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会阴四维超声在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以32例正常经产妇为对照,分别在正中矢状面和三维重建面观察39例SUI患者在静息和Valsalva动作两种状态下四维超声图像的变化,并分析平静呼吸状态下的尿道长度、膀胱逼尿肌厚度,测量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下的盆膈裂孔面积、膀胱颈至耻骨联合后下缘的垂直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计算膀胱颈移动度。结果:静息时,SUI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垂直距离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张力状态下SUI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垂直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及盆膈裂孔面积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的膀胱颈移动度及尿道旋转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可动态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盆底解剖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后尿道损伤     
《新医学》1971,(9)
后尿道包括前列腺部和腹部,位于骨盆腔。后尿道损伤多为骨盆骨折的合併症?桥韫钦凼?三角韧带被强力牵动而发生剪切样暴力,将薄弱的前列腺尖部尿道撕裂,严重者可完全横断,耻骨前列腺韧带亦断裂,膀胱及前列腺向后上方移位,以致断端远离。盆腔腹膜外形成大血肿,甚至发生尿外渗(图1)。患者常伴有休克。尿道部分损伤者尚可解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SUI患者和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各40例(SUI组和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观察两组静息及Valaslva状态下膀胱、膀胱颈和尿道的形态、位置及运动情况,测量盆底二维超声相关参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维超声观察发现SUI组患者在静息至Valaslva状态的转变过程中,膀胱颈和尿道后倾明显,形成漏斗状;而对照组尿道后倾状况不明显,且均未形成漏斗状。两组膀胱到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膀胱颈移动度,以及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SUI患者在静息和Valaslva状态下的膀胱、膀胱颈及尿道形态、位置的动态改变,对女性SUI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总结脊柱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和意义。材料与方法:分析60例脊柱损伤患者MR检查表现。结果:60例中颈椎18例,胸椎20例,腰椎22例,其中包括椎骨骨折,椎体脱位,椎间盘突出,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结论:MR I除了可以观察脊柱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外,还可很好的显示脊柱,脊髓及韧带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成年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病率高达18.9%[1]。临床多通过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SUI,但对判断SUI病因及识别合并症存在一定困难[2-3]。妊娠及分娩是导致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和盆底肌肉损伤重要因素[4]。盆底超声可从形态及功能两方面综合评估膀胱、尿道及周围病变,实时、动态显示膀胱颈、尿道运动轨迹,早期发现尿道高活动度型SU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尿道形态静态及动态的解剖学变化。方法对4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45例正常人行阴道前庭超声检查静止期和压力期的尿道的位置和形态,测量压力期近段尿道开放长度(UVJ-U)、压力期尿道膀胱连接处最大移动度(UVJ-M)。结果超声测量压力性尿失禁(SUI)组UVJ-U值、UVJ-M值均大于正常组(P〈0.05,P〈0.01)。结论①超声可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尿道形态解剖学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②尿道形态学改变支持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学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经会阴部二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盆底结构功能参数和形态的变化。方法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0例(SUI组),同时选择20例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会阴部二维、三维联合超声检查,并在不同状态下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等参数及观察盆底结构容积断面成像,比较两组间数据差异及形态学变化。结果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旋转角度SU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裂孔长度、宽度、容积及肛提肌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检查可显示SUI患者盆底结构功能参数的改变,而三维超声检查则能直观地观察女性尿道、肛提肌等盆底结构。