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观察了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分生果,发现其接合面油管数目多为2根,少为3根,稀为4根。  相似文献   

2.
茴香根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淡开发利用民族药茴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伏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证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主要显微特征为木栓层下具有一列红棕色色素细胞层。结论:茴香根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4岁,2000年5月7日21时急诊。因患者有股骨颈骨折7个月,5小时前自服茴香根(10根,浓煎、去皮)后,随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去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后症状未缓解,并出现神志模糊,四肢抽搐,急送本院就诊。检:T36.5℃,P98次/分,R20次/分,BP120/90mmHg。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脉细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八角茴香水中茴香醛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八角茴香水中茴香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2nm。结果:茴香醛进样量在0.145~1.4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n=6)为99.3%;RSD为0.5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能更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红茴香又称莽草、红毒茴,为我国特产的药用与芳香植物。莽草之名始见于《山海经》,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基原植物包括八角属植物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和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iels。而禾本科芒属的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和卫矛科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则为混淆种。莽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北、四川以及浙江、福建等地。莽草及红茴香的多数种类均有毒性。对红茴香及莽草的名称、产地、基原、性味功能等进行考证,以求正本清源,为红茴香药用资源的开发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八角茴香≠达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菲一举成名,与达菲沾边的东西也大富大贵起来。媒体报道,达菲的主要成分——莽草酸,来自于我国传统调料——八角茴香。此后八角茴香身价扶摇直上。今年10月,广东口岸八角茴香出口量比9月份增长了1.1倍,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出口增长是好事,但是,如果偏听偏信,试图靠吃八角茴香来预防流感,似乎有点滑稽,因为这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产生副作用,纯属是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7.
比色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总皂苷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对短葶山麦冬药材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一种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茴香醛比色法进行试验条件的优化.以短葶山麦冬中主要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短葶山麦冬皂苷C为指标性成分,考察显色剂浓度、反应温度、显色剂体积、反应时间等四因素,优化显色条件。结果 优化条件后,测得结果为福建泉州产短葶山麦冬中总皂苷含量为1.4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结果 以文献方法-高氯酸比色法验证可靠。结论 采用此种比色方法结果较为简便、可靠,能够用于短葶山麦冬总皂苷含量测定,可作为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藏药细果角茴香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碧珠  方起程 《药学学报》1985,20(9):658-661
从藏药细果角茴香(Hypecoum leptocarpum Hook.f.et Thoms.)中分离出四个结晶性生物碱:碱Ⅰ、碱Ⅱ、碱Ⅲ和碱Ⅳ。根据物理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结果,证明碱Ⅰ为原阿片碱(protopine)、碱Ⅱ为隐品碱(cryptopine)、碱Ⅲ为oxyhydrastinine;而碱Ⅳ为一新生物碱,命名角茴香碱(hypecoumine),其结构初步推定如(1)式所示。  相似文献   

9.
八角茴香真伪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姚丽  虞鑫红 《上海医药》2003,24(2):88-88
目的:研究罗非昔布中间体对甲硫苯乙酮的合成,考察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茴香硫醚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乙酰化反应并精制得对甲硫基苯乙酮。结果:在选择一个合适的配料比下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收率可达98.3%。结论:该合成方法工艺条件的考察可使对甲硫基苯乙酮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用空管药物消毒根管观察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牙髓坏死,急、慢性根尖周炎,需要根管治疗的50例患者共50颗患牙,于根管口暂封空管药物。分别在封药前后从根管内采集细菌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从根管内采集并培养细菌,封药前,根管内细菌检出率为100%;封药1周,根管内细菌检出率仅为4%。结论 根管口暂封空管药物可有效杀死根管内细菌,达到根管消毒目的。  相似文献   

