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自体颅骨瓣体内保存及再植患者28例,其中颅脑损伤患者23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5例。将开颅去骨瓣减压患者的颅骨瓣保存于自体腹壁下或大腿内侧皮下,待病情稳定,骨窗内陷时即可回植骨瓣。28例患者中无1例感染,无1例皮下积液,外观美观,手术局部无任何不适。固定满意,骨瓣骨窗完全正常,未见修补骨有坏死骨改变,临床效果满意。自体颅骨保存后原位再植成型效果理想,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手术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0—2004年对18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的颅骨瓣采取腹壁皮下保存,待脑水肿、脑肿胀消退,骨窗张力正常后再行自体颅骨再植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对脑部病变患者手术去骨瓣减压,术后形成颅骨缺损,需要手术修复。现在修复颅骨缺损的人工材料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在塑形、抗击打、耐压、隔温和防寒等方面能完全替代颅骨。目前应用自体颅骨瓣作颅骨成形材料成为最佳选择:复位理想,不用塑形,无排异反应,骨瓣保存方法简单,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自体颅骨瓣颅骨缺损的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纯真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1):681-682
颅脑外伤后因脑肿胀或其他原因 ,需去骨瓣减压 ,使病人能安全地度过脑水肿期 ,残存的颅骨缺损日后再行二期修补 ,以纠正大面积的颅骨缺损引起的低颅压综合征及颅骨畸形所致的美容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种类很多 ,但迄今为止 ,尚无任何一种修补材料能在塑形、抗击、耐压、隔温和防寒方面完全替代颅骨[1] 。自体颅骨瓣作为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是目前最理想的材料。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情况综述如下。1 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颅脑手术后减压取下的骨瓣保存是应用自体骨瓣回植修复颅骨缺损所必须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5.
吴跃仙 《护理与康复》2007,6(3):204-205
颅脑创伤手术时,常行去骨瓣减压,遗留颅骨缺损.随着医学的进步颅骨缺损修补材料越来越多,但迄今为止,尚无修补材料能在塑形、抗击、耐压、隔湿和防寒方面完全替代颅骨[1].目前在各种颅骨修补材料中,仍然以自体颅骨瓣保存后原位再植成形效果最理想,不但可以诱导和加速新骨生长,更可以起桥梁作用,有利于边缘正常新骨按原形生长,而且没有年龄限制[2].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将自体颅骨用碘伏浸泡冷冻保存后再植,效果较满意.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颅骨缺损多数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或自发性脑出血需要行去骨瓣减压术,一般在首次手术后3~9个月行颅骨缺损成形术,自体颅骨作为一种最理想的修补材料已渐引起神经外科医生的关注.目的:用自体带骨膜颅骨瓣经腹膜下埋藏保存3~9个月后取出作缺损颅骨修补,观察骨瓣的大小、形状、骨膜的变化.方法;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严重、脑疝形成,清除血肿后颅内压仍高,需作去骨瓣减压者100例.开颅术锯开骨瓣时,保留完整骨膜.在左中上腹切开,暴露浅筋膜,将骨瓣凸面紧贴皮下脂肪,缝合切口.在3~9个月后,取出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于保存前后测量带骨膜的骨瓣的长度、宽度、厚度、对角线的长度.结果与结论:经过6年100例临床测量、观察对比,保存三四个月72例,骨瓣边缘锐利,无吸收,骨瓣无变小,骨膜色鲜红、稍显增厚、软;保存9个月1例,骨瓣边缘圆顿,明显吸收,骨瓣变小明显,骨膜色淡、骨性增生明显、硬;其余介于两者之间.结果表明,带骨膜的自体颅骨骨瓣在腹壁皮下保存,能较长时间保持颅骨大小、形状、活性.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行去骨瓣减压术后遗留颅骨缺损需要行二期手术修补。目前,颅骨缺损修补材料有钛合金板、有机玻璃、硅胶、高分子材料、自体骨等。我科自2001年采用家用冰箱低温保存颅骨行二期颅骨成形术.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冰冻保存自体颅骨再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本院将去颅骨瓣减压术的骨瓣采用冰冻保存,3个月以后再植修补颅骨缺损6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切下颅骨瓣冰冻保存15块,至今已行颅骨瓣再植修补颅骨缺损6例。其中男5例,女1例,颅脑损伤5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症1例2块。去骨瓣部位均为额颞顶部,按常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方法[1]进行。左侧2块,右侧5块。1.2方法(1)自体颅骨保存:常规开颅减压术后将切下之颅骨瓣去除骨膜及肌腱膜,并冲洗干净,装入灭菌手套并封口,再套入另一手套并封口处理。作好双重标记即在手套上和登记本…  相似文献   

9.
