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提高危重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63例危重创伤病人抢救过程及伤情、急诊处理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抢救成功210例,死亡53例,抢救成功率70.6%。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方案,可以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部于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共救治危重急症病人70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 70例 ,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确诊 ,并有完整抢救记录。男 37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93岁。同期本部门诊总量约为 8.8万人次。2 结果我部门诊危重急症病人大约占门诊人次的万分之八。男女比例为 1∶ 0 .89;平均年龄 5 6 .6岁 ,超过 4 5岁 5 1例 (73% ) ,超过 6 5岁 2 9例 (41% )。有病史者 4 9例 (70 % )。危重急症病例中 ,心血管疾病 35例 (5 0 % ) ,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多发性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临床抢救要点进行归纳和研究。结果本组4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成功治愈40例,死亡8例,治愈率为83.33%。结论多发性创伤病情危重、发展速度快、并发症多,在对患者实施抢救时,应把握各个关键救治环节,通过规范、科学、高效的抢救措施,尽可能降低多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绿色通道,危重患者直接进入手术室,以麻醉医生为主体,进行术前抢救和麻醉处理,多科室联合手术,真正体现麻醉医生参与危重病人抢救的重要性。本文总结300例危重病人抢救。麻醉手术等处理经过和体会: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进行气管插管。②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应争分夺秒地进行CPR(手术室内心肺复苏)。内科系列危重病人经CPR后转入ICU进行监护治疗,必要时上呼吸机治疗,尽可能地维护循环稳定。外科系列危重病人经CPR后,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麻醉手术,尽快解除危及生命的危险因素。③胸部开放伤立即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改善肺部通气功能,解除纵膈受压情况,有利于全麻抢救。④麻醉处理强调准确判断病情,果断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保障手术进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前抢救创伤危重伤员的意义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1989年1月~2001年12月院前现场急救、安全转运、急诊科抢救手术及ICU治疗较完整资料中创伤伤员279例救治资料。结果批量伤员218例占78.14%,多发伤248例占88.89%。院前指数(PHI)6~9分62例,10~15分179例,≥16分3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19分26例,20~59分218例,≥60分35例。死亡24例,其中现场死亡8例,转送至上级医院急诊室死亡5例,术毕死亡11例;院前死亡13例占54.17%,低于国内报道犤1犦,其余均治愈。结论院前对批量伤员分类,在15分钟内对伤员展开急救,采取不间断复苏措施,及时恢复脏器有效血流灌注和改善微循环,安全快速转运伤员,及时果断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是现场抢救危重伤员生命,预防创伤后继发性损伤,避免与减少损伤,避免与减少致残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吴群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793-279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救治方法,提高基层医院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156例严重创伤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6例创伤病人严重程度评分(ISS评分):16~25分102例,死亡5例,死亡率4.90%;>25分54例,死亡33例,死亡率61.11%;ISS平均评分(18.74±12.03)分,总死亡率24.36%,抢救成功率75.64%。结论:对严重创伤病人,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有效循环、及时控制出血和手术、做好抢救组织和协调工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危重创伤病人的抢救在医学急诊工作中的比重日渐增大。有些病人在送达医院时已濒临死亡状态。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者的生命已是当前及今后急诊医学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就1985-01~1998-07,我院急诊对87例各类危重创伤病人的救治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8.
急诊外科以患者急、重为特点,而严重创伤的患者占很大比例。近年来,我院急诊外科共抢救危重患者485例,其中严重创伤62例。由于我们重视创伤患者的抢救工作,为救治患者赢得时间,提高了重伤救治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辅助外科治疗支气管狭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循环技术救治气管狭窄危重病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创伤后气管狭窄病变6例采用股-股转流,辅助渡过麻醉诱导期并获得手术治疗,心肺转流时间20~250min。结果救治成功5例(88.3%),死亡1例(11.7%),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结论体外循环技术是抢救气管下段或隆突区接近完全堵塞危重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症创伤病人常因创伤严重,大出血,全身情况危重而引起生命垂危。求治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抗休克,尽快矫正严重的生理紊乱,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自2000年以来救治124例重症创伤病人,现就抢救与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以救治急危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它集中具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及治疗设备,努力加强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测与治疗,以提高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重症监测护理学是一个跨多学科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全面的护理临床知识和经验,技术水平高,抢救技术熟  相似文献   

