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人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支架上的贴附和生长情况,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工程化人工食管.方法:制作PLGA三维细胞支架;分离培养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分别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支架复合物,分期终止培养,进行组织学染色、扫描电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体外培养显示,人食管上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长期培养仍保持食管上皮细胞特性,裸鼠体内培养4周后可形成食管黏膜样组织.结论:PLGA支架适合食管上皮细胞黏附生长,可作为食管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2.
成人食管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培养成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建立能够体外长期培养的食管上皮细胞系,为上皮细胞的体外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取食管癌患者正常食管上皮,用0.25%Dispase酶和0.25%胰蛋白酶/0.02?TA消化获取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使用无血清角化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角蛋白、上皮膜抗原(E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原代培养8d后,细胞汇合成片呈铺路石样生长,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表达阳性,可连续传代.结论 为体外分离培养成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建立了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并探讨氧化应激通路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9例结直肠腺癌及21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Keap1、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 Keap1、Nrf2和HO-1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者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Nrf2和HO-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浸润深度有关(P0.05);Keap1和Nrf2表达呈负相关,Nrf2和HO-1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应激Keap1-Nrf2信号传导通路参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指导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银染方法显示了体外长期培养食管癌上皮细胞核仁内的银染颗粒,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在短期培养中用此方法看不到核仁中有明显的颗粒。高温处理后核仁模糊,银染粒不显,经一定时期后又恢复。在此细胞中又观察到核仁外移现象,硫酸锌在一定浓度下可增加核仁外移率,而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处理24小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量-效关系。结果:不同浓度(50、100、1 000、2 000μg/L)DON处理人食管上皮细胞24小时后,DON各处理组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47±0.22、0.28±0.16、0.24±0.18和0.21±0.19,统计分析表明DON 100、1 000、2 000μg/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随DON处理浓度增高,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r=-0.595,n=4,P<0.01)。RT-PCR结果发现,经不同浓度DON处理食管上皮细胞TAP-1mRNA的相对表达量虽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DON各处理组LMP-2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25±1.03、3.31±1.35、1.90±1.19和2.12±0.2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91±0.21),其中100μg/L处理组相对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DON 100μg/L处理组的L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为2.2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TAP-1蛋白的表达,但对TAP-1的mRNA未见显著影响。DON(100μg/L)可以促进食管上皮细胞LMP-2蛋白和mRNA表达,其余各浓度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考马斯蓝染色法显示了几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骨架。在正常细胞中,如小鼠心肌细胞、小鼠食管上皮细胞以及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都有贯穿整个细胞并与细胞表面平行的纤维状结构。人食管癌上皮细胞中的纤维状结构少,而且排列不规则,形成网状。这些纤维状骨架受细胞松弛素D和高温(42.5℃与44.5℃)作用后呈弥散状。受美登木素或秋水仙素作用后仍然有部分存在,并有集合成索的现象。分裂细胞有蛋白质支架与其它细胞相连。讨论了用考马斯蓝显示的细胞骨架与肌动蛋白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据Hayashi K[ASAIO J,2004,50(3):161-166]报道,用来源于外科术后切取组织的胶原,将食管上皮细胞、纤维、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可重建用于临床的人工食管。  相似文献   

8.
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食管癌上皮细胞分化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分化异常。二甲基亚砜可诱导某些肿瘤细胞的分化,为肿瘤细胞分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途径。 ECa 109细胞株是一种具有恶性上皮细胞特点的食管癌细胞。经固定、包埋将癌细胞超薄切片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较,发现了显著的差异。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具有较少的微绒毛、较多的桥粒与张力原纤维。在胞质中不见聚核蛋白体,而为单核蛋白体。核小而圆。而ECa 109食管癌上皮细胞则有较多微绒毛、较少桥粒与张力原纤维。胞质中均为聚核蛋白体。核大而不规则。由于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差别在于食管癌细胞是未分化的细胞,我们根据上述观察提出了下列食管上皮细胞分化的指标:1.微绒毛少;2.丰富的张力原纤维;3.较多的桥粒;4.单核蛋白体;5.较规则的细胞核;6.核/质比例小。加入2%DMSO后,ECa 109食管癌细胞出现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似的超微结构,并有胞质分化早于胞核的特点。由此表明ECa 109食管癌上皮细胞可被DMSO诱导分化出现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特点。为应用DMSO等具有分化作用的药物作为治疗药物提供了线索。讨论了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药物。 DMSO还可使ECa 109食管癌上皮细胞的高尔基复合器呈环形,外周围之以散在小泡,胞质中有散在大小不等的初级、次级溶酶体。核内易见高电子致密度的带晕颗粒。  相似文献   

9.
