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控制问题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各种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的特点及其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优化控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青霉素发酵过程建模和优化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对青霉素发酵过程复杂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放线菌刺糖多胞菌的发酵工艺参数,对代谢过程实施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多杀菌素的稳定生产.方法 通过对摇瓶实验优选发酵培养基配比投料,进行多杀菌素发酵过程工艺参数分析,并将参数分三类: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并通过在线与离线取样分析.结果 通过发酵过程参数的分析,得出利于调节和控制多杀菌素发酵参数,使产物高效表达.结论 选定多杀菌素参数可稳定发酵工艺和监控发酵过程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红霉素发酵过程次级代谢的混沌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参数相关分析的发酵过程优化理论对红霉素发酵过程进行研究 ,发现红霉素产生菌发酵初期的菌体生长状态对整个发酵过程及最后的生产水平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即所谓红霉素发酵次级代谢的混沌现象 ,通过对红霉素早期的有效控制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摘和文题     
2007-40基于途径分析的L—异亮氨酸发酵溶氧控制研究利用途径分析方法对黄色短杆菌TC—2l生产L—异亮氨酸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黄色短杆菌TC—21生产L—异亮氨酸的最佳途径的通量分布,根据途径分析的结果,发酵过程中的代谢流量对L—异亮氨酸产量有明显影响,而代谢流量与发酵过程中的溶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溶氧来提高L—异亮氨酸产量。在发酵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菌体生产和产酸的需求,改变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量,可以有效提高产酸率。衩证明,通过溶氧分阶段控制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比溶氧恒定控制方式发酵产率提高了15.77%。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合成全过程的强化实际上是通过改变培养基配比、选种、优化发酵过程工艺条件实现的。现在这些强化微生物过程的传统方法,常作为发酵过程中直接反映发酵特性的补充手段。发酵过程中改变温度、通气量、搅拌转速、调节pH、补料、补水、加入前体等,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合成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pH值和温度对西索米星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索米星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最适发酵温度和pH值有所不同。菌体生长阶段发酵温度34℃和pH值7.1;产物合成阶段发酵温度31℃和pH值7.4的分段控制策略,有助于西索米星产生菌的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与在整个发酵周期内控制一种温度和不控制pH值的传统工艺相比,该策略可提高西索米星产量10%。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双歧杆菌冻干粉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发醇工艺参数,提高发酵所产生的菌株数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摸索更好的双歧杆菌发酵工艺参数。结果:最后选择发酵温度为37℃、pH值为6.5、双歧因子添加量为4%为双歧杆菌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论:通过控制发酵温度,pH值和添加双歧因子可以提高双歧杆菌菌株数量。  相似文献   

