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喉癌、喉咽癌及颈段食管癌等患者进行喉全切除术后,必然导致发音机能的丧失。由于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而造成终生痛苦,一些喉癌病人因不愿丧失会话能力而拒绝手术。因此,研究和解决喉全切除术后发音机能的重建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859年起,即有不少人利用各种人工喉的设计及食管发音的训练以恢复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方面的成就还不能满足无喉头病人的全部需要。木村于1968年调查了50例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顶科与胸外科合作,在W期喉癌、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切除后,利用带血管带组织一期重建,保留重要的吞咽及喉发音功能取得明显进展。该科利用胸大肌岛状脱皮瓣、胃代食管、结肠移植及游离空肠移植等多项技术对厂倒晚期喉癌、复发喉癌、下咽癌及预段食管癌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咽食管重建。在恢复患者吞咽功能的同时,对3例患者保留了喉的发音功能。在对2例晚期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切除肿瘤后,分别采取游离空肠及结肠移植重建日咽、下咽及食管的同时,保留喉体组织于原位,保证了患者术后的正常唯发音功能。该研究成果于1994…  相似文献   

3.
舌根成形与舌根下移在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ang LQ  Luan XY  Pan XL  Xie G  Wang TD 《癌症》2004,23(6):678-681
背景与目的:喉癌尤其是声门上癌手术往往涉及对舌根的处理,以往对累及舌根的晚期喉癌行舌根大部切除后,缺乏简单有效的舌根修复方法,因而许多患者的喉功能恢复不理想。此外,以舌根瓣来重建喉功能以往报道亦较少。本文探讨喉癌手术治疗中对舌根的处理方法,以期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喉功能重建的术式。方法:切除喉部肿瘤或被累及的舌根后,根据组织缺损的情况,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成形舌根;舌根保留较多时以舌根下移来重建喉功能。结果:32例喉部分切除术中,26例拔管,拔管率为81.3%,患者均恢复满意的发音功能;4例全喉切除术未行发音重建。无误咽、呛咳发生。3年生存率为81.3%,5年生存率为65.6%。结论:舌根成形与舌根下移能恢复满意的喉功能,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并发症少,是喉癌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喉全切除术是治疗喉癌及下咽癌的常用术式,但术后患者会丧失发音功能.本研究回顾改良Amatsu与改良Pearson手术在喉癌及下咽癌患者中的应用,并且对其术后发音质量作出主客观评价.方法:对1996年~2003年69例在我科行喉全切除和喉近全切除术后发音重建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嗓音学分析及Jiyan分级评分法,对其发音质量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HL)和健康人相比较.结果:69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误吸.术后放疗4例,发音均成功.在3年随访的病例中,25例行喉近全切除术有22例生存.在5年随访的病例中,5例喉近全切除术有4例生存.嗓音学分析及Jiyan分级评分法提示改良Amatsu与改良Pearson术后患者的发音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改良Amatsu与改良Pearson手术操作方便,易学易用,尤其是改良Pearson手术可作为选择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内外对此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以往T3、T4病变的喉癌均行全喉切除术,使患者术后丧失发音功能,生活质量低下,不能正常工作和社交.  相似文献   

6.
喉癌患者中相当一部分需做全喉切除术,手术后丧失说话功能,给病人带来不便和痛苦。如何恢复他们的说话能力,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做声重建手术;使用辅助发音装置;训练食管发音等三种。电子喉是较为理想的辅助发音装置之一。三年前,我省顺德县潘植华等用国产材料成功地造出SD—Ⅰ电子喉,已经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喉功能重建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65岁以上老年晚期喉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上癌48例,声门癌35例,声门下癌4例。按2002年UICC标准,Ⅲ期患者44例,Ⅳ期43例。全部患者均无远隔转移。行喉大部分切除术36例,喉次全切除术21例,喉全切除术30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部患者3年生存率为73.2%,5年生存率为67.4%。术中无死亡。喉部分切除占全部手术患者的65.5%(57/87)。喉部分切除术拔管率80.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喉部分切除患者均恢复了发音功能。结论对老年晚期喉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老年晚期患者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关键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外科手术技巧,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某些喉癌病人不能采用喉部分切除术而行喉全切除术,术后丧失发音功能,虽可使用人工喉或食管发音训练而获得一定的发音,但其音质不够理想。近20余年学者们不断研究喉全切除后发音重建术。自Sei afini(1970)于人身上行气管咽部吻合术成功后,喉全切除后发音重建术有了广阔的途径。Arsjan在1972年总结35例保留会厌的喉全切除后气管咽部吻合术,在发音、呼吸和吞咽功能等方面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在喉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8例喉癌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 ,包括扩大垂直喉切除术 2 7例 ,扩大额侧喉切除术 7例 ,次全喉切除术 4例 ,应用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同期进行缺损喉腔重建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气管套管拔除率为 92 1% ( 35 /38) ,全部患者恢复了发音功能 ,语言响亮清晰者 95 0 % ( 36/38) ,吞咽防护功能全部恢复 ,局部复发率 7 9% ( 3/38) ,3年生存率 89 5 % ( 3/38)。结论 中晚期喉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是可行的 ,应用转门肌皮瓣进行缺损喉腔重建可获得满意的喉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近全喉切除、粘膜管发音重建术的效果及形成粘膜管的最佳管径大小。方法 将临床所遇32例T3、T4期不适行部分喉切除的喉癌病人行近全喉切除术, 残余粘膜及下咽部粘膜形成与气管相通的粘膜管。结果 32例中,除例因粘膜管太小而闭塞,3例因粘膜管太大,术后呛咳严重,其余病人发音良好。结论该术式对晚期喉癌病人来说,安全、可靠、不受病变范围限制,术后发音效果好,但所造粘膜管管径大小要适当。  相似文献   

