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改进煎药方式,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实践,比较传统煎药方法与机器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机器煎药只有保证中药疗效、不易变质、服用和携带方便的优势。结论:使用机器煎药,可以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有利于中药汤剂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汤剂疗法,是以药物配成方剂,加水煎煮去渣,制成汤液饮服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通过水煎煮后,可使有效成分易溶解,饮服后易于吸收,取效迅速。而且中药汤剂的临床处方能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加减,治疗疾病的针对性强。因此,采用中药汤剂祛病强身,滋身健体的人日益增加。然而,传统的煎药工具必须有人在旁看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极不协调。于是,无人看管的自动煎药器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1前言中药是中医治病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中药汤剂的制取,即如何煎煮好汤剂,掌握好“火候”及煎煮时间,使药物得到充分的提取和发挥是治病有无疗效的关键。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煎取中药汤剂的工具是使用双曲形陶罐,这种传统的器具必须有燃烧的热源,而且当药物沸腾后就可能溢出,受场地环境的限制并且很难掌握“火候”,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以及难以充分将药性煎煮制成合格的汤剂,从而影响治病效果。本文介绍的“多功能保健煎药杯”是作者在几年的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而研制的,它弥补了现阶段煎药器具、方法的一些缺点,而且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4.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不断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中药剂型,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推崇.药物的煎煮过程,直接关系到药物质量,对发挥药物疗效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方便快捷的煎药机也有逐步取代传统手工煎药的趋势,由于传统煎药方式和煎药机的煎煮方式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的煎法及服法。方法论述煎药器具、水质、浸泡时间、火候、方法、次数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并介绍了汤药的服法。结果中药汤剂的正确煎法及服用方法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差异。结论只有正确掌握中药的煎煮法及正确的服药方法才能达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中药汤剂因其具有配方灵活、制备简便、收效迅速等诸多优点,是中医施治调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剂型。汤剂的质量、疗效与中药煎制过程关系密切。《本草纲目》有云:“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由此可见,煎药之法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7.
中药汤剂作为中医治疗实践的一种剂型,现已得到广泛应用,该法具有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灵活性优势,其煎煮方式可直接影响汤剂的治疗效果。从煎药的器具、用水、方法、时间等方面进行规范,正确、科学地煎煮中药汤剂,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进而提高药效,也有利于构建中药汤剂煎煮的标准化体系,促进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玫  邹咏 《中国保健营养》2010,19(4):195-196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药的各种剂型中,汤剂因其可以随症加减,最适合中医辨证施治,故而应用广泛,成为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所谓汤剂,系指药物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支成的液体制剂,其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泛,且具有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中药汤剂是指药材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沸水浸泡后去渣对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多的剂型。目前,在中医临床仍然广泛使用,最适合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为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保证汤剂质量,有利于病人服用,从药物的品种和质量、药物的炮制、汤药的饮用等几个方面对影响中药汤剂功效的因素加以分析。1药物的品种和质量药物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影响汤剂的疗效。如“五味子”有南、北之分,李时珍谓:“南产者红,北产者色黑,如若补气,必用北产,乃良”[1]。不同品种的药材所含的成分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药材,因产地不同,其成分也不同,如生麻…  相似文献   

10.
中药煎药室是中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中药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各医院对中药煎药室的建设也逐渐重视起来。因为中药煎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医的诊疗效果。所以规范中药煎药室的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的系统性工作状态非常重要,从而对提高中药汤剂有效成分的利用度,确保中药煎煮质量和安全有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药煎药室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和措施,有助于使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效果能够充分地在中药汤剂的煎煮中体现出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海城 《家庭医学》2010,(10):47-47
中药汤剂,俗称“汤药”。它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正确煎煮与服用中药汤剂,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更是保证药品质量和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中药剂汤煎煮及其疗效的方法.从煎药的火候、煎药次数、先煎、后煎、包煎、烊化、贵重药材用法等多方面分析了中药汤煎煮的方法.说明服用中药汤剂要掌握好煎煮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对汤剂的煎法颇为重视,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正确的煎药方法应该是用冷水将中药浸泡上20~30分钟,使药物充分湿润,则药物的有效成份易渗于水  相似文献   

14.
中药汤剂的疗效能否充分发挥,与煎药技巧密切相关。首先,煎药容器要选用陶罐或砂罐。因这些器具受热均匀,煎出的药液质量好。切忌用铁、铜、锡、铝等金属容器,以免中药内一些成分(如有机酸等)  相似文献   

15.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但是很多时候患者不知道应该怎样煎煮。先煎、后下先煎先煎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延长煎煮中药的时间,使药物中难溶解的成分被最大限度地煎出。一般将需加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如薄荷、紫苏叶、蕾香、佩兰、芥穗、香薷、菊花、木香等.  相似文献   

16.
张谋铭 《医疗装备》2013,(12):35-36
中药汤剂为传统中药剂型,自古以来,汤剂的制备以人工砂锅煎煮最多。近几年中药研究领域的拓宽,使得中药汤剂的制备也出现多种方法。本文通过对分析煎药机和传统煎药方法,对煎药机的优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医院药房窗口接方时,经常会遇到很多病人要求煎药煎久一点煎浓一点,觉得这样的汤药效果更好,但中药真的是煎得越浓越好吗?汤剂是中药临床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  相似文献   

18.
汤剂 ,是指药物加水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相传创始于商代厨师伊尹 ,从烹调饮食而悟及医药 ,著有《汤液经》以阐明汤剂的应用。直到今时还应用不衰 ,可谓是中医临床应用最早、甚为广泛的一种制剂。汤剂临床奏效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正确诊断及准确的处方用药 ,还与采用合理的煎煮方法有关。对于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明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 :“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李时珍也谓 :“凡服汤药 ,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 ,而煎药者 ,卤莽造次 ,水火不良 ,火候失度 ,则药亦无功。”所以…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如何煎药似乎很简单,人人都会。其实,能否发挥中药最佳的疗效,煲一碗上好的中药,绝对不是"3碗水煎成1碗"这么简单,对此,很多人或者是一知半解或者就是不懂。下面就和大家谈谈这方面的事。准备阶段:煲药器具首选沙锅中药所煲出来的汤剂质量,与选用的煎煮器具密切相关。《本草纲目》中提及:"凡煎药,忌铜铁器"。是说煲中药忌用铁、铝等金属器具,以免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因其毒副作用小或无而受到人们欢迎。但怎样煎服中药却是有学问的。方法正确常常能收到更好的医疗效果,煎服法不当则往往事倍而功半。 煎法 煎煮汤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制剂形式,煎药器具、用水和火候都有一定要求。煎药器具宜用陶瓷砂锅,不宜用铁锅、铝锅,因铁、铝均可能与药物引起化学反应而改变药性;煎药用水,宜用水质洁净的自来水、泉水、河水,井水则需选择水质较好的。煎药前应先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