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鉴定乳腺癌干细胞系MCF-7中是否包含肿瘤干细胞相关的SP(side population)亚群.方法制备MCF-7细胞悬液,经Hoechst33342和PI染色(其中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分析SP亚群.另取贴壁生长的MCF-7细胞,用Hoechst33342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原位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结果SP亚群占MCF-7细胞的4%,维拉帕米阻断后减少为0.5%.荧光显微镜下见Hoechst33342阳性细胞约占95%.结论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存在SP亚群,即提示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维拉帕米可抑制染料外排而减少SP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的含量和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Altra流式细胞仪分选出乳腺癌组织原代培养6代细胞和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检测2种来源SP细胞的表面标记和细胞周期增殖状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MCF-7细胞株中SP水平分别为4.68%和12.43%,MCF-7细胞株中SP水平显著高于乳腺癌组织.2种来源的SP细胞的生物学标记(ABCG2、CD133、CD43、CD24、Ki-67、MDR表达率)及细胞周期时相分布(G0/G1期、S期、G2/M期、凋亡率、坏死率),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实体组织中存在SP细胞,但低于MCF-7细胞株中SP细胞水平,不论是乳腺癌实体组织或MCF-7,其SP细胞都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乳腺癌组织干细胞的分选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选肠癌细胞株SW480中边群细胞(SP)亚群,观察SP细胞是否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生物学特性。方法将1×107个/mL对数期生长的SW480细胞进行Hoechest33342和PI染色,80μg/mL维拉帕米阻断,流式细胞仪分选SP细胞。将分选后的SP细胞和非SP细胞,采用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进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并将两种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成情况。结果 Hoechest33342染色显示:SP细胞亚群的平均含量为(1.43±0.05)%,加入维拉帕米后SP细胞亚群比例减少为(0.01±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非SP组细胞生长速度较SP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克隆形成实验表明,移植第15天后SP细胞克隆体积大,边界平滑,细胞呈巢状隆起生长,结构致密,细胞体积小,平均克隆数为49.33±8.21,显著高于非SP细胞组的31.03±5.29,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移植量为1×105个SP细胞组中有50%小鼠成瘤,而非SP细胞组小鼠均未见明显成瘤(P<0.01)。结论人肠癌细胞株SW480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靶向敲低人乳腺癌MCF-7细胞膜联蛋白A7(AXNA7)的表达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3组,以靶向ANXA7的siRNA转染MCF-7细胞为siRNA干扰组,另设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ANXA7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NXA7低表达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后,siRNA干扰组细胞ANXA7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敲低ANXA7后,MCF-7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结论:ANXA7低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对经不同浓度黄芩提取物处理过乳腺癌MCF-7细胞染色,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各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黄芩提取物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48h后10ug/ml和20ug/ml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10ug/ml和20ug/ml组细胞G0/G1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 黄芩提取物可以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发生,从而在乳腺癌细胞中产生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SP(side population)亚群含量是否有差异.方法制备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细胞悬液和MCF-7细胞悬液,一组加入Hoechst33342染色,另一组同时加入拮抗剂维拉帕米,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sP亚群含量.结果SP亚群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MCF-7细胞的含量分别为(0.54±0.17)%、(7.23±1.12)%、(8.34±0.96)%和(9.58±1.27)%,且它们之间的SP亚群含量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与MCF-7细胞系中都存在SP亚群且含量不同,能够为肿瘤干细胞的鉴定和提纯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HP-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CF-7细胞株分别瞬时转染SHP-1的特异性siRNA干扰序列;然后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CF-7细胞干扰前后SHP-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干扰前后MMP-9基因变化;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干扰SHP-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SHP-1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有表达以及SHP-1SiRNA的干扰效率;干扰SHP-1后,MMP-9的表达量上调;Transwell小室实验证实,与MCF-7阴性干扰对照及空白对照细胞相比,siRNA组的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01)。结论乳腺癌MCF-7中SHP-1的表达水平高低和该细胞侵袭能力高低呈负相关,其侵袭可能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莪术油(zedoray turmeric oil)对人乳腺癌(human breast cancer)细胞系MCF-7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莪术油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进行干预。分别采用MTT、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其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对凋亡相关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定性检测。结果:经不同浓度的莪术油处理后的MCF-7细胞,其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凋亡指数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莪术油作用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定浓度的莪术油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并观察Grb2在MCF 7乳腺癌细胞的核定位情况。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Grb2cDNA ,与红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重组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酶切、测序鉴定后 ,瞬时转染MCF 7乳腺癌细胞株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rb2的核定位情况。结果 pDsRed1 C/Grb2质粒有正确的阅读框 ,融合表达蛋白DsRed1 C/Grb2可定位于MCF 7乳腺癌细胞核内。结论 成功构建了Grb2的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质粒pDsRed1 C/Grb2 ,在MCF 7乳腺癌细胞株中 ,Grb2除存在于胞浆外 ,也可定位于细胞核内 ,可能与其参与核内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及药理活性 [1] ,因其扩张冠脉、调血脂、降低血管通透性被作为心血管药物而在临床广泛应用。已有文献报道槲皮素在体外对肿瘤的化学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2 ,3 ] 。此前 ,已对槲皮素抑制 DMBA (二甲基苯并蒽 )诱导的 SD大鼠乳腺癌的发生及增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机制 [4,5]。