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铁与耳聋     
我国学者在80年代,首次提出某些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能与铁缺乏有关,并成功地建立了缺铁性贫血内耳病变的动物模型,发现在缺铁状态下的内耳含铁酶活性降低或消失,血管纹萎缩,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以至听毛细胞静纤毛损伤,从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这可能就是缺铁致聋的病理基础。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红细胞碱性铁蛋白的研究,进一步确认某些  相似文献   

2.
内蒙哲里木盟一位患者来信咨询──感音神经性耳聋怎样治疗感音神经性聋是感音性聋和神经性聋的通称。感音神经性聋症状有耳聋、耳鸣,有的伴有眩晕、呕心、呕吐,检查应做耳鼻部检查、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和咽鼓管功能检查,内耳道平片或断层片,必要时做CT、ABR...  相似文献   

3.
利用BOLD-fMRI技术观察22例单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纯音刺激时,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大脑两半球听觉皮层激活情况,对激活体积和信号强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探讨BOLD-fMRI定量分析对揭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觉皮层特点的应用价值。实验发现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纯音刺激健耳时,对侧听觉半球优势消失,其听觉皮层可能发生了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4.
<正> 为探讨神经性耳聋病人血清中金属元素与耳聋发病的关系,对郑州地区39例经日本产Audiometer—MT—4型纯音测听仪测试为感音性耳聋病人与34名听力正常的健康人进行了血清锌、铜、铁、钙、镁的测定。发现神经性耳聋病人血清锌、铁、钙含量低于健康人,而血清铜、镁高于健康人,皆有极显著差异,(P<0.01),具体数据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先天性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进行常见耳聋相关基因检测,分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与患儿基因突变的热点位点分布关系,探讨突变基因位点与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并且了解本地区听力障碍儿童常见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和频率。方法采集聊城市558例年龄为1月~6岁的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博奥晶芯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4个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包括GJB2(235 del C、176 del16、299 del AT及35 del G)、SLC26A4(IVS 7-2 A>G、2168 A>G)、线粒体12S rRNA(1494 C>T、1555 A>G)以及GJB3(538C>T)。结果558例非综合征型聋患儿中,427例(76.5%)为野生型。131例(23.5%)携带不同基因突变;其中纯合突变为41例(7.35%)。基因突变例数分别为GJB2-235del C突变66例,GJB2-299del AT突变20例,GJB2-176del 16突变6例,GJB2-35 del G突变1例,SLC26A4 IVS7-2 A>G突变43例,SLC26A42168突变11例,线粒体12S rRNA 1555 A>G均质突变型3例、GJB3538 C>T突变3例。在极重度、重度、中重度、中度、轻度及单侧听力损伤中携带4个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6%、34.9%、14.6%、21.3%、23%及11.8%。在极重度和重度听力损伤中基因突变的携带率是最高的,单侧听力损伤中占比最低。结论聊城市非综合征型听力障碍儿童以GJB2基因和SLC26A4为最主要的致病基因,其中235突变为最常见突变位点,其次为SLC26A4 IVS7-2突变。与宁夏地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主要突变点有所不同,其地区占比最高的为SLC26A4,这也说明耳聋相关基因分布有地区差异性。双耳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阳性率较高,从出生至儿童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常规耳聋基因检测,应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听力损伤较轻的耳聋患儿,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也应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此研究中发现聊城地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耳聋基因的携带率较低,说明基因突变率存在一定区域差异性,也提示聊城地区听力障碍儿童可能存在较多九项位点以外的基因突变,需要扩展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耳聋相关基因尚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对人巨细胞病毒 (HCMV)的研究明显进展 ,越来越多的疾病都认为与它的感染有关。突发性感音神经耳聋 (间称突聋 )的发病原因不明 ,近年来有认为此病的发生和病毒感染有关。我们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出突聋患者血清中CMV、DNA片段 ,以探讨HCMV在突聋发生中的病因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突聋组 :1991年 5月~ 1992年 7月武汉地区突聋患者 31例符合突聋诊断标准[3]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 16例。年龄 19~ 6 4岁 ,平均 34 8岁。均为单侧突聋 ,2 8例伴耳鸣 ,5例伴眩晕。本组病例均于发病 1周内就诊。对照组 :30例同期…  相似文献   