12.
在基层医院综合手术室的急、危重病人抢救中,因创伤性肝、脾破裂引起的失血性休克较常见。有的病人因复合外伤,伤势过重,由门诊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能否争分夺秒地做好抢救手术的配合工作,保证及时、顺利地进行手术,对抢救危重创伤病人的生命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将我室自1990~1993年中所做肝脾破裂大失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急诊收治的9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抢救成功率为92.77%。结论护士应准确评估病情,早期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治疗严重创伤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106例抢救和护理资料。结果10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98例,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为92.4%。结论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尽早去除病因是抢救创伤失血性的关键措施,综合抗休克治疗和有效地护理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救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了解危重孕产妇发生的构成情况、病因分析和孕产期保健,为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东城区按照北京市上报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的标准,收集审核、产科专家评审通过并北京市补贴的346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6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病例中北京户籍139例(40.2%),外地户籍207例(59.82%);抢救前3位病因为妊高症171例(49.4%)、产科出血93例(26.9%)、妊娠合并心管疾病46例(13.3%)。抢救孕周分布主要为孕28~36月220例(占63.6%)、其次为孕37~41周104例(占30%)、≤孕12周最少7例(仅占2.%);外地户籍孕产妇的计划外妊娠比例、产次、围产儿存活率高于北京本地户籍,北京户籍孕产妇的规范产前检查率高于外地户籍(P<0.01);孕产妇抢救医院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占95.1%。结论危重孕产妇成功的救治,降低了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率,保证了产科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体外起搏抢救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使用“Zoll-PD”无创心脏起搏除颤器,进行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抢救危重病人共52例,有效率为34.6%(18/52)。表明ENCP对抢救危重病人是迅速、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严重创伤急诊手术的全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建波  宋哲 《河北医药》2000,22(8):631-631
严重复合伤病情危重、复杂 ,绝大多数需急诊手术 ,在抢救处理严重创伤病人时 ,护理人员不但要正确及时地处理有关手术护理技术问题 ,而且在心、脑复苏 ,休克治疗及创伤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等全程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责任。1 创伤病人的特点1.1 情况紧急 严重创伤病人来院后必须争秒夺秒组织抢救。经过初检后 ,应抓紧时间对主要创伤迅速进行治疗 ,有严重内出血者更需抓紧处理 ,争取时机 ,不要无故拖延。在抢救中强调快而不乱 ,尤其病情极危重时 ,护士更应保持镇定自若的情绪。1.2 病情危重 严重创伤均伴有失血和失液 ,常因急剧血…  相似文献   

18.
谈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 ,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 ,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 ,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1 “1 2 0”出诊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急症病人尤其是紧急的危重病人 ,众所周知“时间就是生命” !各种急症 ,包括创伤在内 ,大多为突然或意外场合下发生 ,如何在现场分秒从争地施行必要的救治 ,也是基础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BLS) ,对病人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1 ] 。创伤急救…  相似文献   

19.
院前急救创伤危重伤员27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院前抢救创伤危重伤员的意义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1989年1月。2001年12月院前现场急救、安全转运、急诊科抢救手术及ICU治疗较完整资料中创伤伤员279例救治资料。结果 批量伤员218例占78.14%,多发伤248例占88.89%。院前指数(PHI)6~9分62例,10~15分179例,≥16分3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19分26例,20~59分218例,360分35例。死亡24例,其中现场死亡8例,转送至上级医院急诊室死亡5例,术毕死亡11例;院前死亡13例占54.17%,低于国内报道,其余均治愈。结论 院前对批量伤员分类,在15分钟内对伤员展开急救,采取不问断复苏措施,及时恢复脏器有效血流灌注和改善微循环,安全快速转运伤员,及时果断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是现场抢救危重伤员生命,预防创伤后继发性损伤,避免与减少损伤,避免与减少致残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控制损伤技术在矿山重症创伤中的救治效果及意义。方法将100例矿山事故中的危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抢救治疗模式)、观察组50例(控制损伤技术抢救模式),对照两组患者抢救前后体温(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乳酸水平变化;对照两组救治后死亡、致残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救治前T、TT、PLT、乳酸(t=3.37、t=1.1、t=3.1、t=1.45,P均>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T、TT、PLT、乳酸(t=6.24、t=4.34、t=22.、t=5.45,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病死率(25例,50%)、致残率(30例,60%);观察组治疗后病死率(5例,10%)、致残率(10例,2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损伤技术在治疗矿山危重创伤患者中,能够使机体内环境平稳,可有效抢救患者生命,降低死亡及致残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