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逢丁亥白露,友人由京带来还带着墨香的《感悟中医》,不亦乐乎。《感悟中医》由知名中医学者马有度教授撰著,2007年8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约18万字。全书分为继承创新、智慧之学、灵验之术、文化之花、感悟随笔、师友随笔六大版块。我们先睹为快。现将读后之感悟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2.
丛林 《山东中医杂志》2009,(12):887-887
翻开著名中医专家和学者马有度教授的新作《感悟中医》,你就像坐在马老的对面,聆听他从事教学和医疗50年的由衷“感悟”:从自己与中医结缘的人生旅程,到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战略战术,从中医是充满哲理的智慧之学,到实践得来的灵验之术,从中医丰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3.
罗昀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7):F0002-F0002
为了迎接“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在渝启动,重庆市卫生局早策划、早部署、早落实,组织全市25位名中医整理撰写个人的临床经验、证治心得、从医感悟,汇编成《重庆名医证治心悟》一书。交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促使发扬中医传统优势、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振兴发展中医事业的系统工程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贾煜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81-983
戴裕光教授对中医有独到的感悟,在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厚的临证经验。他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入门和提高必读的经典,这部经典阐述了中医的核心思想,阐述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应该坚持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他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是中医临床的有效模版,方剂汤头是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学习医案是提高中医临床技能的捷径。他对于中医临证中如何处理天地人的关系、如何兼顾主证和兼证、如何从细微点滴处发现辨证的关键等方面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遗尿症的病因病机研究及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遗尿症是指 5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 ,中医称遗尿症为“遗尿”、“遗溺”。国外报道儿童中遗尿症发病率为 5 %~ 15 % ,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国内有人对 3 0 3 5例不同年龄儿童调查表明发病率为 5 %~ 12 % ,可见本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病 ,值得引起重视。1病因病机研究本病发生的原因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如《甲乙经》中指出“虚则遗溺”。《诸病源候论》指出“遗尿者 ,此由膀胱有冷 ,不能约于水故也”。《幼幼集成》指出 :“此皆肾与膀胱虚寒也”。《金匮翼》指出“肺脾气虚 ,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我院 60例遗尿患儿中医辨证…  相似文献   

6.
朱函亭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48-848
随着中医热在国外兴起,越来越多的境外学员来中国学习中医,其中就包括学习中医的传统疗法——膏滋。如何让他们确切地了解中医的膏滋,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解决膏滋这一术语的英译问题。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汉英中医字典(《最新汉英中医词典》、《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汉英医学大词典》、《汉英中医药大词典》),发现“膏滋”的英语译文无一例外都是“soft extract”。  相似文献   

7.
论述学习和应用《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感悟,评析其“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疗效标准”的瑕疵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万氏家传点点经》(简称“点点经”)是罗田县万密斋医院在1986年校注出版的万全佚著之一。此书是校注者根据罗田民间收集到的两个手抄本点校而成的。该书四卷,约5万字,论述饮酒致病证治30篇,又名《酒门三十证》。此书出版之前,《中华医史杂志》、《湖北中医杂志》就有文章报道,《中医年鉴》以“万密斋佚著”为题专篇收录,《中国医学简史》、《湖北历史人物辞典》等书也都相继转述。出版之后,宣传介绍此书的文章和专著更多。有的将此书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参考书,更有人据此  相似文献   

9.
张珍玉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着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熟谙经典 ,倡导学生力争做一个“大医” ,崇尚 :“医乃仁术” ,学习经典体现一个“悟”字。对阴阳学说、气血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挥 ,对《内经》、《难经》有关条文常有独到的感悟 ,并能用这些独到理论解释和治疗临床疾病。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中医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弄清“特色”二字的涵义。特色也者,乃事物所表现的色彩、风格为同类事物所没有的。反过来说,这种色彩、风格你也有他也有,那已经不是特色了。有人说,中医的特色是:戴瓜皮帽、穿长衫、指甲留得长长的,看舌头、候脉息、写毛笔字。事实上非也。这是舞台上塑造人物的浪漫与夸张手法。有人说,中医的特色与道教混为一体。也不对。中医在初期形成之际,的确是在道教影响下产生的,且看《内经》就可以证实这一点。道教巨著5486卷的《道藏》,就是把《黄帝内经》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搜录在内。可是现在中医临床及近期的著作,早就嗅不到一…  相似文献   

