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相似疗效,相对于厄洛替尼而言,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红琼  谢玲 《北方药学》2018,(1):128-129
目的: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分别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埃克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与总缓解率分别为45.0%、92.5%,厄洛替尼组分别为35.0%、87.5%,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62.5%,埃克替尼组明显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两者疗效相似,但埃克替尼安全性高于厄洛替尼,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117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肺癌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组(59例)与单一组(58例)。联合组采用多西他赛+盐酸埃克替尼治疗,单一组采用单纯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05%高于单一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5%(9/59),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16/5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西他赛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应用于肺癌治疗,临床效果较单用盐酸埃克替尼效果显著,生存质量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19):2727-27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致不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针对3例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致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临床药师从安罗替尼的使用、患者用药教育、不良反应防治措施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师处理安罗替尼相关咯血、肝损伤、血压升高、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结果:对1例安罗替尼致咯血患者,临床药师分析咯血程度较轻,建议停用安罗替尼,并给予止咳、止血对症处理,必要时加用垂体后叶素,控制咯血后可继续服用安罗替尼,临床医师采纳,患者用药期间未再出现咯血。对1例安罗替尼致肝功能损伤患者,临床药师分析为轻度的胆汁淤积型,建议无需停用安罗替尼,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临床医师采纳,治疗5 d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期未见明显肝功能损伤。对1例安罗替尼致血压升高伴蛋白尿患者,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针对高血压临床药师加强了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患者调节饮食、适当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以及监测血压等,通过心理干预等非药物降压效果不佳后,临床药师建议为患者修改降压治疗方案,临床医师采纳,将既往的降压药尼群地平更改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治疗2周后血压恢复正常;针对尿蛋白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安罗替尼,2周后尿蛋白恢复正常,临床药师建议下调安罗替尼剂量继续治疗,临床医师采纳,后期复查尿蛋白未发现异常。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对安罗替尼治疗的肺癌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年内住院的服用埃克替尼治疗的49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以同期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体能状态、生活质量评价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和5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4%和81%,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埃克替尼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别、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分级等方面与吉非替尼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吉非替尼相似。  相似文献   

6.
刘美莲  黄仲  梁亚海  彭晓霞 《江西医药》2021,56(9):1438-1440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3%、93.33%,均高于常规组的43.33%、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有助于阻止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李然  彭宗玉  任韶韶  梁华  孙京栋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255-2256,2259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入组30例经细胞病理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每天3次,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4例(46.7%),疾病稳定8例(26.7%),疾病进展8例(26.7%)。总有效率为46.7%(14/30),疾病控制率为73.3%(22/30)。盐酸埃克替尼疗效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吸烟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皮疹等相关(P<0.05)。结论口服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对于EGFR突变患者有效率更高,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刘美莲  黄仲  梁亚海  彭晓霞 《江西医药》2021,56(9):1438-1440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3%、93.33%,均高于常规组的43.33%、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有助于阻止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63例ⅢB期至Ⅳ期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6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分析近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病理类型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30例给予单药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达4个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给予对症护理,并加强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结果 30例应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如下不良反应:皮疹8例(26.7%),腹泻4例(13.3%),恶心、呕吐5例(16.7%),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6.7%),用药期间给予对症护理,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期间,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13例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125mg,口服,3次/日,或对照药为吉非替尼250mg,口服,1次/日。结果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盐酸埃克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108天,吉非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96天,盐酸埃克替尼总生存时间(OS)6月,吉非替尼OS4.8月。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吉非替尼疗效等同,毒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引入Markov模型评价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三种EGFR- TKIs类药物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济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立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arkov模型,分别对三种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稳定、疾病缓解、疾病进展和死亡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同时对成本和效用值进行敏感度分析,找出临床相对较优的治疗药物。结果:Markov模型成本-效用分析显示:3%的贴现率下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年所需累积成本为375594.37元,累积效用为1.50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吉非替尼所需累积成本为531222.33元,累积效用为1.5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厄洛替尼所需累积成本为694611.22元,累积效用为1.5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敏感度分析显示各参数在设定的范围内变化不影响模型分析结论。结论:三种EGFR- TKIs类药物相比,埃克替尼的成本效用比(250396.25元/QALY)远远小于吉非替尼(351802.87元/QALY)和厄洛替尼(460007.43元/QALY),是优选方案。因此,应优先选择埃克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物,从而获得更优的经济学效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纳入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与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入选研究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2项,涉及423例病例。系统评价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比较,4周疾病控制率、半年总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埃克替尼组的28周疾病控制率优于吉非替尼组(P=0.01);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的皮疹、腹泻、咯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埃克替尼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非替尼(P<0.000 01)。结论: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埃克替尼的疗效与吉非替尼相当,且总的耐受性优于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多西他赛治疗,实验组23例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87%高于对照组的5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08±0.2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4.94±0.2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药物副作用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者均予埃克替尼125mg口服,每天3次,直至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中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部分缓解(PR)2例(2.5%)、病变稳定(SD)2例(2.5%)、病变进展(PD)4例(50%)、缓解率为25%,疾病控制率为50%。随访至2013年4月,总生存期(0S)6个月。治疗中出现1~2级皮疹3例。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21-223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8.84%、疾病控制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91%、69.77%(P 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皮疹、腹泻、胃肠道不适、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晚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控,患者耐受性好,为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克替尼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埃克替尼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78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远期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片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黄月莹  刘弘 《中国药房》2012,(30):2878-2880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药学监护,保障肿瘤患者使用药物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通过熟练掌握新药厄洛替尼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防范措施,对1例服用厄洛替尼的肺癌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厄洛替尼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处理及药物选择、对皮肤毒性反应的治疗方法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的用药及监测等过程中,与医师很好地配合,提高了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最终顺利的完成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的药学监护,可以协助临床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和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1例肺癌患者口服厄洛替尼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随访,优化临床药师的用药监护和提高血药浓度监测(TDM)对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结合1例肺癌患者口服盐酸厄洛替尼片(特罗凯)治疗后同时发生皮肤溃疡和角膜穿孔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药师采用循证药学和TDM对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个体化用药调整,对发生的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皮肤溃疡与角膜穿孔虽未能治愈,但疼痛明显缓解。结论 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可利用临床药学专业协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