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急性胃黏膜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胃黏膜损伤是新生儿危重疾病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控制有可能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甚至穿孔。目前国外治疗新生儿急性胃黏膜损伤多沿用西咪替丁静脉给.但该药可抑制肝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统,增加依赖这些酶代谢的药物血清水平和潜在毒性,而法莫替丁的抗H2受体作用较西咪替丁强,对肝脏P450酶系统几  相似文献   

2.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轻度窒息新生儿29例(轻度组)、重度窒息新生儿18例(重度组)。采用ELISA法和酶动力法检测新生儿血清cTnI水平和CK—MB活性。结果出生d1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在轻度组[(2.25±0.54)μg/L、(223.4±23.5)U/L]和重度组[(4.25±0,83)μg/L、(256.3±21.8)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α〈0.01);重度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α〈0.01)。治疗后d7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轻度组[(0.69±0.18)μg/L、(151.4±18.4)U/L]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α〉0.05),重度组[(1.54±0.72)μg/L、(188.9±21.5)U/L]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α〈0.01)。结论窒息新生儿伴心肌损伤时血清cTnI和CK—MB水平升高;动态观察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微小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选择性头部降温治疗对窒息新生儿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窒息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0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 (2 3例 )和对照组 (2 7例 )。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降温方法 ,维持鼻咽温度在34 0℃± 0 .5℃ ,持续 72h ;对照组不进行亚低温治疗。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并测定肌钙蛋白T(cardiactroponinT ,cTnT)的含量 ,以判断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 结果  (1 )亚低温治疗组患儿心率与对照组比较 [分别为 (1 0 3± 1 5)次 /min、(1 2 6± 1 4 )次 /min ,P <0 .0 5]明显降低 ,但无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2 )亚低温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 (EF)、每搏量 (SV)、每分输出量 (CO)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P均 >0 .0 5) ;两组左、右室舒张功能不全例数和肺动脉高压例数 ,差异也无显著意义 (P均 >0 .0 5)。 (3)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cTnT水平分别为 (0 .47± 0 .1 5)ng/ml和 (0 .35±0 2 1 )ng/ml,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选择性头部降温 (鼻咽温度 34℃ ,持续 72h)治疗新生儿窒息 ,未加重患儿心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治疗水痘的疗效。方法 将 56例患儿随机分 2组 ,均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 32例加西咪替丁静滴 5~ 7d ,并与对照组 2 4例比较 ,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疗效显著 (P <0 .0 5)。结论 对水痘患儿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加常规综合治疗 ,可明显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危重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血浆β 内啡肽 (β EP)变化及纳洛酮对其影响。 方法 对NICU收治 36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18例 ,于治疗前后 1h及 3d采血测血浆β EP浓度 ,比较两组治疗后 β EP水平差异 ,并与正常足月儿 18例血浆 β EP浓度对比。 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 [(92 .0 5± 19.39)ng/L]及对照组 [(98.33± 2 8.0 4 )ng/L]血浆 β E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 [(2 5 .38± 7.80 )ng/L](P均 <0 .0 1) ;经纳洛酮治疗后 3d ,治疗组 [(2 4 .0 5± 6 .84 )ng/L]接近正常足月儿 ,明显低于对照组 [(5 3.39± 4 .36 )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危重新生儿血浆 β E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 ;纳洛酮可有效降低危重新生儿血浆 β EP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由于脑组织缺氧缺血和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脑细胞损伤。动物实验证明急性脑损伤、脑缺氧时血浆及脑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含量增高 ,对脑血管有调节作用[1,2 ] 。有关新生儿HIE时VIP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观察HIE新生儿血浆VIP的变化及纳络酮对其的影响 ,探讨VIP在HIE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意义 ,进一步了解纳络酮的作用机制。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ICU住院的HIE新生儿 32例 ,其中 2 4例为HIE治疗…  相似文献   

7.