脑损伤并脑疝形成之患者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常需去骨瓣减压 ,结合脱水 ,亚低温等治疗 ,帮助病人渡过脑水肿高峰期。但遗有颅骨缺损而需再行颅骨缺损修补术。颅骨修补材料目前有 :自体颅骨、钛钢板、硅胶及人造颅骨、骨水泥等。经临床应用以自体颅骨瓣为最佳 ,其不需要其他来源、无生物排异性、术中不需塑形、不需裁剪、手术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但二期颅骨缺损修补一般距第 1次手术 3~ 6个月 ,对无超低温储存设备的广大基层医院来说 ,能长期体外保存骨瓣与否成了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院 3年前开始采用颅骨瓣体外保存环氧乙烷灭菌 低温长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室温下无菌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室温下无菌保存自体颅骨、二期修补颅骨缺损。结果50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5例并发皮下积液,行穿刺加压包扎后治愈;无继发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皮瓣缺血坏死、骨瓣外露、癫痫发作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50例修补骨瓣固定牢固,外观满意。3例骨瓣边缘局部吸收但无骨瓣塌陷。结论应用室温下无菌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颅骨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1.
Fractured skull     
DYCK K 《The Canadian nurse》1948,44(8):665-668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一种颅骨缺损帽在颅骨缺损患者头部安全保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佩戴作者实用型发明专利“颅骨缺损帽”(专利号:CN 207356179 U),对照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不予特殊处理。分别于1个月后和3个月后观察患者头部保护情况及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并调查观察组患者佩戴颅骨缺损帽的主观感觉。结果 观察1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7例和5例发生伤口感染,3个月后分别有9例和8例发生伤口感染,两组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个月后对照组有4例发生头部再次受伤,而观察组无;3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头部再次受伤率分别为25.0%和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后自觉疼痛、闷热、咀嚼受限、自信心受损、活动度和美观性差的例数分别为1、3、1、5、4和8例。结论 该颅骨缺损帽能有效保护头部免受二次损伤,且主观感觉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P Clarke 《Nursing times》1969,65(32):1006-1008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深冻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修补时间间隔将40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20例。早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内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晚期组于去骨瓣减压术后12周后接受颅骨瓣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晚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均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深冻颅骨瓣修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概述用于颅骨缺损修补的生物材料应用和研究进展。资料来源:检索PubMed 1990-02/2005-12关于生物材料应用于颅骨缺损的研究的文章。检索词为“biomaterials;repair ofskull defect”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利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6-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生物材料;颅骨缺损”,并查阅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颅骨缺损修补相关的材料学研究。②生物材料在颅骨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30篇文章,排除99篇重复性研究,纳入31篇与纳入标准最为贴近的文章。资料综合:传统的非降解生物假体仅可作为颅骨缺损的填充材料。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但这些材料移植后无法被机体吸收,存在排异和炎性反应,难与宿主骨整合。目前国内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机玻璃、硅橡胶、钛板、钛网及其他有机材料。这些材料分别存在着易老化、易破损、不易塑形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钛网、钛板由于易导热、导电,造成患者术后在高温环境中有头部灼热感,而且钛网板价格昂贵。对硅橡胶材料来讲,虽然生物相容性较好,却存在强度偏低的问题。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整合能力、化学性质稳定、术后长期维持其形状、不易滑脱移位、可预知其长期生物学性质、易于塑形、轮廓化方便、价格便宜。结论:虽然有机玻璃、钛板和聚乙烯等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新型的生物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20.
Osteomyelitis of the temporal bone often begins with minor trauma and results in a persistent external otitis. I report my experience with ten patients managed with combined medical and surgical therapy, and discuss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process and how it affects th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therapy and the indications for planned surgical debridement. Early recognition of osteomyelitis of the temporal bone, combined with the aggressive use of long-term antibiotic therapy, in addition to planned surgical debridement, will reduce morbidity and potenti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