通气尤应注意小儿生理特点,防止因使用不当引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总结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共34例新生儿气胸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气胸患儿均给予胸腔穿刺抽气治疗,16例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其中12例患儿同时给予常频机械通气.32例为痊愈出院,2例早产儿气胸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因素有关,医源性因素日益增多,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抢救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调节参数,能取得较好疗效,早产儿气胸宜早期应用高频振荡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