7.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它是突然起病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感音性耳聋,并非独立疾病,而是一种症候群。今就其病因及治疗综述如下:病因一、血行障碍说:突聋的病因目前虽未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内耳血液循环障碍为最大可能因素。营养内耳的动脉主要是小脑下前功脉的分枝——迷路动脉,根据内耳血流特点推想:这条动脉是单一的末梢动脉,当其闭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表现为急性内耳性聋的一组病因不明的症状。其病程的发展一般为几小时到几天。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听神经的外周性损伤,少数为中枢性改变。定义根据2005年济南学术会议关于突聋诊断标准制定,突发性耳聋应符合以下特点: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常表现为中、重度耳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167例先天性聋患者三种常见耳聋易感基因GJB2,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和SLC26A4(PDS)基因突变检测数据分析,探讨该地区先天性耳聋患者中耳聋易感基因突变频率并作机理分析.[方法]对新生儿(NICU)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和门诊散发确诊为先天性耳聋患者,采集静脉血样,采用PCR扩增及限制酶切技术进行耳聋易感基因检测.[结果]167例患者中有1例(0.6%)线粒体DNA1555G突变,2例(1.2%)GJB2 235delC纯合突变,1例235delC杂合突变,1例299~300delAT杂合突变;SLC26A4基因IVS7-2 A>G杂合突变10例(5.7%).总体分子水平上能明确诊断或强烈提示遗传性耳聋者占9%.[结论]柳州市先天性耳聋患者中三种耳聋常见易感基因致病突变频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聋病相关基因的检出对于聋病病因学分析、防聋治聋、降低耳聋的发病率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51例听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听力的影响,探讨老年性糖尿病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方法对5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46例健康老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空腹血糖、血脂、尿糖、血压、眼底及耳部检查.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听阈均显示随增龄而升高,但糖尿病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各年龄组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控制状况与听力明显相关.糖尿病并发症平均听阈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两组之间高频听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是加重老年耳聋的因素,糖尿病聋耳是一种类似老年性耳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控制糖尿病病情,控制血糖水平,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据吴雅琴医生介绍,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又叫特发性暴聋,常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展成半聋或全聋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它是耳病中的急症,常为单耳发病,极个别患者可双耳同时发病或两耳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简称突聋,也称特发性突聋,是在无明显原因情况下,突然发生听力明显下降,且多在数分钟、数小时内听力降至最低点,部分患者可伴有耳鸣、眩晕、呕吐等症状。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属于耳科急症。有的突聋能直接导致重度聋,在耳语的距离大声喊也难以听得见。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耳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听力损害较重,目前原因不明。为掌握突聋的发病特征,笔者通过对24例突聋患者的调查,分析突聋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降低突聋的发病率。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4例患者均为中原工学院1997年1月~2005年7月来校医院就诊的大学生。年龄最大23岁,最小18岁,病史为1~3 d。男生15例,女生9例;左耳11例,右耳13例。所有病例均有耳聋和眩晕,耳聋多为突然发生的听力减退,多为单侧耳,大部分病人伴有耳鸣,部分病人有耳内发闷、阻塞感,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自觉有旋转感,伴恶心、呕吐。1.2治疗方法采用血管扩张剂、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弱视与血清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36例5~12岁的弱视儿童进行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锰、硒含量检测,并与120例同龄正常儿童比较。结果:与正常儿童比较,弱视儿童血清锌、硒含量明显低下(P<0.01,P<0.01),而钙、锰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1),铁、铜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量元素锌、硒含量与弱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显示弱视儿童部分血清微量元素异常,锌、硒含量降低可能是儿童弱视发生的原因之一,提出补充适量锌、硒食物及制剂可提高弱视儿童的视力。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耳聋为什么必须早期治疗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一位患者被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医生责怪他没有抓紧早期治疗。他来信询问:突发性耳聋又简称为“突聋”。其发病特点为瞬间发作。最长不超过48小时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和地点、当时的情况与感...  相似文献   

16.
职业性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一般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而混合性耳聋有传导聋成分存在。本例就是对一长期接触噪声而患有混合性耳聋的患者进行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感音神经性聋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为了更好地为防治此病提供依据 ,对济南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1996~2 0 0 3年收治的有诊疗记录的 14 2 3例感音神经性聋病例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 1996年 9月至 2 0 0 3年济南市医学科学研究所耳聋治疗中心收治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4 2 3例为对象。1 2 方法 收集诊疗记录 ,按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语言状况、发病原因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2 结果2 1 性别与年龄 男性 973例 (占 6 8 4 % ) ,女性 4 5 0例 (占 31 6 % )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82岁 ,平均 34岁。其中 ,<3岁的 89例 ,3~ 5…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病因不明,在一瞬间或最多不超过48h,耳聋即达到高峰的感音神经性聋。1998年4月~2000年6月,我们对60例突聋患者进行精制蝮蛇抗栓酶与高压氧等的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68耳)突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h~6个月,其中7d以内就诊者44例。双耳12例,单耳48例(左26耳,右22耳),伴耳鸣26例,眩晕20例,头痛8例,耳内闷气感12例,恶心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简称暴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大多数为一侧耳,也可两耳同时发生。多有耳鸣,部分患者伴眩晕。其中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对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突发性耳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科2002年2月~2006年6月间住院诊治的57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简称暴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大多数为一侧耳,也可两耳同时发生,多有耳鸣,部分患者伴眩晕。其中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对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突发性耳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科1998年2月~2004年6月间住院诊治的36例突发性耳聋病人,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