人食管癌细胞株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电镜观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太行山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伊朗,是世界两个食管癌高发区之一(anonymous author),关于食管癌的超微结构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河南医学院等,Bey等。现将我院在太行山南麓林县培养成株的食管癌细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细胞生物室),与培养的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胚胎食管和肠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维伟  李均  王正义 《解剖学杂志》2005,28(2):164-167,i003
目的:研究小鼠胚胎食管和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方法:体视学方法观测E11-17d ICR胎鼠食管、十二指肠和结肠上皮的增殖与凋亡,免疫组化法显示Bcl-2、P153、Bax在三段消化管上皮中的表达。结果:三段消化管的上皮细胞密度与凋亡小体密度和分裂细胞密度间未见一致的相关性。凋亡小体分布食管上皮各层,而肠上皮中主要在游离面。Bcl-2和p53在食管、小肠、结肠上皮细胞中表达峰值分别在E11d—13d和E11d~14d,Bax的表达峰值分别为E11d、E14d、E15d。结论:上皮细胞密度对上皮细胞分裂和凋亡的影响不明显。食管和肠上皮中凋亡小体分布的不同可能与形态发生方式不同有关。Bax和Bcl-2可能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p53与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1.
7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DNA定量分析钟芷芬△刘林勇△△吴培仁有关食管鳞状细胞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DNA含量的研究认为,正常鳞状上皮细胞由不典型增生细胞演变为癌细胞过程中,细胞DNA含量明显增加。本文对7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进行癌细胞DNA含量测定,并探讨食...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利用十种生物素化凝集素(UEA-I、RCA-I、DBA、PSA、PNA、BSL、LCA、SBA、WGA和ConA)为探针,对不同股龄(8W、14W、20W、28W及32W)胎儿食管上皮的糖复合物进行凝集素组织化学研究,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ABC法染色,结果显示,UEA-I在不同胎龄(20W除外)食管上皮各部位呈现强阳性反应,而在20W时为阴性;DBA仅在20W时于食管腔面的上皮细胞表现阳性反应;RCA-I对不同胎龄食管上皮各部均呈阳性反应;PSA仅于32W时在食管上皮各部表现为阳性反应;BSL只对不同胎龄食管近腔面上皮细胞着色,而基底部细胞则不着色;WGA在胚胎各阶段食管上皮基底部细胞及腔面细胞表现阳性反应,而它们之间的上皮细胞反应较弱;ConA于胚胎8W、14W及20W时,在腔面上皮细胞反应最强,中层次之,基底部最弱,而28W时腔面上皮为阴性反应,其余阳性,32W时上应各部均为强阳性反应;LCA、PNA和SBA在胚胎各阶段均呈阴性反应.因此,在胚胎食管上皮的发育过程中,持续存在含[β-(1—4)—D-GlcNAc]_2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于食管钡餐检查时发现二例部分性食管重复畸形。作者认为:在胚胎发育期间,如果在过渡增殖的上皮细胞团内相互融合的空泡有一部分未能与食管腔融合,即可形成完全性或部分性双食管。部分性双食管时,食管有主副两支,主支进入贲门,副支在远端形成盲囊或与食管再次相通,本二例属后者。X线检查时,主、副食管支同时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医用聚氨酯材料人工食管重建时的组织再生情况,探讨其重建犬颈段食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纤维内镜观察人工食管及吻合口肉芽生长情况,并定期处死实验犬,取新生食管标本,进行肉眼及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可再生,3个月可覆盖缺损部位;术后1~6个月未发现食管腺体、平滑肌和横纹肌的再生;人工食管脱落后,不宜在原位时间过长,以减少对黏膜的损伤.结论 医用聚氨酯材料构建的人工食管可以用于食管缺损重建,食管黏膜上皮可以再生.  相似文献   

15.
