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爸退休后,走进了县老干部大学中文系,开始研究成语. 听说西红柿有保健功能,老妈买了好多西红柿,放在冰箱里,老爸一天吃一个.一天午餐时,老爸照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西红柿,边吃边对家人说:“我现在是有柿(恃)无恐啊,吃了这东西,我再也不怕高血压了!”  相似文献   

2.
母亲家在南城,离我家有五六公里路程那么远.母亲在家里种了一棵葡萄树,每年夏季一到,满院子里都结满了葡萄.母亲知道我特别喜欢吃葡萄.只要院子里的葡萄成熟了,就会步行走五六公里的路程,把满满的一篮子葡萄给我送过来.让我尝尝鲜。  相似文献   

3.
盒子里的爱     
飞鸢 《家庭育儿》2007,(5):15-16
当我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觉得父母都不爱我。他们整天忙着工作,下班回来,母亲忙着做家务,似乎永远也做不完似的;父亲则忙着看书看报,或者做些庭院里的杂活,稍有余暇,也不陪我玩,而是陪哥哥和弟弟在院子里打棒球。可是,因为一次家庭作业,我在一个盒子里找到了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4.
奶奶     
《长寿》1994,(9)
奶奶是个性格怪僻的人。她不喜欢我,也不喜欢我的几个姐姐,可能皆因是丫头的缘故,索性牵连上母亲都不被奶奶所喜欢。 听母亲说,奶奶的身世也挺苦的:从小给别人当童养媳,后来嫁了爷爷。偏爷爷又去世得早,她便一人拉扯大了我父亲和我二  相似文献   

5.
同样一碗米饭,你觉得香糯可口,而老人却觉得味如嚼蜡。我不喜欢吃水分太多的米饭,喜欢那种放在碗中,颗粒可见的饭,有嚼劲。家中煮饭,也是如此。一日,母亲造访,用餐时只见母亲饭吃得极慢,当时未在意。到了晚间,母亲问我可有胃药,她说有些不适。细问之下,方知自己大意了,"作梗者"  相似文献   

6.
刘希 《药物与人》2012,(7):80-80
父亲去世后,母亲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整日闷在屋里,常常一句话也不说,抱着父亲的遗像久久发呆。时间长了,我发现,母亲的记忆力越来越差了,明明是刚刚吃过了饭,她还疑惑地问我,我吃过了吗?不会吧?你骗我!后来甚至对我大发雷霆,说我不孝敬她。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母亲像变了一个人,狂躁、易怒、失眠、更健  相似文献   

7.
冰葡萄泄火     
朱文悦 《家庭保健》2014,(11):43-43
有一年冬天,我感冒后口舌生疮、牙龈红肿,吃了好几种泄火的药都不管用。一位朋友得知后,给我拿来500克葡萄,是她秋天买下冻在冰箱里的,她说这种“冰葡萄”泄火灵得很。大冬天里吃冰葡萄,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我吃到嘴里一点都不感觉凉,还特别舒服。我一口气就把葡萄给吃光了。嗨,还真神!第二天,我的病就好了。  相似文献   

8.
陪我跳支舞     
听到这里,我和妹妹都哭了,我们都难以想象,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像母亲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在外面要做多么辛苦的工作,才能挣够买一台留声机的钱。父亲更是握着母亲的手,感动得一言不发。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男人,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听音乐。不过有件事,我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每次只要父亲一发火,母亲就会打开留声机,放上那首  相似文献   

9.
深爱不说话     
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不爱父亲的。母亲生得美,年轻时会西河大鼓,那时有好多男人迷恋母亲,父亲是其中一个。父亲是个书生,姥爷喜欢有文化的人,所以,硬要母亲嫁给父亲。母亲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母亲嫌父亲木讷,只会写几首酸诗,依她那时的条件,她可以嫁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深爱不说话     
叶开 《婚育与健康》2011,(10):10-11
我一直认为,母亲是不爱父亲的。 母亲生得美,年轻时会西河大鼓,那时有好多男人迷恋母亲,父亲是其中一个。父亲是个书生,姥爷喜欢有文化的人,所以,硬要母亲嫁给父亲。母亲当然是不愿意的,因为,母亲嫌父亲木讷,只会写几首酸诗,依她那时的条件,她可以嫁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报刊与烟     
我平生有两大嗜好:看报刊、抽烟。 一天不看报刊,心绪不宁;一天不抽烟,难打精神。老伴儿说:“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填饱肚子,要它有甚用?”我笑着打了两个谜语:生的不能吃,熟的不能吃,边烧边吃——这是烟;坐车也能看,坐船也能看,边吃边看——这是报刊。老伴儿直摇头,说我这人“没治”。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与人》2004,(3):58-58
《药物与人》杂志社: 我母亲今年61岁,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和父亲深知这些疾病的危害,因此对她格外关心。每次吃饭前,父亲总要提醒母亲:“吃药了吗”;吃饭时,父亲又不厌其烦说:“多吃菜,少吃油腻的、少吃主食”;饭后还要提醒她:“先别干活呢,赶紧吃药”等等诸如这些,但是母亲并不领情,而是严厉地训斥父亲:“早  相似文献   

