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程中护理干预措施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寻找能有效的提高分娩的质量、效率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分娩时发生头位难产产妇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产妇的心理支持、产程观察、采用自由体位;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生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正常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显然比对照组段(P<0.05),且产妇舒适度与新生儿窒息率明显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产程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房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00例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在我院有顺产意愿的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疼痛、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及剖宫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明显减轻,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差异无显著性,并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和剖宫产率.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可大大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感,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阵痛分娩以及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接收的初产妇34例,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7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孕期体质量增长、总产程以及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产妇孕期体质量增长、总产程,研究组产妇孕期体质量增长以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2组患者自然分娩率,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94.1%高于参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4.7%,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5.9%低于参照组产妇不良症状发生率41.2%,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自然分娩,并切患者阵痛情况也具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头位难产产妇的分娩结果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某院妇产科就诊的204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02例观察组和102例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分析和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母婴的影响。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其总产程时间、疼痛持续时间、麻木持续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取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而且能够缩短产妇的整个产程,提高母婴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提高分娩质量中全程乐导陪伴分娩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回顾与抽查2016年1~12月产科收治的130例足月孕妇,本组定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助产本组孕妇的全程生产护理;调取2015年1~12月产科收治的130例足月孕妇,本组定为观察组,全部孕妇在生产时给予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及助产.比较两组孕妇生产时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等比较;同时观察自然生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会阴水肿、会阴感染、会阴裂伤、产后抑郁).结果 2组孕妇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会阴水肿、会阴感染、会阴裂伤、产后抑郁等不良反应中,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明显优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P<0.05).一对一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有效较少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同时孕妇自然分娩、会阴侧切助产分娩率、剖宫产以及全产程疼痛程度及产后疼痛评分等数据统计均明显优于有常规护理及助产分娩的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全程导陪伴分娩有力与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大出血、会阴感染、水肿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产妇因疼痛、恐惧等造成的宫缩乏力等状况发生率,增加孕妇满意度,值得医师及助产士在产妇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对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到2009年10月收治住院的足月单胎初产妇100例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程度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产程缩短、产后出血程度减轻。结论针对初产妇分娩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产后出血程度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生护理干预方法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接收的头位难产的产妇,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选择其中的80例进行分组,将所有产妇分为常规组和综合,每组产妇均为40例,分别对两组产妇在产程当中配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评价不同护理干预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产妇的产伤率进行比较,常规组15例,占37.50%,综合组2例,占5.00%,两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综合组自然分娩33例,自然分娩率为82.50%,常规组自然分娩21例,自然分娩率为5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窒息率为35.00%,综合组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窒息率为5.0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头位难产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为产妇配合产程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的为产妇促进分娩,降低产伤的发生率,也可以提升自然分娩率,并且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产程图在临床上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洁 《安徽医药》2002,6(4):44-45
通过对50例头位难产的初产妇(异常组)和50例头位顺产的初产妇(对照组)的产程图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头位难产病例产程曲线多有异常即超过警戒线,其难产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上升;异常组50例中,经过积极处理后,有34例自阴道分娩,占68%.提示:产程中应用产程图对发现产程异常、指导产程处理和识别难产等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导乐分娩方式,进一步减少母婴危害,促进自然分娩。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多对一陪伴分娩作为研究组,对两组剖宫产率、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为1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2%,研究组总产程(372.66±128.38)min,对照组(470.22±158.32)min;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4.42±1.34)分,对照组(6.66±1.83)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对一"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使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中落实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后对分娩结局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8年5月于我院产科实施无痛分娩的孕妇与新生儿156例,78例产妇以常规性的护理(对照组),78例产妇在上述护理的条件下落实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研究组)。分析在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产妇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以及不同产程时间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产妇为阴道分娩以及剖腹产分娩的例数分别为74例与4例,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28%(1/78)、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28%(1/78),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同产程时间对比中,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所用时间为(507.3±26.4)min、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为(42.4±6.4)min、第三产程所用时间为(11.3±2.7)min、总产程所用时间为(560.4±35.6)min,均低于对照组产妇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无痛分娩的产妇中落实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后可有效的减少产妇剖宫产的发生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此同时还能减少产程时间,对产妇的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无保护助产护理对于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的促进作用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妇产科(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进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归入常规助产护理组和无保护助产护理组。对两组产妇的出血量、会阴侧切率、产程时长、住院时长、会阴疼痛评分、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无保护组产妇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且该组的分娩出血量和会阴疼痛程度比常规组改善明显。无保护组发生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并发症等情况概率显著比常规组降低(P0.05)。以上指标组间差异显著。两组在各产程的时长上差异不显著。结论:在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无保护助产方式可以降低会阴侧切的风险,减少分娩时的会阴疼痛。加快产程,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对新生儿和产妇的保护也更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运用拉玛泽分娩与伙伴式导乐陪伴法在阿奇霉素治疗生殖道感染产妇全程分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44例生殖道感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在分娩前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2);观察组产妇给予拉玛泽分娩法与伙伴式导乐陪伴法待产,对照组产妇仅采用常规方法待产,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总时间(546.75±83.11)min明显优于对照组(651.66±92.01)min(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2.78%明显优于对照组9.72%(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拉玛泽分娩法与伙伴式导乐陪伴法在阿奇霉素治疗生殖道感染产妇全程分娩中的效果较显著,缩短了总产程时间,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分娩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4.
凌湘 《河北医药》2015,(6):858-860
目的探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应用于产妇对其分娩疼痛度、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并为这类产妇顺利实现阴道分娩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选取妇产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6例围产妇作为研究组,对其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选取妇产科于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围产妇作为对照组,开展传统的一对一陪护分娩方式。记录2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各个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2.2%(1/46),对照组为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2.2%(1/46),对照组为7.5%(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应用于自然分娩产妇,能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可减少产后医疗干预及减轻医疗花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程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头位难产产妇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产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阴道分娩率;产程总时间、术中麻木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护理前后产妇焦虑心理状态、产程积极应对评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头位难产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产程总时间、术中麻木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状态、产程积极应对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状态、产程积极应对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产程护理干预在头位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产程积极应对能力,从而缩短产程时间,减轻产痛,提高阴道分娩率和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位难产分娩结局的影响,进一步减少母婴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共1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予以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予以干预,观察两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导乐联合家属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反应、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家属陪产者为观察组,再抽取100例无家属陪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时心理反应,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难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时不良心理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属陪伴分娩使产妇保持了更良好的心理状态,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了产时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胎膜早破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病例数共计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参照组行传统抬高臀部卧床休息待产,研究组实施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妇发生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感染及剖宫产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能缩短胎膜早破产妇产程,减少剖宫产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头位难产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到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78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分娩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干预方法给予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胎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位难产产妇给予分娩镇痛能够有效地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妇疼痛,并改善胎儿结局,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护理干预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护理后疼痛分级、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及分娩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0~Ⅰ级疼痛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7%(P<0.05);观察组Ⅱ~Ⅲ级疼痛为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33%(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尿潴留、头痛、下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无痛分娩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且能显著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