学龄期儿童病毒性肝炎胃黏膜变化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学龄期儿童病毒性肝炎胃黏膜病变的规律。方法 对病毒性肝炎 1 0 0例行胃镜检查 ,男 68例 ,女 32例 ;年龄 1 0~ 1 2岁。对照组 50例 ,男 2 6例 ,女 2 4例。采用OlympusGIF -K2型纤维胃镜 ,由专人操作 ,观察胃底、胃体、胃窦部 ,分别在以上各处钳取黏膜组织 2~ 6块 ,HE染色镜检。结果 观察组胃黏膜损伤发生率 86 .0 % ,对照组为 2 0 .0 % (χ2 =1 1 .2 6 P <0 .0 5)。胃黏膜病变弥散而广泛 ,随病情加重而加重 ,随病情好转而改善。结论 胃黏膜病变是病毒性肝炎全身病变的一部分。进行胃镜检查有利于病毒性肝炎判断病情、制订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新生儿窒息不同复苏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抢救新生儿窒息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 取新生儿窒息 135例 ,根据窒息程度将 135例分为轻度窒息组 (A组 ,4≤ 1minApgar评分≤ 7,n =99)和重度窒息组 (B组 ,0 <1minApgar评分≤ 3,n =36 ) ,每组处理上有采用口腔吸引后面罩辅助控制通气 (方法 1) ,也有采用气管插管吸引后辅助控制通气 (方法 2 )。结果 方法 2与方法 1相比 ,5minApgar评分显著增高 [A2 vsA1=(9 3± 0 6 )vs(7 8± 0 3) ,P <0 0 5 ;B2 vsB1=(8 5± 0 4 )vs(6 7± 0 6 ) ,P <0 0 1],复苏处理时间显著缩短 [A2 vsA1=(5 7± 1 2 )vs(8 6± 1 4 ) ,P <0 0 5 ;B2 vsB1=(8 1± 1 8)vs(11 3± 2 2 ) ,P <0 0 1]。结论 采用气管插管辅助人工通气对新生儿窒息 ,特别对重度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2 0 0 1年 8月~ 2 0 0 3年 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 84例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3 0例用利巴韦林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西咪替丁组 2 2例单用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观察组 3 2例 ,用更昔洛韦 5mg/ (kg·d) ,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西咪替丁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0 %、59%、93 .8%。西咪替丁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观察组与西咪替丁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后及智力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9月在我院出生后出现黄疸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 5例为干预组 ;同期外院出生的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 4 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我国新生儿黄疸治疗推荐方案进行光疗及药物治疗。干预组予早期干预并在治疗期间给予感知觉、运动及语言训练 ,出院后教会家长 ,定期复查。结果 两组患儿 1岁时身高、体质量、头围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智力发育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早期干预 ,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有利于早期发现脑瘫。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onatal polycythemia,NP)是早期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生率约1%~5%[1],国内汤泽中等[2]研究认为NP是导致儿童脑损伤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重度窒息新生儿全血粘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其中无一例达NP诊断标准,且血液粘滞度增高参与了组织器官的损伤[3]。NP常见病因有宫内慢性缺氧、围产期急性缺氧、胎盘输血等[4-5]。NP高危儿指具有上述发病因素,且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高于正常,但未达NP诊断标准的新生儿。本文旨在对NP高危儿血液流变学进行分析。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及分组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入住我科的足月新生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意义。方法 将 12 0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6 0例 ;治疗组 6 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临床分度 ;神经行为评分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惊厥或频繁惊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75 0 %vs4 5 0 % ,χ2 值 11 2 5 ,P <0 0 1)。生后 7~ 8d和 12~ 14d的神经行为评分 <35分者所占百分比前者亦明显低于后者 (5 3 70 %vs 81 4 0 % ,χ2 =8 18,P <0 0 1;33 33%vs6 9 77% ,χ2 =12 71,P <0 0 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重度HIE发生率也有显著意义 (4 0 0 0 %vs 6 1 6 7% ,χ2 =5 6 3,P <0 0 5 ) ,血浆内皮素治疗一周后含量下降 ,亦有显著性差异 [(5 3 37%± 8 2 6 % )vs(81 2 7%± 10 19% ) ,t =14 4 6 ,P <0 0 1]。结论 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尽早使用纳洛酮 ,能增加脑血流灌注量 ,减轻脑水肿 ,显著减轻缺氧缺血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5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 ,在医院设备所限无法用光疗的情况下 ,给予茵栀黄退黄及保肝等综合治疗 ,但疗效不十分满意。思密达用于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文献中已有报道[1] 。我们用思密达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日龄均 <2 8d ,均符合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 ] 。总胆红素 <342 .0 μmol/L(2 0mg/dl) ,未成熟儿总胆红素 <2 5 6 .5 μmol/L(15mg/dl)。感染性黄疸 14例 ,头颅血肿 8例 ,母乳性黄疸 13例 ,溶血…  相似文献   

14.
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胶囊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消化道出血新生儿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胶囊0.7mg/kg,溶于生理盐水2mL中,经胃管注入,1次/d,连用5d;对照组应用西咪替丁片10mg/kg,加生理盐水2mL,胃管注入,1、2次/d,连用5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止血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6、3.0d。结果 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 ,将 43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达换血标准 )按治疗方法分为 3组。光疗组 1 5例 ,予以药物治疗及光疗直至退黄 ;丙球组 1 6例 ,药物及光疗同前组 ,另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 )× 3d ;换血组 1 2例 ,予以换血 ,换血前后药物治疗及光疗同前二组。所有三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后第 1d、4d、7d测血胆红素。结果 :( 1 )血清胆红素值 :治疗第 1d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 (P均 <0 0 1 ) ,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治疗第 4d、7d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 ;( 2 )所需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 :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 (P均 <0 0 1 ) ,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临床情况 :43例患儿黄疸均消退 ,换血组 1 2例无胆红素脑病、贫血发生 ;丙球组胆红素脑病 2例 ,明显贫血 5例 ;光疗组胆红素脑病 3例 ,明显贫血 5例 ,亦因拒绝输血而未予纠正。结论 :换血疗法仍然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黄疸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频通气 (HFV)是用小于解剖的潮气量 ,以较高频率的振荡产生双向变化而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机械通气方式[1]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2 ] 。但HF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国内少见报道。 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NICU收治 15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 ,应用HFV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 :本组 15例肺出血患儿均符合 1999年 10月大连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 ] 。其中男 10例 ,女 5例 ;入院平均日龄 (7 0± 1 2 )h ,出血时日龄 (2 1 0± 5 3)h ,出生体重(1 71± 0 36 )kg ,胎龄 (33 0…  相似文献   

17.
