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分析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0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且多数痛感不明显,每一级的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痛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蓝敏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5,(10):175-176,17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在本院行鼻内镜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鼻内镜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乳腺肿瘤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是否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将其分组普通护理组30例与疼痛护理组30例。结果疼痛护理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疼痛分级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应用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敏感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段式疼痛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分段式疼痛护理干预,于术后3天依据产妇主诉疼痛分级及填写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Ⅰ级疼痛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Ⅲ级疼痛占比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行分段式疼痛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产妇术后疼痛并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乳腺肿瘤术后开展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8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疼痛护理干预,进行两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乳腺肿瘤手术患者疼痛,获得了患者的普遍认可,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患者338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85.80%,对照组镇痛有效率66.86%,观察组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2.31%,对照组总满意度72.19%,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结核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是有利的,并且可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妇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实施妇科手术的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从术后第三天开始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妇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在仪陇县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组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2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2组术后伤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和68%,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癌症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同时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2.8±1.4)分与对照组(4.9±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例96.0%高于对照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减轻癌症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12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小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48、72 h评分均较观察组高,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76.78%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65%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有效护理干预能快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分析疼痛护理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3例。围术期,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于护理干预前、术后6h、24h及术后72h,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于护理开展前及术后72h观察患者疼痛指标水平: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T);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及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术后6h、24h及术后72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NPY、β-EP、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疼痛护理能明显降低脊柱外科患者围术期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慢性扁桃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的100例慢性扁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加以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缓慢性扁桃体炎术后患者的疼痛,帮助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行上肢骨折手术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度和极度疼痛共8例(16.33%)明显少于对照组20例(40.82%);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3.88%明显大于对照组73.4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显著,既可明显减轻上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住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74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8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状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的Ⅰ级疼痛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Ⅲ级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1周、护理2周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远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远高于对照组7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癌性疼痛护理中的价值作用显著,降低了疼痛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疼痛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 QOL)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及QOL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老年拔牙患者的疼痛特点及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局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拔牙后2 h、拔牙后24 h的疼痛情况及拔牙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拔牙后2、24 h,实验组患者的咀嚼痛、咬痛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拔牙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明显,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拔牙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拔牙患者疼痛特点的深入了解,并采取适当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拔牙,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78例骨折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疼痛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以及评估患者术后24 h内生活质量高低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干预组在24 h内的镇痛药物应用率为32.37%,低于对照组的5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夜间睡眠时间为(6.71±1.37)h、疼痛控制满意率为91.37%、医疗效果满意率为98.56%,均高于对照组的评估分值(5.03±1.13)h、74.10%、9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增加药物的前提下,采取疼痛综合措施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确保了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77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7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7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设计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5±1.7)分,中重度疼痛率13.44%,平均住院时间(5.5±1.2)d,对照组术后VAS评分(3.7±2.1)分,中重度疼痛率45.48%,平均住院时间(8.2±2.6)d,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9.25%,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促进妇产科术后疼痛感的缓解,康复促进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疼痛控制的术后护理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9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术后疼痛控制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对护理过程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疼痛控制的护理方法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专业的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情况良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该护理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