12.
超声根管预备一次充填法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东 《淮海医药》2002,20(2):139-140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预备一次充填法在治疗根尖周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超声根管预备一次充填法与机械根管预备的根管治疗法作对照,应用于根尖周炎的治疗,观察根管预备中及术后3d的反应,近期和远期疗效对比。结果:在根管预备中疼痛和根管渗血发生率,超声法为2.4%,8.8%,机械法为12.7%,11.5%,经χ^2检验疼痛差异有显性,在根充3d后术后反应发生率。超声法为10.7%,机械法为18.0%,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近,远期疗效,超声法为89.2%和96.4%,机械法为89.8%和95.4%,经χ2检验差异无显性。结论:超声法在治疗根尖周炎中与机械法具有同样疗效,在根管预备中疼痛发生率低,操作时间短,是根管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秀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154-155
目的:观察EDTA凝胶在根管预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根管细小钙化的患牙60颗,共148个根管。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颗患牙,实验组采用EDTA凝胶辅助常规器械预备根管,对照组仅常规器械预备根管。结果实验组30颗患牙78个根管中,70个根管扩通,达到根充要求,成功率为87%,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DTA凝胶在根管预备中临床应用效果好,尤其对细小、部分钙化根管的疏通效果佳,增加根管润滑性,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根管预备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微波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开髓,扩大根管,用适合根管长度的微波针状辐射器消毒根管并在局麻下治疗瘘管,电流为30~40mA,通电时间为3s,再做常规根管治疗,结果:68例,治疗65例;治愈率为95.58%,一般一次即可治愈;结论:微波消毒根管较彻底,治疗瘘管无出血,缩短了疗程,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对乙酰氨基酚对小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药理学报》1993,(A00):S041-S044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茴香注射液中芦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线性范围为40.5μg.mL-1~240.3μg.mL-1,芦丁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红茴香注射液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波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开髓,扩大根管,用适合根管长度的微波针状辐射器消毒根管并在局麻下治疗瘘管,电流为30~40mA,通电时间为3a,再做常规根管治疗,结果:68例,治疗65例,治愈率为95.58%,一般一次即可治愈:结论:微波消毒根管较彻底,治疗瘘管无出血,缩短了疗程,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弯曲细小钙化根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细小弯曲或钙化根管进行治疗,根管治疗的过程包括开髓、拔髓,确定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冲洗,根管用药及根管充填,完成牙体修复,术后回访等步骤,观察疗效。结果:70颗患牙经过反复疏通根管,治疗成功65颗,成功率92%,其中有3颗上颌磨牙中的近中弯曲根管有台阶形成。2颗钙化根管未完全扩通,评定为治疗失败。结论:根管细小、钙化不通是根管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弯曲根管的治疗,成功的根管制备是前提和基础;理想、致密、完满的根管充填是完善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不同糊剂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瑜 《河北医药》2009,31(6):678-679
目的 研究不同糊剂在根管充填后的治疗效果,追踪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方法我院收治行根管充填治疗术的门诊口腔内科患者128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氢氧化钙糊剂、氧化锌碘仿和Vitapex根充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结果氢氧化钙糊剂组有效率为83.8%,氧化辞碘仿组有效率为88.1%,Vitapex根充糊剂组有效率为95.3%;3组疼痛呈不同程度的递减。结论Vitapex根充糊剂弥补了侧支根管充填难以及流动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易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7岁。以脑性瘫(痉挛型)入院行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SPR)。术中切开硬脊膜显露L4右侧脊神经前后根时,见其前跟在前侧较细小,后根在后侧较粗大与其他后根无异,但分离后根时发现在出硬膜囊前0-5cm处后根分出约1/4神经束走行至前根,并与前根相混合,在手术显微镜下见两者神经纤维排列紧密,不易分离,且此处前根有蛛网膜包裹伴行,刺激前根时有明显踝背曲,证明为前根无误。常规手术切断L2~S1脊神经后根,总切断率为54%。术后4周复查,肌痉挛解除,肌张力由3级降为1级,髌阵挛、踝阵挛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