我科自 1 997年 1 1月至 1 999年 1 2月以立止血及西咪替丁联合治疗 2 0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年间共收到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3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 8例 ,治疗组 2 0例中男 1 3例 ,女 7例 ,胎龄 3 2~ 3 7周1 0例 ,~ 40周 8例 ;其中缺氧缺血性脑病 1 0例 (50 % ) ,颅内出血 4例 (2 0 % ) ,化脓性脑膜性 2例 (1 0 % ) ,败血症 2例 (1 0 % ) ,休克 1例(5% ) ,重症肺炎l例 (5% ) ;发病时间生后 2 4小时以内 2例 ,~ 3天 1 5例 ,~ 7天 3例。对照组 1 8例中男 1 1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生儿肺疾病的纤溶改变及其与肺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2 7例新生儿肺疾病患儿 (病例组 )及 2 5例正常新生儿 (对照组 )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变化 ;用超声多普勒方法测定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 (TPV)与右室射血时间 (RVET)之比值 (TPV/RVET) ,以此估计新生儿肺动脉压力 (TPV/RVET比值与肺动脉压力成反比 )。结果 病例组PAI活性 [(9.3±4 .1)AU× 10 -1/ml]明显高于对照组 [(5 .5± 3.0 )AU× 10 -1/ml],P <0 .0 1,TPV/RVET比值 (0 .2 9± 0 .0 5 )明显低于对照组 (0 .34± 0 .0 8) ,(P <0 .0 5 ) ;发生肺出血者肺动脉压力 [TPV/RVET (0 .2 3± 0 .0 2 ) ]显著升高 ,P <0 .0 5。肺出血恢复期新生儿TPA [(3.7± 1.7)IU× 10 -1/ml]及血小板 [(180± 30 )× 10 9/L]明显高于肺出血发生时 [TPA (1.8± 0 .7)IU× 10 -1/ml,血小板 (98± 39)× 10 9/L],(P <0 .0 1)。结论 新生儿肺疾病时由于肺动脉压力增高 ,肺血管内皮细胞破坏 ,导致TPA释放减少 ,PAI活性增高 ,纤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NDM)是一种罕见的基因异质性疾病。迄今为止, NDM至少与26个基因的遗传缺陷有关。其特点是生后6个月内起病, 持续存在严重的高血糖, 持续时间至少2周,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1, 2]。NDM的发病率约为1/(40~50)万活产婴儿[3]。NDM诊断需注意与其他引起新生儿高血糖症的病因如肠外静脉输注葡萄糖速度过快、窒息、感染、颅脑损伤、低体温、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类固醇激素药物应用等相鉴别[1, 4, 5]。对疑似NDM患儿的初步评估应包括血糖、尿酮、C肽、胰岛素的实验室评估, 并应进行胰腺超声检查[6]。根据临床表型不同, NDM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transi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TNDM)、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PNDM)、症状性糖尿病[1, 2, 7, 8]。本研究报道1例TNDM患者, 总结其临床表现、基因特点及诊疗过程, 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TNDM的认识, 及...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白细胞介素 8(IL 8)为缺血 /再灌注时炎症细胞的释放产物 ,并可引起细胞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IL 8是否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 0例HIE患儿 (HIE组 ,其中轻度HIE 1 8例 ,中度HIE 1 7例 ,重度HIE 1 5例 ;合并感染者 2 9例 ,未合并感染者 2 1例 )、30例正常新生儿 (正常对照组 )及 2 0例患感染性疾病无HIE患儿 (感染组 )血清IL 8水平 ,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 8。结果 HIE组血清IL 8水平高于对照组 (2 1 .5 2± 9.5 9pg/mlvs 1 4 .4 3± 4 .84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重度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轻度HIE组 (2 6 .0 7± 1 3.83pg/mlvs 1 7.5 6± 6 .5 2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中度HIE组比较 (2 1 .71± 5 .6 5 pg/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IE患儿治疗后IL 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1 4 .5 3± 4 .87pg/mlvs 2 2 .6 0± 7.0 6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有感染合并症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无感染合并症患儿及感染组患儿依次为 2 3.79± 1 1 .0 4pg/ml,1 8.38± 6 .0 7pg/ml,1 8.2 2± 8.0 1 p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清IL 8升高 ,病情越重升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