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治疗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放射栓塞治疗。因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轻,患者痛苦小,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们对34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0例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实施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治疗颅内动脉瘤(AN)的方法是在全麻下开颅暴露AN,对其作各种手术直视干预[1]。近年来随着介入神经放射学的发展,颅内AN的血管内栓塞治疗已成为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由于此治疗方法无需开颅并具有侵袭性小,术后反应轻,感染机会少,病人痛苦小等优点,这无疑给护理上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提出了新的问题。我科1997年1月~2000年6月开始采用栓塞术治疗AN 183例(188个动脉瘤)并获得成功,现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与临床资料1.1 治疗方法 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单侧动眼神经麻…  相似文献   

4.
魏乐  王艳梅  王彩虹 《全科护理》2014,(21):1979-198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急性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72h内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期动脉瘤护理方法,及时安排手术及处理并发症等护理重点。[结果]42例病人发现动脉瘤44枚,42个动脉瘤全部栓塞成功,其中完全栓塞30例,次全栓塞9例,不全栓塞3例,支架辅助7例。[结论]围术期心理、血压监测、水电解质的观察都是护理的重点,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可以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病人预后与转归。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62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根据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对患者采用平稳平静护理措施,并配合各项必要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各种术后并发症,杜绝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28例,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积极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急救;术后积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28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成功完成介入栓塞手术的保障,积极有效的观察与护理能提高介入栓塞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为颅内动脉内部的异常扩张,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半数以上病例是在40~60岁发病,高峰年龄为50~54岁。传统的根治方法是直接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或切除动脉瘤,近年来,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使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针对颅内动脉瘤易破裂出血,术后脑血管易发生痉挛,穿刺部位的渗血,血肿等特点,应做好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简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2)神经系统的观察,警惕头痛、呕吐等颅脑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采取控制性降压等措施,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避免诱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3)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脑血管痉挛避免引起不可逆功能障碍;(4)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防止渗血及反下血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析如何加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3例,所有患者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手术,同时在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和完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护理措施,预防各种手术并发症,认真落实患者围术期护理配合.结果 33例患者中29例完全治愈,比率为87.9%;3例患者病情好转,比率为9.1%;1例患者放弃治疗,比率为3.0%,所有患者无死亡病历.结论 加强和完善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3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患者、药品、器械及导管室的准备工作,术中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术后动脉瘤100%闭塞32例,95%闭塞2例,90%以下闭塞1例。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防治各种并发症,做到系统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80%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据统计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病死率高达40%,其中50%在发病后<48h死亡,存活中1/3可发生再次出血[1].近几年来,血管内栓塞术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围手术期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本院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34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后采用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初步经验,现将介入术中的监测与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破裂性动脉瘤患者中期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破裂性动脉瘤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重点关注Hunt-HessⅢ级以上患者,警惕颅内再出血,加强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因术后并发症死亡6例,病死率7.6%;72例患者获3~96个月随访,8例DIND患者中有5例于术后6个月能生活自理,另3例为永久性偏瘫;栓塞术后动脉瘤均未再破裂。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破裂性动脉瘤患者的病情恢复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给予精细的围术期护理,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50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经过介入栓塞治疗配合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其中治愈48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治愈率达96.0%,死亡率为0%。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同时配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治愈脑动脉瘤破裂,同时对于某些特殊的脑动脉瘤如形态复杂多变、位置特殊手术不能达到的肿瘤,介入治疗均可有效的治疗,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991年Guglielmi发明了名的可操纵电解脱铂微弹簧圈,简称GDC(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成功率,成为介入治疗时代的开端。GDC操作简便,可以避免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副作用。正确处理和预防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护理至关重要,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隙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动脉瘤栓塞成功率100%,平均住院时间12.62 d。术后出现脑梗死2例,其中死亡1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意识障碍3例,电解质紊乱5例,高热4例,无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发生。[结论]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界多中心临床对照研究结果,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与开颅夹闭术比较,在远期效果上无明显差异,而前者以创伤小、并发症低等优点已被公认,目前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已成为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措施之一。尽管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小(文献报道为2-5.1%,但后果严重。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02年6月。2004年5月2年来经治的8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4个动脉瘤,成功栓塞83例92个动脉瘤,有2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现对这2例发生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的原因、预防措施、破裂后的急救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共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2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25~78岁,平均51.5岁。其中颈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多发动脉瘤2例。1.2方法经DSA全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经右侧股动脉处插入导管,根据造影显示动脉瘤的大小、瘤颈与载瘤动脉之间的距离,将弹簧圈送入并找到弹簧圈在动脉瘤内的满意位置,直到动脉瘤填塞满意。2结果弹簧圈填塞率90%~100%。术后均未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有肢体活动障碍者3例,语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应用组及正常组,每组18例.应用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正常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瘤腔闭塞情况和手术效果.结果 应用组患者12例完全闭塞,4例闭塞程度大于95%,2例闭塞程度小于90%;正常组9例完全闭塞,6例闭塞程度大于95%,3倒闭塞程度小于90%,瘤腔闭塞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应用组9例治愈(50.0%),7例好转(38.9%),1例无效(11.1%),有效率88.9%;正常组6例治愈(33.3%),8例好转(44.5%),4例无效(22.2%),有效率77.8%,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术后的闭塞程度,有助于病患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118例患者中,114例痊愈,4例死亡,治愈率为96.6%。结论:精心围术期护理能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797例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抓住治疗关键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792例患者血管内成功栓塞,5例血管迂曲严重,栓塞失败。术中破裂再次出血16例,术中并发急性脑血栓形成25例,术后穿刺点血肿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死亡22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细致的围术期护理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栓塞成功率,降低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