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非骨水泥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1例41侧髋关节,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5-78岁,平均62岁,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六个月~10年,平均5年5个月。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21例,双杯髋关节置换1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翻修的原因:髋关节疼痛不伴假体明显松动12例12髋,感染1例,无菌性松动2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4例4髋,髋臼位置不良1例1髋。33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8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2髋.Ⅲ型髋臼松动8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髋臼松动骨缺损6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41例股骨进行了翻修术,其中假体无松动13例,Gustillo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假体柄松动分别为6,8,13和1个髋关节。取出假体柄后视情况植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视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结果 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术后3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以于术后3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术后随访6~66(平均22)个月,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4分(平均32.6分)增加到术后的56-98分(平均88.1分)。随访X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亮带的患者。结论 最常见翻修的原因为无菌性松动,其次为股骨头或双动头置换术后金属与髋臼之间摩擦产生的疼痛。对较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如行假体置换,最好采用全髋置换。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时髋关节进行翻修术后.近期可取得最好的手术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2.
俞广  王继芳  韩萌  王岩  王晋东  陈华  李永滨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3):102-103,106
目的:分析髋关节翻修手术时不同治疗方法和填充材料对髋臼骨缺损修复及疗效的差异。 方法:分析2002-03/2003-04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进行的髋臼骨缺损翻修病例18例20髋,男10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54.3岁。第1次翻修16例18髋,第2次翻修2例2髋。按美国骨科学会(AAOS)分类法:Ⅰ型:节段性骨缺损10例11髋;Ⅱ型:腔隙型骨缺损3例3髋;Ⅲ型:混合性缺损5例6髋。术中用多孔表面髋臼假体翻修9髋,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翻修11髋,所有患者均使用异体冷冻干燥颗粒骨移植,颗粒骨的直径为4~6mm。 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2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异体颗粒骨均愈合良好。②X射线检查:假体包容满意,假体与骨床间无X射线透亮区,原骨缺损得以修复。③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15-43分提高到术后的62~89分。 结论:髋臼翻修中使用异体颗粒骨移植修复包容性骨缺损,或用打压植骨加钛网修复节段型缺损,为颗粒骨提供稳定的愈合条件。观察证明移植颗粒骨生长良好,钛网固定稳定,假体位置良好,达到了修复骨缺损和固定假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4-01/2005-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65~98岁,平均79岁。左髋72例,右髋59例。方法:置换前对患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入院后三四天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操做,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治疗。置换后随访3年。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随访期间骨水泥组6例患者死亡,非骨水泥组8例死亡。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4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5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患者可独立行走,3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骨水泥组9例患者住院时出现合并症,非骨水泥组有15例出现置换后并发症。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1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3.73%。而非骨水泥组仅有5例翻修,其中1例股骨干劈裂,4例假体松动,翻修率8.62%。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髋臼磨损基本无差异,髓腔占有率非骨水泥组明显高于骨水泥组。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见假体脱位、异位骨化及骨溶解。结论:在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髋关节翻修手术时不同治疗方法和填充材料对髋臼骨缺损修复及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2002-03/2003-04解放军总医院骨科进行的髋臼骨缺损翻修病例18例20髋,男10例,女8例,年龄38~72岁,平均54.3岁。第1次翻修16例18髋,第2次翻修2例2髋。按美国骨科学会(AAOS)分类法:Ⅰ型:节段性骨缺损10例11髋;Ⅱ型:腔隙型骨缺损3例3髋;Ⅲ型:混合性缺损5例6髋。术中用多孔表面髋臼假体翻修9髋,钛网加异体颗粒骨植骨翻修11髋,所有患者均使用异体冷冻干燥颗粒骨移植,颗粒骨的直径为4~6mm。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3年2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异体颗粒骨均愈合良好。②X射线检查:假体包容满意,假体与骨床间无X射线透亮区,原骨缺损得以修复。③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15~43分提高到术后的62~89分。结论:髋臼翻修中使用异体颗粒骨移植修复包容性骨缺损,或用打压植骨加钛网修复节段型缺损,为颗粒骨提供稳定的愈合条件。观察证明移植颗粒骨生长良好,钛网固定稳定,假体位置良好,达到了修复骨缺损和固定假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SL-Plus非骨水泥柄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SLR-Plus?柄在翻修术特别是感染病例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目的:观察以Zweymül er SLR-Plus非骨水泥柄行髋关节翻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5月以SLR-Plus股骨柄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39例(41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男26髋,女15髋;年龄34-73岁,平均53岁;翻修骨水泥柄36髋,非骨水泥柄5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根据Brooker分类进行异位骨化分级,记录异位骨化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结果与结论:31例33髋获得随访,随访1-16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3-6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32髋(97%)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1髋出现1 mm透亮线但无任何症状;1髋出现骨溶解并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Brooker 1级2髋,2级4髋,3级3髋;未见术后感染复发。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计算假体随访期间存活率为92%。提示SLR-Plus ?股骨柄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及远期稳定性,用于髋关节翻修术中能达到令人较满意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非骨水泥假体在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中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在翻修术特别是在失败的骨水泥型假体翻修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仍有待观察。