13.
王敏英 《家庭健康》2011,(10):22-23
陪母亲去看一个住院的亲戚,出了医院门,在路边等车时看见有卖地瓜的,母亲对我说:“问问价格,不贵就买点。”一问,3块5一斤,母亲嫌贵,我说:“又不是人参、燕窝,咱不至于连点地瓜也买不起吧。”母亲看我一眼没再说话,其实我知道她一向喜欢吃烤地瓜。称好后,车也来了,我和母亲L了车。  相似文献   

14.
笑话百出     
《健康必读》2005,(1):62-63
辩 解妻子埋怨丈夫说:“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还说是替我着想,我真不明白。”丈夫辩解说:“这有什么不明白的,你有病卧床,我如果把人家约到家里来跳,你肯定心烦,我躲开你到外面去跳,还不是替你着想? 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呢?”一位想结婚的青年人对他的朋友说:“每次我带回家的女朋友,我母亲都不喜欢。”“这个好办。”他的朋友说:“你只要找一个像你母亲的就行了。”“早就试过了,”他说:“但那样我父亲又不喜欢。”    爱的奉献甲:“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动物。”乙:“都喜欢些什么动物呀?”甲:“妈妈爱猫,哥爱狗,姐姐爱小白兔…  相似文献   

15.
性爱的遗训     
母亲生长在一个保守的大家庭,从小就受到封建礼教的严格教育.我也从小就被严格地看管着.母亲要求我上学时不可以看男同学一眼,同学之间对性问题的议论我听了也假装没听见,更不敢参与.我父母亲没有真正的爱情,有几个恐怖的夜里,父母争吵起来,父亲恨恨地把母亲拖到地上打.第二天我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说:"男人都是混蛋."  相似文献   

16.
人到老年     
每次吃饭都是父亲最早放下碗筷而母亲则会习惯性地再给父亲添勺饭。春节回到家中,终于又和父母同桌吃饭了。照例在父亲吃完后母亲扬起勺子准备给父亲添点,父亲却端着碗避开。我和母亲都很惊讶。父亲叹气说,你们就不知道人老的感受,多吃一点都会难过,第一次听父亲说自己老了,心里浮起一层薄薄的凄凉。其实父亲斑白的头发,迟缓的脚步,睡觉时艰难而滞重的喘息,早就在告诉我父亲经不起岁月的消磨,可在这样庸常的生活小事中让我看到父亲的老境,我还是骇然心惊。  相似文献   

17.
山东读者郝先生:我喜欢吃凉的东西,经常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包括食物及冷饮。可是最近吃一次肚子难受一次,到医院检查也没问题。请问为什么吃了冰箱的食物会拉肚子?  相似文献   

18.
变笨的母亲     
为了帮我带孩子,母亲搬来有半年多了.我发现,母亲不知从何时起变得笨了. 午饭母亲炒了两个菜,我只吃了一口就吐出来了,说:"妈,你打死卖盐的了吗?炒个菜这么咸!"母亲赶紧自己尝了一口,辩解道:"我吃着不咸啊!是不是你口味儿太清淡了?"这是母亲一贯的性格,好强不服输,即使做得不好也得强撑着面子.我不快地说:"不是我口味儿清淡,是你口味太重!"事后丈夫对我说:"你跟妈说话的口气太生硬了,老人辛辛苦苦帮咱们带孩子,多不容易.你说话怎么也得委婉点吧!人上了年纪,味觉就迟钝了,所以炒菜会咸.以后你好好跟老人说话,不是说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吗?好好说话,才能给她一个好心情."听丈夫这样说,我也觉得自己说话太不注意方式了,很惭愧.  相似文献   

19.
笑苑     
《健康》2011,(1)
生前的事司机深夜搭一少妇去郊外.路上,少妇给司机递了一个苹果,司机边吃边说:真好吃!只听少妇在后面幽幽地说:是啊,我生前也很喜欢吃的.一句话把司机吓得头皮发麻,少妇接着说:可是,不知为什么生了孩子后胃口都变了!恶作剧小明告诉妈妈:今天客人来家里的时候,哥哥放了一颗图钉  相似文献   

20.
爱她的最爱     
母亲去乡下大姐家了,临走时说要住上一段时间才回来。这样,父亲就一个人在家。母亲走了,我们白天也要上班,父亲好像很适应这种一个人的生活。自从母亲去乡下后,我见他从来没有给母亲打过电话,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难道他真的不想念他的老伴?倒是母亲经常打电话来,问长问短的。我有时也劝父亲打个电话过去,他淡淡一笑:"在你大姐家,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别糟蹋了电话费!"他既然这么想,我也不好多说,老人家自己的事情,他们总会处理的。母亲不在家的那段日子,父亲每天总要花上几个小时,伺弄阳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我知道,那是母亲的最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