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8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电图(EEG)所见及与临床的关系。SAH的EEG异常率83%,异常EEG主要有三种形式:以普遍性改变为主(66%);广泛性异常伴局灶慢波;局灶性改变。EEG中、重度异常以病后24h~10天居多(89%)。EEG异常与高血压及腰穿压力增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意识障碍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提示EEG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另外EEG限局性异常与CT病灶和脑血管造影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害患者进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测定的意义。方法对52例周围神经损害患者常规进行SLSEP检查,并同时作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均以30名健康人所测作对照。结果SLSEP、EMG、MCV和S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83%、75%和81%。结论SLSEP对周围神经受损程度、部位的判断有独到之处,但还应结合临床表现、EMG、MCV、SCV等因素加以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诱发电位(EP)、CT和脑电图(EEG)。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进行EP、CT和EEG检查。结果:异常率体感诱发电位(SEP)83%、视觉诱发电位(VEP)6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0%,CT71%,EEG100%。SEP中的P40、N50、P60和N75峰潜伏期(P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VEP的P100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BAEP的Ⅰ、Ⅲ和Ⅴ波PL及Ⅰ—Ⅲ、Ⅲ—Ⅴ和Ⅰ—Ⅴ峰间期(IP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P、CT和EEG结合临床观察,对DEACMP的定位诊断、病情判断与预后评估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家3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MEP)、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肌电图(EMC)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表明:BAEP、SEP、MEP、VEP、EMG和N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90%、92%、77%、94%、95%。  相似文献   

5.
报告77例单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T、EEG、SEP结果,异常率CT为77%,EEG为81%,SEP为100%,并探讨了三者对诊断单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10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行脑电图监护(VEEG)检查,结果发现HLD患者VEEG异常率达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异常率(20%)(P<0.01);不同临床类型HLD患者VEEG的异常率无显著差异,其VEEG异常主要表现为基本节律慢化,阵发性慢波和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7.
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BAEP及EEG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85例单纯推动脉型颈惟病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电图(EEG)描记结果,表明BAEP的异常率为35%,异常改变以Ⅰ波、Ⅱ波为主,Ⅴ波异常者较少;BAEP的异常率较EEG的异常率(8%)明显增高。提示单纯推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影响内耳、听神经及下部脑干的血供;BAEP对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脑部损害比EEG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为一种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99mTc已撑半胱氨酸(ECD)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对难治性颞叶癫痫(TLE)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53例脑电图(EEG)定位明确的难治性TLE患者分别行发作间期18FFDGPET和99mTcECDSPECT检查。其中21例磁共振(MRI)显示有结构性病变并与EEG定位结果一致。结果:MRI异常组均在PET和SPECT相应部位出现低代谢和低灌注表现。MRI正常组,PET定位准确率为84%,显著高于SPECT的56%(P<005)。结论:对于无结构性病变的颞叶癫痫,发作间期PET检查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SPECT的临床意义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EN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超声波(TCD)三项检查联合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临床诊断为VBI的病人均在发病一周内行ENG、BAEP及TCD检查。结果:ENG异常率为88%,BAEP异常率为53%,TCD异常率为76%。结论:三项检查联合应用,可以反映小脑及脑干的功能,为评估小脑及脑干的供血情况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合并肥厚性心肌病(HCM)的经颅多普勒(TCD)、局部脑血流量(rCBF)、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心电图(ECG)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合并HCM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常规进行这四项检查。结果TCD、rCBF、BAEP和ECG的异常率分别为85%、76%、92%和92%。结论绝大多数HMSN合并HCM患者的TCD、rCBF、BAEP和ECG均异常。  相似文献   

11.
随机选择32例蛛网膜下出血(SAH)患者进行脑血流量与脑功能研究,同时检查脑电图(EEG)及133Xe吸入法测定脑血流量,并对9例进行了复查。结果发现SAH大脑平均脑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EEG异常率91%,对照组13%,脑血流量越低则EEG异常越严重,两者呈正相关,EEG随rCBF的好转而改善,有良好一致性。认为SAH患者脑血流降低与EEG异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用日本光电无线电遥测系统,对2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进行24小时遥测脑电图(TEEG)检查,与同期进行的常规脑电图(REEG)、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其异常率、痫性放电检出率及临床发作出现率(85.71%,82.14%及17.81%)均显著高于REEG(39.29%、17.81%及0)。TEEG检出的23例痫性放电,19例(82.61%)发生在睡眠中,其中13例(68.48%)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S)Ⅰ、Ⅱ期。TEEG异常的24例中。CT异常者仅7例(9.17%)。其中6例(85.71%)为局限性异常,6例中有5例属继发性癫痫,TEEG局限性异常与CT低密度灶部位相符。  相似文献   

