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衡  李慧 《中国药事》2011,25(4):354-357
目的加强中药领域专利保护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结果与结论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是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保护中药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医药专利保护之路。方法分析中医药领域现有的专利保护状况,找问题,提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中医药专利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中医药专利保护工作亟须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年来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汇总。探讨中医药专利保护、商标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中药品种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等近况,以及当前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从5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措施和建议。提出要提高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水平,尚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药专利保护特殊规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李野 《中国药房》2006,17(10):728-730
目的:促进我国中药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方法:从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中药专利保护落后的主要原因。结果与结论:我国现行《专利法》与中药技术特征的不适应性是中药专利保护的障碍,针对中药特色建立特殊规则有利于中药专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万仁甫  徐伟亚 《中国药师》2006,9(9):870-872
目的:探讨国家政府、中药企业及中医药从业者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关系。方法:本文从知识产权的理论入手,分析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主体的现实组成,探寻市场经济中的保护主体。结果:中药知识产权应该由政府、行业及中医药从业者共同通过国家中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行政保护以及中药行业保护等手段进行立体地保护。结论:中药企业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利益主体,政府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专利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 《安徽医药》2011,15(6):783-785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中药特点、切实可行的中药专利保护制度.方法 对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与结论 提高中药专利保护水平,实施中药专利国际化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诗鹰  刘铜华 《药品评价》2004,1(5):321-322
中药产业是我国现在和未来产业中最具特色、最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先发展领域。作者站在促进中医药产品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策略:(1)以专利保护为主导,捍卫中医药核心技术;(2)以商标保护为形象,树立中医药的国际品牌;(3)以商业秘密保护为点缀,保护中医药特殊技巧;(4)以行政保护为补充,确保国内品牌在国际竞争的优势;(5)以版权保护为根本,保护中医药的传统思想和文化;(6)以复合保护为体系,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这既利于保护中药科研成果及科研开发的原动力,更利于中药研发的现代化发展,在第七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上反响强烈,现发表该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药专利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是对发明创造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自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专利法以来.已公开的中药专利已达3万件以上.但由于我国中药业者缺乏经验和国际视野,加之中药自身存在局限性,国内中药专利的申请和保护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中药专利保护现状入手,分析探讨了专利困局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字     
《中国药店》2012,(5):18
0.3%日前有专家指出,中医药本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领域,但我国中药的国外专利申请只占0.3%。而日本和韩国早就领先一步,并已抢占国际中成药七成以上的市场,我国中药专利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目前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中医药保护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及现状、问题所在。结果目前利用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中医药存在一定缺陷,但是我们可以适时修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专利制度,一方面不违背TR IPS协议,同时利用TR 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如"发明定义"、"专利范围"、"专利保护例外"、"强制许可"等条款对国内中医药发展给予切实有效地保护。结论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快中医药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调整适用是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有效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军  马静  李学林 《中国药房》2011,(39):3649-3650
目的: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中成药,探讨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方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总结中成药临床使用的特点。结果与结论:多数情况下,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但随着对中成药现代中药药理学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有些中成药的说明书出现了辨病使用的描述,辨病使用也成为中成药应用的一种方法。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突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使中成药的药效得到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治风剂类中成药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以及中药房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2007--2009年治风剂类中成药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率(DDDs)排序分析法,计算DDDs和DUI,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风剂类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年DDDs总值呈逐年上升。结论:我院治风剂类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医药体制进一步深化,患者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应用要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子寿 《中国药房》2008,19(18):1437-1438
目的: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方法:深入分析中成药独特的理论内涵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结果与结论:中成药应用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王祥领 《中国药房》2012,(23):2204-2206
目的:探讨中药材和中成药采购过程中应掌握的原则。方法: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从产地、工艺、市场、质量标准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的各采购环节。结果:采购的中药材和中成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不均一性,影响了中药临床使用的安全和有效性。结论:在中药材采购中,不应一味追求更加优质,而应保证质量相对稳定,一旦有所变动,应及时将变动情况和相关指标告知临床;在中成药采购中,不应一味追求低价,而应保证更加优质。  相似文献   

15.
董莉 《黑龙江医药》2013,(5):856-858
目地:探讨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方法,减少中成药安全性问题的发生。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分析总结指出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与安全性之间必然的联系。结果与结论:中成药的不合理应用是影响中成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指导,加大对中成药安全性的认知度,才能保障中成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严洁 《中国药房》2012,(44):4151-4153
目的:为规范中成药说明书积累资料。方法:对我院242份中成药说明书中"功能主治"项的表述方式和内容逐份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项存在多项表述不准确、不清楚情况,主要表现在中西医术语的用法上。另外,中成药说明书用语规范性、合理性亟待加强。因此,应加强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监管,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