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肺成熟度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终止妊娠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3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分为血糖控制满意组(A组)和不满意组(B组);以同期孕周相匹配的正常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C组),于终止妊娠前行羊水泡沫试验,比较3组胎肺成熟度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血糖控制满意组孕妇胎儿肺成熟与正常妊娠组无显著差异,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孕妇胎儿肺成熟较血糖控制满意组延迟。结论:血糖控制满意的GDM孕妇妊娠37周后胎肺已成熟,终止妊娠前不需行羊膜腔穿刺做胎肺成熟度测定;对血糖控制不满意的GDM孕妇在择期终止妊娠前建议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测定胎肺成熟度,并同时给予羊膜腔注射促胎肺成熟治疗。  相似文献   

2.
152例医源性早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 152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 ,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重度妊高征和前置胎盘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有规律的产前检查和在治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同时 ,有计划地应用羊膜腔内促胎肺成熟药物 ,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 ,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 :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 ,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B超监测下孕晚期以促胎肺成熟为目的的羊膜腔穿刺术的风险。方法:收集1989年3月~2006年3月在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进行孕晚期(>30孕周)促胎肺成熟羊膜腔穿刺术的患者239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穿刺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超监测下穿刺成功率为99.58%,常见指征为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中央性前置胎盘;12例发生并发症(5.02%),包括需要紧急终止妊娠4例、胎盘早剥3例、脐带血肿1例、胎膜早破7例、诱发早产11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B超监测下孕晚期促胎肺成熟羊膜腔穿刺术穿刺成功率高,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不低,应引起临床产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孕妇择期分娩前行羊水泡沫试验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菊  丛林  陶瑞雪  夏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0):4269-427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终止妊娠前不做羊水泡沫试验测定胎肺成熟度是否会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方法:对52例GDM孕妇于妊娠36~40周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羊水泡沫试验,确定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64例孕龄准确的孕足月(孕龄>37周)的GDM孕妇作为非穿刺组,在终止妊娠前不予测定胎肺成熟度,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和NRD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的孕周、体重指数(BM I)、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巨大胎儿、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和NRD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龄准确的GDM孕妇妊娠足月后在择期终止妊娠前不需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术做胎肺成熟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法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早产胎膜早破(PPKOM)患者,对孕周〈35周患者进行保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其中〈34周者给予地塞米松5mg肌注。2次/d促胎肺成熟。对于孕周≥35周者不予保胎。结果:孕周〉34周者围产儿死亡率达6.4%,〈34周者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7.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窒息率孕用〈34周者为43.2%,〉34者为1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RDS〈34孕周者为37.8%,〉34孕周者为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早产胎膜早破(PPROM)〉35周应实行期待治疗,〈34周应用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在保胎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孕妇的体温、脉搏、白细胞总数、血C-反应蛋白、胎心变化、羊水性状及子宫压痛等,适时选择适当方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152例医源性早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52例医源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征和前置胎盘为引起医源性早产的最常见原因.有规律的产前检查和在治疗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同时,有计划地应用羊膜腔内促胎肺成熟药物,产后加强新生儿护理,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率.结论对于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和适当的处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辽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终止妊娠,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患者全部存活。剖宫产率为84.29%,新生儿的窒息率为27.14%,围生儿死亡率为10.00%。≤32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33~36周与≥37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2周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源性早产的病因构成以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3例医源性早产的临床资料。结果母体因素居多,首位因素是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因素为多种原因所致的胎儿窘迫。孕周>35周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孕周<35周的早产儿(P<0.05)。定期的产前检查、终止妊娠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结论定期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并发症、适时选择医源性早产对改善妊娠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胎妊娠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将我院多胎妊娠临床处理的经验进行总结,探讨提高围产质量.方法取自1992~2003年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7例,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妊娠早中期,对所有孕妇均进行门诊随访,全部孕妇均有中、重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2/3的孕妇在孕32~36周出现先兆早产症状,因产科并发症入院后,对之进行纠治.除1例四胎妊娠在孕33周分娩外,其他均在孕35~37周终止妊娠,22个新生儿出生时评分均佳,体重均在同龄单胎新生儿出生曲线的第3百分位以上(其中约1/2的新生儿达到或超过同孕龄单胎新生儿第10百分位以上).结论在处理多胎妊娠时,应⑴早诊断,高危门诊随访.⑵充分休息、积极纠正贫血,加强营养,尤其在孕晚期要注意蛋白的补充.⑶应用B超测定宫颈长度等无创性手段筛查早产风险孕妇,密切监护,有先兆早产者合理使用宫缩抑制剂.⑷在孕36周左右,在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后,适时计划分娩,注意做好对产时母儿并发症的预防和抢救工作.只要做好多胎孕妇产前的监测和注意对孕期并发症的防治,三胎和三胎以上妊娠仍能和单胎妊娠一样有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10.
