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5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9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5 5岁 ,其中2 7~ 5 0岁 38例占 6 4 6 % ;病例分型 :盆腔子宫内异症 2 8例占 4 7 4 5 % ,子宫腺肌病 17例占 2 8 8% ,混合型 14例占 2 3 7% ;5 9例中 2 8例因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所引起的病症称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的趋势,约占妇产科门诊病例的4%~1 7% ,占妇科腹部手术的2 0 %~30 %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本病可给妇女造成很大痛苦,因此对其防治的探讨研究十分必要。笔者自1 998年1 0月~2 0 0 3年1 0月用雷公藤片合大黄虫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88例,取得很好疗效,现介绍于下。一般资料本组88例患者多为2 5~45岁的育龄妇女,其中2 5~30岁者1 8例,31~35岁者30例,36~40岁者2 5例,41~45岁者1 5例;病变累及卵巢者44例,累及输卵管者2 0例,累及宫颈者1 0例,…  相似文献   

3.
中药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在第三届学术会议上第二次修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临床分期法”,对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 4 2例采用中药周期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用本院 2 0 0 1~ 2 0 0 3年门诊诊断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 72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2例 ,年龄 2 5~ 4 5岁 ,平均 32岁 ;对照组 30例 ,年龄 2 8~ 4 5岁 ,平均 35岁。病例选择条件 :1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法诊断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者。2已婚患者 ,年龄在 2 5~ 4 5岁。 3自愿参加随访。2…  相似文献   

4.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 ,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也是早期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 ,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 。我院自 1995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异位妊娠6 5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在 2 2~ 4 0岁之间 ,以 2 5~ 35岁者居多 ,占 6 9 3%。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中 ,有人工流产史者2 9例 ,占 4 4 6 % ;放置宫内节育器者 11例 ,占 16 9% ;盆腔炎者 7例 ,占 10 8% ;剖宫产史2例 ,占 3 1% ;输卵管节育术后 1例 ,占 1 5 % ;子宫内膜异位症 1例 ,占 1 5 %…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 1 997年~ 1 999年 ,运用自拟消疒征 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1 1 1例 ,疗效显著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1 1例中 ,2 3例为住院病人 ,88例为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 1 6岁 ,最大 45岁 ,平均 35.5岁 ,其中 30岁~ 40岁 88例 ,占 79.3% ;已婚 1 0 2例 ,未婚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者 36例 ,妇科检查触及痛性结节者 91例 ,痛经、腰骶部坠痛者 79例 ,不孕者 2 5例 ,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者 2 3例 ,余症多见平素腰酸、带下量多、性冷淡、乳房胀痛、烦躁不安、舌下静脉曲张等。全部病例均采用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妇…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 1 990年 7月至 2 0 0 1年 l0月 ,采用中药合止血芳酸片治疗黄褐斑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今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 0 0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 ,其中男8例 ,女 492例 ;年龄 1 8~ 5 5岁 ,其中 2 0~ 3 0岁者占 3 6 %,3 1~ 40岁者占 5 4 %,41~ 5 5岁者占1 0 %;病程 2周~ 1 2年 ,平均 5 .3年。中医分型 :肝气郁结型 1 87例 ,脾虚湿阻型 1 41例 ,肾阴亏损型1 72例。另设对照组 40 0例 ,男 4例 ,女 3 96例 ;年龄 1 8~ 5 3岁 ,其中 2 0~ 3 0岁者占 3 7%,3 1~ 40岁者占 5 3 %,41~ 5 3岁者占 1 0 %;病程 3周~ 1 0年 ,平均 4.8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输卵管疾病导致的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统计约占不孕病人的 2 5 %~5 0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 ,输卵管病变造成女性不孕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我院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均为来自我院 2 0 0 1年9月~ 2 0 0 3年 9月妇科门诊的患者。年龄 2 5~ 4 0岁 ,其中 2 5~ 30岁 19例 ,31~ 35岁 39例 ,36~4 0岁 10例 ;原发性不孕 5 1例 ,继发性不孕 7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异位症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 ,误诊率很高。现将我院 1987~1995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 12 0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妇科腹部手术共 12 93例 ,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异位症者12 0例 ,占同期手术的 9.2 8%。年龄 2 0~ 2 9岁 9例 ,30~ 39岁 4 5例 ,4 0~ 4 9岁 6 1例 ,5 0~ 5 9岁 5例。腺肌症 6 5例 (5 4 .2 % ) ,以 4 0~ 4 9岁者为多 ,卵巢单侧异位囊肿 4 0例 (33.3% ) ,卵巢双侧异位囊肿 15例(12 .5 % ) ,混合型 9例 (7.5 % ) ,以 30~ 39岁者为多。月经量改变及周期紊乱 82例 (6 8.3% ) …  相似文献   

