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对分娩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接受妊娠期检查并在我院待产的拟行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314例,160例为接受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者,纳入观察组;154例为未接受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从妊娠28周起在我院接受拉玛泽呼吸分娩减痛法训练,对照组在“孕妇学校”上课接受常规宣教。比较2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2h内阴道出血量,记录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并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观测2组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同时测定初产妇体内β-内啡肽水平的高低。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3.75%(150/1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4%(100/154)( 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较对照组缩短32.20%、57.28%和34.72%(P<0.05);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429±231)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3±207)ml;观察组初产妇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β-内啡肽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能明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这可能与其降低妊娠期妇女体内β-内啡肽免疫反应性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徐莉萍 《海峡药学》2010,22(6):184-185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产程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50例孕妇接受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培训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和同期50例未接受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培训的产妇做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情况、产程及分娩方式。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镇痛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讨孕妇体操配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在该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9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孕妇在16~28周进行孕妇体操锻炼,28周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练习;对照组孕妇常规产前检查和准备。观察并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2,5.682,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7,2.637,3.744,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侧切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9,6.429,5.414,P<0.05)。结论产前孕妇体操配合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可在初产妇生产保健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拉玛泽分娩法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探循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同期来我院产科门诊中学习拉玛泽分娩呼吸法的孕妇121例为观察组和未进行拉玛泽呼吸法的孕妇114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产时不良心理发生率、产妇对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特别是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下降,观察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降低,对疼痛的耐受性增高,产时不良心理发生率减低。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性的意义。结论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减轻产妇产时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2010年5~10月孕期健康体检的初产妇240例,分为观察组12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并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在产时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120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分娩期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指导产妇,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和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分娩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难产率为6.7%,对照组产妇的难产率为63.3%,观察组的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和疼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难产率,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王艳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38-38,41
目的:探讨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同期来院产妇285例,分为观察组108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177例,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人数和分娩方式及减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在分娩期指导产妇呼吸可大大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前倾式坐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产科建卡、住院分娩且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采取常规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并于宫颈扩张期配合应用前倾式坐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时间、分娩疼痛的程度、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 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以压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减少.结论 拉玛泽减痛分娩法配合前倾式坐位护理能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孕期营养指导结合孕妇体操、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对孕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并在孕17周指导孕妇体操,27周指导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练习。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孕前检查及健康教育。对2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体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79%,新生儿体质量为(3102.3±410.4)g;对照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57%,新生儿重量为(3514.6±453.8)g。2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产前进行营养指导联合孕妇体操、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的护理,能有效的提升初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新生儿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穆华颖 《河北医药》2011,33(7):1031-1032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法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分为硬膜外组、拉玛泽组、硬膜外联合拉玛泽组,每组100例。观察3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产程长短、分娩方式、2h阴道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硬膜外联合拉玛泽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较其他2组减轻;产程时间较短,降低剖宫产率和钳产率(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h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能够有效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钳产率,提高了产科分娩中母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时疼痛的耐受程度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呼吸法可大大减轻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率,增加产妇产后舒适感,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余淑芳 《中国医药》2014,(5):719-721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于浙江省慈溪市妇幼保健院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阻滞镇痛,选择同期于本院未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0级和1级的比例分别为15.0% (18/120)和75.0%(90/120),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 (10/100)],2级和3级的比例分别为10.0% (12/120)和0,明显低于对照组[71.0% (71/100),19.0% (19/1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4、92.95、86.39、24.96,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三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09±45) min比(368±54) min,(6.5±0.7)min比(7.0±1.1)min,(370±49) min比(421±60)min](t =8.781、4.086、6.936,均P<0.05),而第二产程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55±13)min比(47±14)min](f=4.497,P<0.05);观察组中转剖宫产发生率为8.3%(10/12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1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9,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1.3)分比(8.4±1.2)分](t=5.294,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岀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在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初产妇181例为对照组,在孕5~9月期间不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分娩时通过产程常规护理并施用导乐陪伴来助产;另选取228例为观察组,在孕5~9月期间,在丈夫陪伴下,每天用20~30分钟,共同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主要包括神经肌肉控制、呼吸力量技巧、注意力转移的专项训练,分娩时除导乐陪伴外,严格执行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护理技术规范。对两组阴道分娩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疼痛分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u值分别为27.54、21.14,P均〈0.01);分娩方式中顺产、剖宫产差异有极显著性(χ^2值分别为22.76、18.83,P均〈0.01);疼痛分级中0~3级差异均有及显著性(χ^2值分别为14.11、17.14、43.12、15.44,P均〈0.01)。结论初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可以缩短产程时间,较好地减轻分娩疼痛程度,有力地促进自然分娩,是一种值得优先推荐的分娩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影响,探讨提高自然分娩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及产程时间。结果 观察组良好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拉玛泽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组)各150例,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钳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较对照组减轻,总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出血量减少,钳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钳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潘建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03-340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单胎头位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的分娩方法进行生产,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进行无痛分娩,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及母婴状况。结果对照组镇痛效果总有效率为76.2%,观察组为9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3,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253.79±92.58) min、(54.69±25.57) min,对照组分别为(298.62±101.84) min、(87.33±30.26)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11,t2=5.339,均P<0.05);两组在第三产程时间、顺产率、产后出血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对母婴影响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结合头部按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70例,采用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实验组(拉玛泽减痛分娩法)85例,对照组85例,运用卡方检验、方差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两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二产程与第三产程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结合头部按摩可减轻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含常规健康教育)、规范治疗、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具体心理问题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焦虑、抑郁状况,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疼痛比较,对照组Ⅲ级疼痛者57例(9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652±71)min,第二产程时间为(87±4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6±85)min、(107±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428±89)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386±6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减轻分娩时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一套体验式分娩工作站,以此开展模拟分娩教学,达到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340例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72例进行以体验式分娩工作站的模拟分娩教学;对照组168例进行以传统的课堂孕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在自然分娩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7.35%而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60.71%(x2=10.99,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503±61) min]及第二产程[(52±13)min]分别显著地短于对照组[(587±79) min、(71±26) min](Z=8.90、Z=6.76,P<0.05).结论 以体验式分娩工作站进行的孕期健康教育可以缩短产妇的第一第二产程、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优于传统的课堂式孕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