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结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70例重度妊高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结果:该院70例重度妊高征经及时终止妊娠,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母亲全部存活。剖宫产率84.29%,新生儿窒息率27.14%,围生儿死亡率10.00%。≤32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33~36周与≥37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如病情需要,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可于孕32周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28~32周早产性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结局。方法对49例妊娠28~32周早产胎膜早破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成2组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孕周的增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糖皮质激素预防新生儿RDS的发生起着显著的作用。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者尽量采用期待疗法,延长孕周,至少达到32周以上,同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胎肺成熟,激素应用时间不少于24小时,以降低新生儿的RDS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阴道炎、臀位、不良孕产史、双胎、羊水过多、合并妊高症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两组比较对孕产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当积极预防并治疗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诱因;对于孕周<34周者应当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并发脐带缠绕的围产儿预后和产科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2例MCMA双胎妊娠并发脐带缠绕的病例,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学习。结果 2例MCMA双胎妊娠均在孕11~12周经超声确诊后保持密切随访。其中1例于37周择期剖宫产时发现脐带缠绕,另1例于孕21周发现脐带缠绕,孕29周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良好。结论目前大多数学者建议对MCMA双胎在妊娠32~34周择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于分娩前应用类固醇激素促胎肺成熟。但临床处理应在遵循该原则的基础上,重视胎心监护和超声的综合评价,针对具体病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0例孕28-36+6周PPROM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28-33+6周PPROM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和肺炎,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PPROM组,孕28-33+6周PPROM组潜伏期在48h以内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和肺炎,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潜伏期在48h以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4-36+6周PPROM组潜伏期在48h以内者的孕产妇与潜伏期在48h以后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28-33+6周PPROM应采取促胎肺成熟,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而孕34-36+6周PPROM胎儿肺成熟者应尽快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6.
早发性先兆子痫母儿结局的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发性先兆子痫的母婴结局及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997年1月-2007年5月我院86例早发性先兆子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者中利凡诺、水囊引产18例,阴道自然分娩13例,11例经过治疗后好转继续妊娠,5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剖宫产39例,剖宫产率45.3%,无孕产妇死亡.孕30周后终止妊娠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及母亲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孕30周前终止妊娠者.结论 孕周已近34周的早发性先兆子痫患者,经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即可终止妊娠.而孕30周左右的早发性先兆子痫患者,在严密监测下尽量延长孕周以增加胎儿的成熟度并不增加母亲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何菁 《现代保健》2010,(12):25-26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生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9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87%,占早产的28.80%.流产引产史、原因不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5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 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围产儿的并发症,寻找终止妊娠的时机。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221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2.27%.流产引产史、臀位、阴道炎、双胎为主要因素,在处理上积极保胎。尽可能让妊娠延续到34周以上,并争取促胎肺成熟治疗,减少新生儿RDS发生。但抑制宫缩治疗的效果不能肯定,同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一旦出现感染征象,不论胎龄高低均应终止妊娠。结论: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将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早发型重度妊高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发生在较小妊周的重度妊高征之发生率、临床特征、治疗原则、终止妊娠时机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34周的重度妊高征病例45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遵循妊高征的治疗原则,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和促胎肺成熟药物)和观察组。结果:两组病例均没有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但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95.24%。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妊高征在终止妊娠前短期的保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给予积极治疗能明显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