9.
芪藤汤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7~ 2 0 0 1年运用自拟芪藤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48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48例为门诊患者 ,均已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经保守手术或有规则的药物治疗后 ,症状体征已消失 ,评定为临床治愈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体征又出现 ,成为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年龄最大为 48岁 ,最小为 2 8岁 ,平均年龄 3 6.5± 6.70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1 0年 ,平均病程为 4.57± 2 .40年。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芪藤汤 ,基本方 :生黄芪3 0 g,白毛藤 1 5g,当归、赤芍、穿山甲各 1 0 g,…  相似文献   

10.
渐进性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笔者以异位消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痛经 39例 ,并与西药组加以比较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门诊病人。中药组 :已婚 35例 ,未婚 4例 ,共 39例 ;年龄 2 4岁~ 4 7岁 ,病史 :人工流产史 2 9例 ,取环或放环史 19例 ,剖宫产史 10例 ,药流加诊刮史 15例。西药组 :已婚 33例 ,未婚 3例 ,共 36例 ;年龄 2 3~ 4 7岁 ,平均 36岁。病史 :人工流产史 2 5例 ,药流加诊刮史 2 0例 ,取环或放环史15例 ,剖宫产史 8例。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症状、体征无差异。临床表现 :来经前 1~ 2d开始出现痛经 ,…  相似文献   

11.
张帆 《国医论坛》2001,16(4):36-36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 ,多由月经不调、闭经、子宫内膜异位、输卵管不通、子宫发育不良、排卵障碍、盆腔炎等引起 ,笔者自 1 997年~ 2 0 0 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症 6 0例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6 0例中 ,原发性不孕 2 0例 ,继发性不孕 40例 ;不孕年限 2年者 2 5例 ,3年者 1 5例 ,4年者 1 3例 ,4年以上者 7例 ;年龄 2 4岁~ 3 0岁者 3 5例 ,3 0岁以上~3 5岁者 2 0例 ,3 5岁以上者 5例。均排除男方疾患。2 辨证施治2 .1 肾气不足型 共 1 5例 ,占 2 5%。症见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神疲乏力 ,头晕耳鸣 ,性欲淡漠 …  相似文献   

12.
近5年,笔者采用中药加耳穴贴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来自本省省级医院及本院妇科,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最大46岁,最小21岁;已婚4例,未婚2例;超声检查诊断:子宫直肠凹陷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卵巢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是妇科常见疑难病之一。笔者用自拟消异方 ,分时段用药治疗 3 6例 ,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 6例 ,均已婚。诊断标准根据 1 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确诊。年龄 2 8~ 42岁 ,平均 3 4 .6岁 ;病程 6个月~ 6年 ,平均 3 .2年 ;有人工流产史 1 7例 ,剖腹产史 4例 ,放环史 2 4例 ,盆腔结节 7例 ,巧克力囊肿 2 1例 ;疼痛性质 :胀痛 1 2例 ,刺痛 1 5例 ,下坠痛 9例。本组3 6例全部经 B超检查及妇科检查证实。病变程度 :…  相似文献   

14.
<正> 子宫肉膜异位症因病变部位和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6年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进行回顾性误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年龄28~50岁,其中30~45岁9例,占64.28%;原发性不孕者3例,占21.43%;继发性有孕者1例,占7.14%;未婚1例,占7.14%;有妇产科手术史13例,占92.86%。其中足月剖腹产4例,小剖腹产4例,诊刮3例伴输管通气2例,人流后放环4例。 临床表现和检查:痛经8例,占57.14%;腰痛3例;占21.43%;经期不适伴腰痛4例,占28.58%;  相似文献   