人气管上皮细胞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低温酶消化法分离人气管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损伤小,活力及纯度高的优点,成纤维细胞污染低。人胎盘胶原提高了气管上皮细胞的贴壁性。无血清培养基能促进人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气液界面培养方式更好地模拟了气管上皮细胞的天然生长环境,细胞在膜上呈复层生长,有利于其分化成熟及功能表达。光镜下细胞形态及免疫组化角蛋白染色阳性证实培养细胞为气管上皮细胞。本文所建立的人气管上皮细胞体外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组织工程膀胱黏膜层的构建在组织工程膀胱修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并没有最合理的构建方法。 目的:探讨胶原海绵支架复合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体外构建膀胱黏膜结构的可行性。 方法:刮取猪膀胱黏膜层后用酶消化方式进行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并进行尿路上皮细胞标志物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制备疏松多孔的胶原海绵支架材料,将第3代尿路上皮细胞接种在胶原海绵支架上,体外培养4~8 d后观察尿路上皮细胞和胶原海绵材料的复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猪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铺路石”样,以克隆团形式生长。免疫荧光鉴定AE1/AE3阳性,RT-RCR检测uroplakin-ⅠA、uroplakin-Ⅱ阳性。胶原海绵复合尿路上皮细胞体外培养4~8 d后,细胞在胶原海绵支架上生长良好,覆盖胶原材料的表面并长入材料内部,保持了尿路上皮细胞的特性。体外培养6 d时,尿路上皮细胞与胶原支架复合效果最好,同时细胞数量也最多。结果初步表明了胶原海绵复合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可以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黏膜,且体外培养6 d为最佳时间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在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的:探索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条件进行反复摸索,最终确定应用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实验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扁平,呈多边形,长满后呈“铺路石”样分布,经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培养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在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痰液上清刺激下,细胞表达的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明显增强,证实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获得成功。提示不必拘泥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推荐的培养条件,改进的培养方法简便易行,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国内外获得原代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的方法包括酶消化培养法、刮削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培养基中成分多不易把握,效率不高。 目的:分析人膀胱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方法。 方法: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采用酶消化培养法、刮削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3种不同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人正常膀胱黏膜膀胱上皮细胞。 结果与结论:酶消化培养法、刮削培养法、组织块培养法各组膀胱上皮细胞培养成功率分别为13.3%,26.7%,86.7%,3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3组培养的人膀胱上皮细胞角蛋白AE1/AE3荧光染色均呈阳性。说明组织块培养法是一种简单,短期内可扩增出较多纯净的膀胱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近报道牛纤毛柱状上皮细胞表达抗菌肽β-防御素,人气管上皮细胞是否分泌β-防御素尚存疑。本文对气液界面培养的人气管上皮细胞的抗菌活性和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抗菌多肽进行了分析。用低温酶消化法获取健康成人新鲜气管粘膜上皮细胞,采用气液界面无血清培养方式培养,一周后用PBS反复冲洗套皿及底层24孔板,撤去培养基内的抗生素,继续培养,并每隔48h收集套皿内上清及底层培养基。采用琼脂糖弥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培养细胞呈现复层生长,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可确认为气管上皮细胞。抗菌实验显示培养…  相似文献   

20.
体外培养胸腺上皮细胞,分析其与胸腺细胞的直接相互作用是研究早期T 细胞发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胸腺上皮细胞体外建株培养的方法主要有饲养细胞法,选择性培养基法和逆转录病毒转染法等。体外培养的胸腺上皮细胞具有上皮细胞的特征,可分泌IL-1,IL-6,IL-7等多种细胞因子;与胸腺细胞直接结合,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同时胸腺细胞对胸腺上皮细胞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