  目的:观察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的中期效果。
  方法:对1997年11月至2013年2月以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翻修的41例(47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翻修骨水泥柄24髋、骨水泥臼23髋。随访X射线片上的假体变化情况,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并分析假体生存率。
  结果与结论:共33例38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4分(11-6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的85分(55-94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36髋(95%)假体获得良好稳定性;2髋发生骨溶解并假体移位(股骨1髋,髋臼1髋)需要再翻修;9髋发生异位骨化(24%)。聚乙烯衬垫年平均磨损量为0.08 mm(0-0.25 mm),磨损率仅与外展角变化存在相关性(P <0.01)。以影像学证明假体松动作为失败标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非骨水泥假体7年总体存活率为89%,其中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的存活率分别为93%及92%。提示用非骨水泥假体对失败的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能有效地修复骨缺损并达到令人满意的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勇  杨彤涛  周勇  马保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9):188-189,192
背景:目前国内文献只对股骨近端骨溶解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尚无定量研究的报告。目的:通过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改变情况。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4-03/20(MM)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完成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28髋,男14例16髋,女12例12髋。假体类型:改良Moore型骨水泥假体16例17髋为骨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7岁;无骨水泥表面微孔型假体10例11髋为无量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5岁。术前患者诊断均为创伤性关节炎,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9(20-7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均匹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两组患者X射线片灰度值,取相对值,即同一张X射线片分别测髂骨、股骨大转子处1.0—2.0cm^2面积上平均灰度值,二者差值代表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相对值,并定量分析骨密度改变的规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周、术后1周、随访期两组患者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结果:26例患者(28髋)随访9个月-10年6个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骨水泥组和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均较术后1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骨溶解发生率100%;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随访期平均值72.8(14-130)。骨水泥组平均值57.4(9~11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最早发生骨溶解为术后9个月,术后2-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者最关心的是人工假体寿命。 目的:回顾性方法综合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术后疗效,以期为延长人工关节的寿命提供经验。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全军骨科中心。 对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1993—03/2004.-03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56例,获得通讯联系的298例,获得随访105例(108髋),均自愿回访,性别不限,假体类型2000年以前为国产假体,使用国产骨水泥,2000年以后使用美国STRIKER公司的假体,骨水泥由该公司提供。骨水泥中均加有钡剂。患者手术全部由经考核进入人工关节组的医生进行。 方法:参照1982年中华外科髋关节人工置换座谈纪要及Mayo人工髋关节疗效评价表,自行设计随访信,对105例(108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骨水泥组62例(63髋),无骨水泥组43例(45髋),并对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范围及X—ray片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②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③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④患者假体周围透亮线、假体水平或垂直移位的距离。⑤患者假体异位骨化的范围。⑥患者股骨近端骨溶解程度。 结果:①随访期股前外侧疼痛两组差别不显著[骨水泥组24髋(38.5%),无骨水泥组18髋(40、0%)1。②随访期两组均有踱行。③随访期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160&;#176;以上两组无显著差异(骨水泥组62髋,无骨水泥组44髋)。④股骨假体的下沉和髋臼假体的水平、垂直移位两组患者中差别不显著。⑤随访期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57、4(9-118),无骨水泥组股骨近端骨密度相对值72.8(1和130),差别不显著。⑥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假体可能生存率,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无显著差异。 结论:无论骨水泥假体还是无骨水泥假体患者术后疗效相似,假体都没有达到理想固定的效果。假体类型的选择并不影响假体的寿命,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是否还要行翻修术来决定假体类型;骨溶解与患者年龄、性别、假体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7月-2009年6月行全髋置换术和翻修术中发生髋臼侧骨缺损21例(23髋)。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法,Ⅰ型11髋,Ⅱ型6髋,Ⅲ型5髋,Ⅳ型1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加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以及骨水泥假体臼加定制型假体加松质颗粒植骨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髋臼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21例均获随诊6~8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5分,较术前平均改善36分。随访复查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术后8个月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骨痂形成。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侧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加Cage加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一些新型Cage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翻修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00-02/2007-05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翻修患者21例(21髋),均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男6例,女15例;年龄65~85岁,平均74岁.11例髋臼磨损、4例假体松动、2例松动合并髋臼磨损行全髋关节翻修,髋臼缺损部位行松质骨颗粒充填植骨,2例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复位内固定植入长柄假体加周围植骨,2例感染患者行旷置后二期全髋关节翻修.翻修假体的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7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混合型假体7例,2例保留假体柄,2例假体周围骨折仅行股骨侧翻修.平均随访3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79分,翻修采用骨水泥假体比非骨水泥假体效果差.结果提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最常见的原因是髋臼磨损,翻修手术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