15.
四物汤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症5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峻英 《河北中医》1999,21(6):363-364
子宫腺肌症,亦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临床表现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继发进行性痛经及子宫增大为主。西医妇科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唯一根治手段。笔者运用四物汤加味治疗子宫腺肌症51例,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51例均为经产妇,年龄31~49岁45例,≤30岁2例,≥50岁4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平均14个月。生育1胎3例,生育2胎8例,生育3胎以上40例。合并子宫肌瘤23例,合并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1.2 临床表现 继发进行性痛经,其痛固定不移,拒按,经血量多如崩或淋沥不断,经色紫黯有瘀血…  相似文献   

16.
理冲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 1993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间采用理冲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EMT)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均为我院已婚的门诊病人。且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及分度 [1 ] 。其中年龄 2 3~ 37岁 ,平均 2 7.6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16年 ,平均 48月 ;伴有人工流产史者 7例 ,刮宫史者 5例 ;病变部位 :卵巢巧克力囊肿者 12例 ,子宫后壁及各韧带痛性结节者 5例 ,子宫颈痛性结节者 7例 ;2 4例患者均有痛经 ,且兼腰骶部酸痛者 17例 ,月经期兼会阴部、肛门坠胀者 9例 ;病变程度 :轻度 3例 ,中度 7例…  相似文献   

17.
补肾活血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12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近 1 0年来 ,运用补肾活血法调整月经周期 ,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1 2 1例 ,获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1例 ,年龄 2 3~ 3 5岁 1 5例 ;2 6~ 2 9岁 55例 ;3 0~ 3 5岁 42例 ;3 6~ 41岁 9例。病程1~ 3年 62例 ;4~ 5年 3 8例 ;6~ 1 0年 2 1例 ;其中原发不孕 78例 ,继发不孕 43例。同时伴有子宫发育不良 2 3例 ;子宫肌瘤 9例 ;高泌乳素血症 1 2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 8例 ;无排卵滤泡黄素化综合征 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 3例。全部均符合下列诊断依据 :病人自测 BBT为单相或低温到高温相呈缓慢上升 ,此期大于 3天 ;…  相似文献   

18.
"金甲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啸扬 《江苏中医药》2003,24(12):28-28
笔者于 1988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采用自拟金甲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2 5例 ,获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 5例中 ,年龄在 2 5~ 30岁者 6例 ,31~ 35岁者 8例 ,36~ 4 0岁者 8例 ,4 1~ 4 5岁者 2例 ,4 5岁以上者 1例 ;病程 6~ 36个月 ;有流产史者 13例 ,剖腹产史者 2例 ,不孕史者 7例 ;有痛经者 2 3例 ,腹痛者 2 0例 ,肛门坠痛者 7例 ,性交痛者 6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 :(1)月经前后少腹、腰骶部有不适或疼痛 ,并逐渐加剧 ;(2 )盆腔病理性包块、结节 ;(3)固定性刺…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内壁以外并产生症状的疾病[1] 。随着剖宫产及会阴侧切的普及 ,内膜异位症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996年 9月— 2 0 0 1年 9月我科采用CO2 激光治疗浅表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 ,年龄 2 9~ 36岁 ,病变发生于腹壁浅表部位 4例 ,会阴浅表部位 8例 ,阴道壁 3例。其中侧切分娩 9例 ,产伤 2例。病程 6个月~ 13年 ,主要症状为 :局部 0 .1~ 0 .4cm大小不等紫蓝色赘生物 ,月经期胀痛 ,部分有少量流血。治疗前经外用红霉素软膏及…  相似文献   

20.
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月采用活血化瘀、散寒利湿、调补气血等中药辨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为 2 3~ 4 3岁 ,平均 31 5岁。病程 4个月至 2 0年。临床表现 :进行性痛经 82例 ,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 4 4例 ,月经过多 4 2例。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质硬、有压痛 4 8例 ,子宫骶骨韧带痛性结节 4 6例 ,盆腔包块 2 6例。2 诊断标准  有进行性痛经 ,子宫增大 ,子宫骶骨韧带有痛性结节 ,附件有包块 ,原发或继发不孕。B超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及附件区有液性暗区 ,内有光点 ,盆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