本实验采用 ER(雌激素受体 )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 MCF- 7,初步观察槲皮素在体外对该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乳腺癌提供部分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与细胞系 :Quercetin (槲皮素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和分选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中的边缘细胞,并对其表面标志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选SPCA1中的边缘细胞和主群细胞,并用细胞免疫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检测ABCG2和CD133在SPCA1中的表达。结果边缘细胞亚群占SPCA1细胞的0.7%,维拉帕米阻断后减少至0.0%。细胞免疫化学结果显示ABCG2和CD133在SPCA1的边缘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未分选的SPCA1细胞和主群细胞中则低表达。结论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中存在边缘细胞,提示肺癌干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将等量人肿瘤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按电量不同又分4组,对照组不通电。电化学治疗后培养6h和24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电化学治疗后6h和24h MCF-7细胞凋亡率治疗组比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治疗各电量组随电量的增加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先逐渐增高,但至20C时反降低;而S期细胞比例有随电量增加下降至20C时升高的趋势。结论电化学疗法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生长,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影响其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化疗药物体外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耐药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蒽环类药物与MDR1基因表达量间有密切关系,随蒽环类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MDR1基因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而蒽环类药物与BCRP基因间及紫杉类药物与MDR1、BCRP间都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蒽环类药物是MDR1基因编码的p-gp蛋白的特异性底物之一.临床可能通过检测MDR1的表达量较准确的预测蒽环类药物的疗效,并为个体化的选择敏感性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毫安(10 m1A)的电化学治疗对体外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c-myc和cyclin E表达的影响。方法电化学治疗后培养6h和24h的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c-myc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人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率均随电量增加依次增高(P<0.05);治疗组随电量的增加处于G0/G1期的比例逐渐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P<0.05),G2/M期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c-myc和cyclin E表达随电量的增加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电化学治疗后培养24h比6h各组指标变化显著。结论电化学治疗能通过调节人乳腺癌MCF-7细胞c-myc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促使细胞G0/G1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选肝癌Bel-7402细胞中的侧群(SP)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荧光激活分选(FACS)技术将Bel-7402细胞分为SP细胞和非侧群(NSP) 细胞2亚群?实验分组:SP组与NSP组?细胞生长曲线法和平板克隆法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RT-PCR法检测SP细胞和NSP细胞的CD133?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动蛋白G2(ABCG2)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无血清培养法检测SP细胞及NSP细胞成球率;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体内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和NSP细胞的致瘤性?【结果】 Bel-7402细胞中分选出的SP细胞比例为(2.4 ± 0.0)%?生长曲线表明SP细胞的增殖速度快于NSP细胞(P < 0.05)?SP?NSP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0.5 ± 2.6)%?(5.1 ± 0.9)%,两者差异明显(P < 0.05)?SP细胞ABCG2 mRNA和CD133 mRNA平均表达水平分别是NSP细胞的3.03倍(P < 0.01)和1.98倍(P < 0.01)?SP细胞凋亡率为(0.89 ± 0.23)%,低于NSP细胞 (P < 0.05)?在无血清培养基中,SP细胞成球率为(14.1 ± 1.9)%,高于NSP细胞(P < 0.05)?1 × 103?104?105数量的SP细胞形成皮下移植瘤(P > 0.05,P < 0.05,P < 0.05),而1 × 105 NSP细胞则还不能成瘤?【结论】 肝癌 Bel-7402细胞中的SP细胞可能富集了肝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逆转人乳腺癌MCF-7/阿霉素(ADM)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Res对MCF-7/ADM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金氏公式判断Res和ADM联合效应;同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浓度Res作用下MCF-7/ADM细胞内的ADM积量进行测定。结果Res能提高MCF-7/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ADM联合4μmol/L Res时逆转倍数为1.950,8μmol/L为2.178,12μmol/L为2.355;Res可提高ADM在MCF-7/ADM细胞内的蓄积,耐药细胞MCF-7/ADM内ADM的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细胞内ADM浓度均随细胞外ADM浓度升高而升高。结论Res对ADM抗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具有增敏作用;Res能够部分逆转MDR,其逆转机制与增加ADM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吉西他滨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产生凋亡。方法 应用MTT法、DNA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吉西他滨诱导人MCF-7细胞凋亡。结果 吉西他滨作用后,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DNA断裂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DNA条带,大小约180~200bp的整倍数递增,随吉西他滨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吉西他滨1.0μg/ml和10.0μg/ml作用24h后,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8%和14%;作用48h后分别增加到15%和29%。结论 吉西他滨可以诱导乳腺癌细胞产生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长春瑞滨联合外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长春瑞滨联合外照射对人乳腺癌MCF - 7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长春瑞滨对MCF - 7细胞毒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指数 ,电子显微镜观察MCF - 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MTT检测表明 ,长春瑞滨给药 2 4h的IC50 为 7.2 0 μg/ml。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显示 :C组细胞大多处于G1~S期 ,V组G2 相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 ,V组G2 相细胞与C组及R组相比均差异显著 (均P <0 .0 5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CF - 7细胞凋亡结果显示 :R组、V组、V +R组在不同时间内的平均凋亡指数分别为 2 .98± 3 .90 %、8.0 1± 1.87%、15 .5 7± 5 .2 3 % ,(V +R)组与V组及R组相比均差异显著 (均P <0 .0 5 )。透射电镜观察到MCF - 7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现为染色质边集 ,胞浆浓缩 ,核固缩 ,可见有膜包绕的凋亡小体脱落。结论 长春瑞滨对乳腺癌MCF - 7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它可诱导乳腺癌MCF - 7细胞生长阻止在G2 期 ,并能诱导它的凋亡。在照射前使用 ,能增强放疗对MCF - 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