盆底超声检查是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秀平  刘红  宫月花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0):1897-1898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5%~30%[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咳嗽、大笑、用力或任何突然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尿液不自主流出。本病主要发病机理为盆底尿道周围支撑结构的松弛,不同背景的女性均存在生育、更年期及自然老化,这些可以引起盆底松弛的生理过程[2],当尿道下阴道前壁的承托功能由于各种因素受损时,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3]。耻骨后无张力性阴道吊带悬吊术(TVT),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最近研制的耻骨前无张力阴道吊带术-闭孔系统(TVT-O系统)是对TVT手术进行改良,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动态观察与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盆底形态.方法 选择32例SUI女性患者(SUI组)、35例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二维超声分别在静息、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观查盆底器官的位置、形态及运动,测量及分析比较盆底二维超声系列参数.结果 二维超声声像图动态观察结果:在静息至Valsalva状态的转变过程中,对照组及SUI组女性膀胱颈及尿道均向后下方移动;在静息至缩肛状态的转变过程中,对照组及SUI组女性膀胱颈及尿道均向前上方移动.对照组71.40%(25/35)尿道为直线型,在静息至Valsalva状态转变过程中,28.60%(10/35)尿道后倾,8.60%(3/35)形成漏斗状结构,SUI组在静息至Valsalva状态转变过程中,87.50%(28/32)尿道后倾明显,28.10%(9/32)形成漏斗状结构.二维超声参数测量结果:静息状态时,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距离x为(1.38±0.56) cm,大于对照组的(0.61±0.5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7,P=0.000);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y为-(2.01±0.47) cm,尿道膝部到X轴的距离为-(0.05±0.04)cm,尿道角为(137.48±22.26)°,均小于对照组的-(2.73±0.36)cm、-(0.50±0.44)cm、(157.41±18.0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75、5.760、4.038,P均=0.000);SUI组尿道长度、近段功能尿道长度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24、1.702,P均>0.05).Valsalva状态下,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距离x为(2.14±0.77)cm,大于对照组的(1.38±0.5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8,P=0.000);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y为-(1.04±0.52)cm,近段功能尿道长度为(1.28±0.32)cm,尿道角为(129.09±12.72)°,均小于对照组的-(2.13±0.51)cm、(2.02±0.27)cm、(144.66±14.9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9、8.657、4.574,P均=0.000);SUI组尿道膝部到X轴的距离为(0.36±0.34)cm(耻骨联合下缘上方),对照组尿道膝部到X轴的距离-(0.28±0.27)cm(耻骨联合下缘下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8,P=0.000);SUI组尿道长度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4,P=0.053).缩肛状态下,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距离x为(0.90±0.55)cm,大于对照组的(0.23±0.13)c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1,P=0.000);SUI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垂直距离y为-(2.08±0.53)cm,近段功能尿道长度为(2.19±0.59)cm,尿道角为(142.78±22.56)°,均小于对照组的-(2.82±0.42)cm、(2.51±0.48)cm、(154.91±20.9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6.361、2.444、、2.285,P均<0.01或0.05);SUI组尿道膝部到X轴的距离为(0.04±0.03)cm(耻骨联合下缘上方),对照组尿道膝部到X轴的距离-(0.33±0.25)cm(耻骨联合下缘下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2,P=0.000);SUI组尿道长度较对照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2,P=0.053).结论 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及SUI女性患者在静息、Valsalva及缩肛状态下的盆底形态结构的动态改变,提示SUI的发生可能与膀胱颈及尿道支持结构的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耻骨下部切除修复重建男性后尿道的解剖学基础,寻求避免损伤,造成术后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防腐成人男尸15具,去除耻骨联合后观察尿道前列腺尖部和膜部周围结构;新鲜尸体3具,模拟耻骨下部切除修复重建男性尿道手术。结果:耻骨结节下缘连线相对应于前列腺前后径中点,耻骨联合下缘相对应于尿道膜部后分;耻骨后为前列腺静脉丛和尿道横纹括约肌的纵行纤维;阴茎海绵体神经束紧靠尿道膜部穿过尿生殖膈,呈立体网格状展开。结论:切除耻骨的范围是两侧耻骨结节下缘连线以下、内侧缘垂直线以内,适宜尿道前列腺部的前分和尿道膜部后分病变;此术式可损伤尿道横纹括约肌和阴茎海绵体神经;靠中线操作可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