8.
克拉维酸发酵过程变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5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进行了克拉维酸发酵过程温度控制优化试验。分别将发酵过程全程温度控制在24℃、26℃、28℃下进行发酵时,通过对发酵各阶段的重要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对棒状链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降低对数生长期发酵温度可明显缓解前期供氧不足的矛盾。进而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变温控制,使克拉维酸的产量由原来3950mg/L提高到4500mg/L,增产11.5%。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的发醇工艺是通过一系列工艺参数来实现的,这些参数中包括物理参数,即温度,压力等,二是化学控制系数,即PH,糖的浓度,其中糖的浓度是控制发酵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碳源对于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青霉素合成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测知发酵过程中还原糖浓度变化,对青霉素发酵控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行生产工艺中,主要用菲林法和比色法来测定还源糖。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C(CPC)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生物合成类似于青霉素,用顶头孢霉的分批投料发酵工艺生产。为了准确和可靠地确定发酵终点、合理补料以便最佳控制发酵过程,必须有效地监测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份、早期杂质及发酵产物与副产物比例。用全自动联机的HPLC测定头孢菌素或青霉素V方法已有报道,但均不能同时测定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主要组份CPC、脱乙酰头孢菌素C(DAC)、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马蔺子素中的残留溶剂乙醇和乙酸乙酯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固定相为94%二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0.53mm×30m,膜厚3.0μm的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通过外标法计算残留溶剂的含量。结果马蔺子素中有乙醇检出,乙酸乙酯未检出。乙酸乙酯的线性范围:2.22~666μg(r=0.9999);乙醇的线性范围:4.84~484μg(r=0.9998);定量限乙醇为4.8ppm,乙酸乙酯为2.2ppm;检测限乙醇为0.5ppm,乙酸乙酯为0.4ppm。平均回收率乙醇为105.2%,乙酸乙酯为95.2%。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三明治"式人羊膜移植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50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三明治"式人羊膜移植术,术后1、3、6、9、12个月行UBM检查滤过泡的形态、滤过泡内腔大小、巩膜瓣下形成液间腔的大小(最大宽和高)、羊膜的变化情况,眼压情况。结果①滤过泡形态:低回声型为50%,高回声型为40%,包裹型为6%,平坦型为4%。②滤过泡内腔大小:术后1个月,最宽处平均为(3.23±0.21)mm,最高处平均为(0.68±0.12)mm,术后3个月,最宽处平均为(3.12±0.16)mm,最高处平均为(0.63±0.12)mm,术后6个月,最宽处平均为(3.04±0.11)mm,最高处平均为(0.59±0.06)mm,术后9个月,最宽处平均为(3.00±0.09)mm,最高处平均为(0.55±0.11)mm,术后12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98±0.11)mm,最高处平均为(0.53±0.20)mm,前9个月比较,最大宽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巩膜瓣下液间腔的大小:术后1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07±0.21)mm,最高处平均为(0.47±0.16)mm,术后3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07±0.13)mm,最高处平均为(0.46±0.20)mm,术后6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06±0.23)mm,最高处平均为(0.45±0.16)mm,术后9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04±0.18)mm,最高处平均为(0.43±0.13)mm,术后12个月,最宽处平均为(2.03±0.22)mm,最高处平均为(0.42±0.27)mm,不同时期比较最大宽和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羊膜平均存留时间为(8.68±1.10)个月。结论 UBM是一种客观的、有效的随访工具,"三明治"式人羊膜移植术能有效保持滤过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3.
正交法优选阿魏酸钠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友亮 《海峡药学》2005,17(5):49-51
目的探索一种确定阿魏酸钠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最佳条件的科学方法,以获得最佳质量的红外光谱图.方法以阿魏酸钠与溴化钾基质比例、压片压力、压片时间三因素的三个水平,即阿魏酸钠:溴化钾分别为1.0:200、1.5:200、2.0:200,压片压力分别为18MPa、24MPa、30MPa,压片时间分别为2min、3min、4min,按正交设计实验,以输出的红外光谱图的基线值和最强吸收峰的透光率T%为指标,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红外光谱图的主次因素,从而确定压片最佳条件.结果以阿魏酸钠与溴化钾比例为2.0:200,压力为18MPa,压片时间为4min为最佳条件,红外光图谱质量最好,基线在99%透光率以上,最强吸收峰在透光率3%以下.而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最佳条件为:阿魏酸钠与溴化钾比例为2.0:200,在压力18MPa保持2min.结论正交法优选阿魏酸钠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条件,能以较少次数操作获得满意结果,为改变传统经验做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军山  白新涛  张博 《中国药业》2011,20(17):37-38
目的建立测定通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onex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30∶70),流速为1.0 mL/min,测定波长为321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73%,阿魏酸质量浓度在0.507~15.21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系统精密度的RSD为0.0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脉颗粒中阿魏酸含量,可用于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确定氨茶碱注射液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最佳条件的科学方法,以获得最理想的红外光谱图。方法:以3因素3水平,即茶碱:溴化钾(mg:mg)分别为5.0:1000、10.0:1000、2.5:1000,压片压力分别为20MPa、24MPa、28MPa,压片时间分别为2min、3min、4min,按正交设计实验,以输出的红外光谱图的基线值和最强吸收峰的透光率T%为指标,应用Excel处理数据,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红外光谱图的主次因素,从而确定压片最佳条件。结果:以茶碱与溴化钾比例为5.0:1000,压力为24MPa,压片时间为2min为最佳条件,红外光谱图最理想,基线在98%透光率以上,最强吸收峰在透光率为0。结论:正交法优选氨茶碱注射液红外光谱鉴别中压片条件并以Excel处理数据,能方便快捷地获得理想的光谱图,为确定优化条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1例小婴儿低血钙引起呼吸节律紊乱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呼吸紊乱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有,呼吸暂停12例,叹息样呼吸13例,抽泣样呼吸8例,窒息2例,颜面青紫或苍白26例,呼吸心跳骤停2例,四肢肌张力增高3例;血生化检查39例确诊为低血钙,正常2例,血磷升高35例,血钾、钠、氯、镁均正常。结论新生儿或小婴儿皮层各部位之间电活动的兴奋传导功能较差,临床不出现典型惊厥发作,可出现呼吸节律改变。治疗的关键是争取尽早静脉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is suggested for the synthesis of multicomponent peptide mixtures. The method is a solid phase synthesis modified in order to give a closely equimolar mixture of peptides with predetermined sequences. The main point of modification is that before every coupling cycle the resin is divided into equal parts and each portion is coupled with a different amino acid. Then the portions are mixed and before the next coupling cycle the resin is again distributed into equal portions.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the synthesis of a mixture of 27 tetrapeptides and that of 180 pentapeptides.  相似文献   

18.
Caffeine as an analgesic adjuva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ffeine is a ubiquitous substance. From a historical standpoint, caffeine is one of the oldest substances consumed by man in the form of coffee beans, teas, guanara beans and mate. Caffeine is commonly found in many analgesic products as an adjuvant. Caffeine is almost completely absorbed in the GI tract. Since caffeine is lipid soluble, it is rapidly absorbed into the brain where it becomes active within 6-8 min. Caffeine has some analgesic properties itself and because of its rapid absorption and distribution, is useful as an adjuvant in combination analgesic medications. Because of the wide availability in beverages and medications, concerns regarding overuse resulting in caffeinism, dependence, habituation and addiction have been raised. Ext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s that occurrence of these condi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caffeine is minimal and, therefore, caffe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as an analgesic adjuvant.  相似文献   

19.
李艳枫  王晶 《黑龙江医药》2010,23(2):203-205
头孢曲松钠属于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抗生素药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保证质量是企业神圣的职责,目前头孢曲松钠生产工艺比较完善,生产出的头孢曲松钠含量较高,收率好,符合药典要求,相关物质也符合标准,只是色级不稳定,时间长了色级有升高的趋势,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而且退货不但影响企业声誉,还给企业增加了成本,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重新设计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正交设计,优化试验,得到了一个工艺稳定的路线,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所致球形肺不张的CT特征。方法采用常规CT和高分辨CT扫描,分析球形肺不张的CT表现,并与穿刺结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球形肺不张单发占95.24%,平均年龄24.36岁,大小均值为2.37cm,右叶占59.09%,左叶占40.91%,下叶后外基底段占59.09%。胸膜局限性增厚和与胸膜的锐角夹角出现率为95.45%;彗星尾征出现率为81.82%。结论胸膜局限性增厚、彗星尾征及胸膜的锐角夹角为胸腔积液致球形肺不张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