11.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9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Huang ZC  Zhang FB  Gu JX  Feng X  Sun BB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85-687
目的 探讨声门型喉癌不同类型喉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98例患者的总拔管率为94.9%,全部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发音中等及良好者83例,占84.7%。出现误咽15例,经吞咽训练均恢复正常进食,4例术后1~2年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会厌喉成形术者喉腔局部复发。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81.7%。结论 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地保全了患者的喉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年和5年生存率不低于喉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治疗喉癌并重建喉功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10年间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并行环舌骨固定术或环-舌骨-会厌固定术的喉癌患者56例(声门上型14例,声门型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行环-舌骨-会厌固定术47例,行环-舌骨固定术9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发音效果较好,并能正常进食。92.8%的患者拔除气管套,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和75.0%。结论: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术适用于部分声门上型喉癌和大部分声门癌,可以在充分地切净肿瘤的同时,保留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近全喉切除、粘膜管发音重建术的效果及形成粘膜管的最佳管径大小。方法 将临床所遇 3 2例T3、T4期不适行部分喉切除的喉癌病人行近全喉切除术 ,利用残余粘膜及下咽部粘膜形成与气管相连通的粘膜管。结果  3 2例中 ,除 2例因粘膜管太小 (小于 2mm)而闭塞 ,3例因粘膜管太大 (大于 8mm) ,术后呛咳严重 ,其余病人发音良好。结论 该术式对晚期喉癌病人来说 ,安全、可靠、不受病变范围限制 ,术后发音效果好 ,但所造粘膜管管径大小要适当 ( 3mm左右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改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经验,评价该术式对保留喉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6例声门型喉癌进行改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总结其手术方法。结果:1例出现环状软骨脱垂及喉狭窄,3例出现皮下感染,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3~5年,2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改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能改善患者的发音质量,缩短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拔管率,并且不影响生存率。改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对声门型喉癌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全切除术用于治疗喉癌已有 10 0余年历史 ,该术式对喉癌的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术后由于患者失去语言功能 ,给其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对喉组织胚胎学研究的进展 ,部分喉切除术已逐渐广泛开展。由于喉是重要的发音及呼吸器官 ,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均需切除相应部分或大部分喉体 ,使喉的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误咽是部分喉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所有喉部分切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咽 ,经指导和训练多在 1周~ 2周内克服。本组选择 10 0例行部分喉切术的喉癌患者 ,作回顾性研究分析 ,探讨误咽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6.
对83例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进行前瞻性研究。男79例,女4例;年龄36~80岁。肿瘤原发于喉咽部37例,喉腔33例,喉外13例。44例术后行放疗,16例放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5例行食管喉切除,儿例行喉次全切除,2例术后死亡。各种发音重建方法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最初两年,气管食管造瘘术的适应症为65岁以下,要求发音,无动脉炎、糖尿病及放疗史,肿瘤位于喉内,但梨状窝肿瘤为禁忌。以后,气管食管造瘘术适应症逐渐扩大,到本研究结束时,大部分全喉切除行Ⅰ期气管食管造瘘术,几乎没有禁忌症,除非全身情况差,手指不灵活,才建议使用食管音。发音效果分类:S_0:失败,没有声音;S_1:音质差或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在喉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喉癌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包括扩大垂直喉切除术27例,扩大额侧喉切除术7例,次全喉切除术4例,应用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同期进行缺损喉腔重建,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气管套管拔除率为92.1%(35/38),全部患者恢复了发音功能,语言响亮清晰者95.0%(36/38),吞咽防护功能全部恢复,局部复发率7.9%(3/38),3年生存率89.5%(3/38)。结论 中晚期喉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是可行的,应用转门肌皮瓣进行缺损喉腔重建可获得满意的喉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全喉切除一期发音重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对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术后,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的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喉癌患者施全喉切除,同时切除双侧咽缩肌、进行气管-食管造瘘,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进食,经安放硅胶发音钮后,均成功发音,随访三个月,其中9例言语自如,音量及音质均佳。2例话音连续性差、音量较低。结论:在全喉切除术中切断咽缩肌同时进行食管-气管造瘘可提高发音重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全喉切除术是外科治疗喉癌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 ,术后患者发音功能会丧失或部分丧失 ,故病人精神压力常常很大 ,术后护理也很繁杂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3 6例 ,男 3 2例 ,女 4例 ,年龄 5 0~ 83岁。其中鳞状细胞癌 3 0例 ,腺癌 5例 ,未分化癌 1例 ,本组病例均进行了全喉切除术 ,其中有 9例做了一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 全喉切除后将失去语言功能 ,当患者得知手术后将不能说话时 ,其心理上的打击是沉重的 ,他们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怀疑及忧虑绝望等 ,为此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对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术后,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的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喉癌患者施全喉切除,同时切除双侧咽缩肌、进行气管-食管造瘘,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进食,经安放硅胶发音钮后,均成功发音,随访三个月,其中9例言语自如,音量及音质均佳,2例话音连续性差、音量较低.结论:在全喉切除术中切断咽缩肌同时进行食管-气管造瘘可提高发音重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