11.
“香薷”和“香茹”疑辩汪清县中医院(133200)刘宝恒江清林业局卫生处任永莉,刘树敏[关键词]香薷,香茹,鉴别"香薷"一药处方时亦有人作"香茹"。北京中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学》也写为:"(处方用名):香薷、香茹、陈香薷。"(49页)。《简明中医词典》...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典籍,中医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最久远的科学。当今世界现代西方文明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全球范围内接连掀起“易经热”“中医热”。 对此,有人欣喜,有人疑惑,有人反思。 《周易》是占卜算命的巫术汇编,还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未来的百科全书?是“科学的灯  相似文献   

13.
药典作为国家药品质量的最高法典,反映着国家药品质量管理和医药科学发展水平。饮片作为法定药品从1963年始正式收载于《中国药典》中,国外药典虽然收载有生药,但无“饮片”一说。因此,中药饮片与中药材、中成药作为中药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中国药典》的特色所在,也是中医用药一大特色与优势。《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正文收载中药材509种(不包括12种植物油和1个单体成分岩白菜素),其中九香虫等176种药材设有“炮制”(不....  相似文献   

14.
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是一回事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有人宣传“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是一回事”。这种论调是对中医现代化的误解,不利于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这种宣传在客观上会松懈中医队伍自己实现现代化的斗志,有必要予以澄清。一有人发表文章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不能把二者割裂或对立起来……”。又说:“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二者是一致的”。同期另有一篇与之相唱和的文章说:“中医现代化与现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是一回事”。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我们说,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是两回事,理由如下: 第一,中西医结合不言而喻包括中医和西医两方面,两者之间既要相互支持,又要相互尊重。中医和西医都需要现代化,谁也不能包办代替另一方的现代化。相反地,双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与经络学说彭静山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1927年,掀起全国中西医之论战。有人说:“中医一人而兼十三科,是不可理解的。”实际中医的精华在于“辨证施治”四个大字,对哪一科都可以使用。1首先辨别阴阳阴阳是中国人一大发明,古代没有文字所谓“...  相似文献   

16.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著述颇丰,《本草纲目》之外,尚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命门考》、《五脏图论》、《濒湖医案》等书。他的研究,除本草和临床运用外,还广泛涉及其它学科的内容,其中对内丹术研究就是例证之一。他力僻服食“水银”等外丹以求长生之谬说,而肯定了内丹术之健身作用。这一思想在《奇经八脉考》中体现最巨切,明确提出“内景遂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的论点。这里,“内”是指体内:“景”是景象、现象:“遂道”是指经络通路;“惟”是只有:“观”是对体外的观看,是外视;“返观”是从把对体外的观看返回到对自我的观看,是内视:“返观者”是内视的人:“照察”是视察、洞察。意思是说:人体内经络的景象,只有自我内视的人,才能洞察感知到,经络以气机的形式被感知是任何精密仪器所无法检测的。  相似文献   

17.
看到旅居英国的中医李林的一篇《漫谈海外行医的三因制宜问题》,非常有趣,原来中医在国外也能讲究“因地制宜”。文中提到英伦三岛,海洋环抱,水土与中国相异。在英国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中医西化与异化,“泡沫中医”泛滥的严峻现实,中医大家邓铁涛先生提出了“铁杆中医”的命题,湖南中医药大学彭坚教授在《我是铁杆中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中,对这一命题给出了精彩的答案。该书一扫过去理论脱离实际、坐而论道的浮泛陈言,从中医当代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临床感悟,对中医的得失成败进行反思,揭秘中医的科学本质以及中医的成材规律,探索中医的前进方向。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立意新颖,值得每一位关爱中医事业的学人一读。  相似文献   

19.
闲话《内经》内含《素问》、《灵枢》两书的《内经》,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的灵魂,直到今天包括台湾及国外的中医院校,还奉为四大经典之首而必需默读的课本。同时,我们中国人一向把孔老夫子教导我们要“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见《论语·子路》),而即使有疑问也不敢...  相似文献   

20.
夏小军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18-1219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是“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一大特色,它是由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创立并应用于临床。兹结合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学习,对张仲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