13.
分析128例司法病鉴定为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结果正常98例(76.6%),异常28例(21.9%),边缘2例(1.5%)。98例轻度MR者中,EEG正常79例(80.6%)。先天性组33例中,EEG异常4例(12.1%);后天性组78例中,FFG异常21例(26.9%)。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暴力犯罪53例中,EEG异常9例(17%);非暴力犯罪39例中,EEG异常6例(15.4%),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脑电图异常表现,除脑波发育迟滞现象外,其变化与后天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24例经颅脑CT证实的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短潜伏期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BEAP总异常率79%,SEP总异常率83%,两种诱发电位均以时间参数的异常率明显比波幅度参数的异常率高。结论:在脑白质疏松症的临床早期,虽然还未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脑电生理已出现异常,诱发电位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敏感的辅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提示双侧刺激法作SEP异常检出率(87%),高于单侧法(76%),双侧法更适合检测脑叶病灶和小病灶。发现基底节区和顶叶是SEP早成分最重要的神经结构,丘脑皮质投射有两条不同的传导途径,故额—顶导联有助于鉴别脑内不同部位病灶,其倾向为基底节区病灶基本为额—顶SEP异常,中央沟前病灶多为额SEP异常,而中央沟后病灶大多为顶区SEP异常。SEP早成分异常不但与病灶部位有关,也与深感觉受损有关,病灶大小也影响SEP的完整性,纯运动障碍和浅感觉异常可以引起SEP晚成分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6例确诊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电刺激(LF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的对比研究,部分病例还作了常规同心针极肌电图(CNEMG)检查。发现LFRNS阳性率为57%。受检的三组肌肉中三角肌阳性率最高(48%)。SFEMG阳性率为91%,其中轻型(改良Osserman分型中Ⅰ、Ⅱ_A型)为88%,重型(Ⅱ_B、Ⅲ、Ⅳ和V型)为100%。两种检查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SFEMG是目前诊断MG最为敏感的电生理方法。轻型MG临床未表现肌无力的肌肉中也存在着潜在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Jitter阻滞率是反映MG病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CNEMG有助于排除和发现临床上症状相似的其它疾病或其它疾病同时伴发MG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改变。方法:对30便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测,对其中20例同时行电刺激SEP检测,10例患者2月后复查MEP,并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期MEP的异常率为93%,主要表现为皮层MEP消失,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波形异常及阈刺激强度增高。SEP的异常率为30%,表现为皮层波的缺失及中枢传导时间延长。复查MEP有9例明显改善。结论:对于脑梗死的诊断,MEP较SEP敏感,但将MEP与SEP联合应用,可从不同的两个侧面反映运动及感觉功能受损的情况,弥补了CT仅能提供颅内解剖学改变而不能反映功能状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对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其中并作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检查53例、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6例,其异常率分别为24%、43%和0%。本文发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有临床下的诱发电位改变,并对其异常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将经CT证实的脑梗塞病人90例分为痴呆组(试验组n=50,年龄55.8±6.9岁)与无痴呆组(对照组n=40,年龄57.6±5.8岁),分别作脑电图(EEG)描记。结果发现:试验组EEG局限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EEGα波低波幅者、低波率者、低指数者及有泛化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异常EEG快波(β波)与慢波(θ、δ波)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以β波为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寻找胃癌普查的简便方法,冯抗消化道肿瘤单克隆抗体(mAb)Adnab-9,组合CL-3,GS-2和抗原激酶(UPA)多克隆抗体,用ELISA直接法和酶免疫电泳法,检测了粪便标本144例和胃液标本153例中癌相关抗原GP87,CEA,S-Tn及UPA。结果表明,以抗GP87mAb Adnab-9检测时,粪便组的阳性率:胃癌为87.9%,萎缩性胃炎(CAG)为74.1%,CAG伴不典型增生(A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