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祥  周杨  唐苗苗 《吉林医学》2013,34(11):2163-216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186例青光眼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状态、眼压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眼压平均值。结果:治疗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压下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期间眼压平均值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促进眼压下降、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评定两组焦虑抑郁心理情绪。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减轻不良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许友柳  吴敏莉  魏琼 《中外医疗》2023,(19):172-175+180
目的 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性生活干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n=60)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组(n=60)联合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性生活干预,比较两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避孕自我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各维度评分更高,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总评分(89.52±4.84)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5,P<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避孕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压力评分下降,避孕自我效能评分上升,与同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更低,避孕自我效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结合延续性生活干预,可提高认知水平,对负面情绪有缓解作用,可提高避孕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眼球摘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眼科收治的8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院时、手术前1d、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出院时的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护理心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眼球摘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协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直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焦虑)评分及SDS(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直肠癌患者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 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分别进行糖尿病康复治疗,并对观察组配合心理干预。于入院和出院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评定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BG)测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与入院时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FBG、2hP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之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2h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满意度;对降低患者的FBG、2hPBG有一定作用;在老年糖尿病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淑波  罗超  周初菊 《海南医学》2014,(16):2487-2489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组间干预后焦虑[(64.92±6.81)分]与抑郁评分[(64.04±6.72)分]显著低于各组间干预前焦虑[(60.42±4.92)分]与抑郁评分[(59.75±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抑郁及焦虑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手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焦虑评分分别为(29.51±1.23)分、(37.09±1.33)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7.57±4.73)分、(27.21±5.32)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减轻术后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钟付蓉 《吉林医学》2014,(2):418-41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预防骨折患者抑郁发病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与治疗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评分与治疗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85%VS7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骨折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护理观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抑郁的发病率,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对青光眼病人术后眼压及眼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行青光眼手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运动康复以及心理干预,评价患者的术后眼压和眼血流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眼血流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运动康复以及心理干预对青光眼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眼压,对患者的眼血流症状进行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颈椎病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接收的颈椎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心理情绪评分、康复依从性、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康复依从性,减轻疼痛程度,促使颈椎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心理干预对57例剖宫产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义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4):527-528,53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术后不良情绪以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评定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级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4.
林洁  陈冯琳 《浙江医学》2022,44(8):870-873,876
目的探讨通过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采用巴氏(BI)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天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上述两项量表评分均较术前1天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两组患者BI指数较术后第1天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凤勤 《包头医学》2018,42(2):41-43
目的:研究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本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压及前房深度较对照组低,视力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除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基础护理外,干预组着重接受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量表各项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LQ-C30量表的各项评分.结果 ①干预前,干预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分分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上述各项分值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功能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测量各项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龚凤安 《当代医学》2012,18(12):1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焦虑和抑郁情况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遴选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况,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王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3):3200-320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心理状况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2周后的焦虑自评量(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SD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