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对照组直接在喉镜暴露下气管插管,3次插管不成功者改用视可尼喉镜引导气管内插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结果视可尼喉镜组气管插管时和插管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均显著低于普通喉镜组(P<0.05);普通喉镜组和视可尼喉镜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困难气道的患者,采用视可尼喉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可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缩短气管插管的时间,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提高一次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张媛媛 《北方药学》2014,(11):181-182
目的:观察护理配合在视频喉镜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影响。方法:对83例全身麻醉甲状腺肿瘤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在喉镜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结果:83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无一例因配合不当出现插管困难或其他并发症。结论:护士必须术前访视时做好评估与沟通;麻醉护士应在麻醉前做好用物准备,采取应对困难插管措施;插管时熟悉操作步骤,密切配合,加强生命体征观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在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8例,采用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观察插管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62例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91%,插管时间20~60s,6例患者插管失败后,急请麻醉科医生辅助插管,其中3例1次盲插成功,2例经光棒引导2次插管成功,1例经视频喉镜引导后2次成功。本组患者无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大咯血、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能快速、简便地建立人工气道,有较高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少,值得在ICU中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郦惠芳  江毅 《江西医药》2009,44(7):715-71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肿瘤手术气道管理的方法。方法分析近2年80例颌面外科肿瘤手术麻醉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有10例病例诊断为困难气道,7例采用表麻加镇静镇痛药经鼻盲探清醒气管插管术,3例于局麻加少量镇静药后行气管切开术置管。有1例肿瘤二次手术者全麻快诱导后,多次插管失败后改直接喉镜下半盲探鼻插管成功。有1例带鼻导管回病房者拔管后发现痰栓堵塞导管.余3例保留鼻导管者均1~3d后平安拔管。结论根据困难气道的不同原因和困难程度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和插管技术以及术后气道的多种处置.是确保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依据40例困难气管插管的体会,探讨困难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特点和插管方法。方法:张口困难16例(40%),声门显露不清15例(37.5%),气道解剖异常9例(22.5%)。均采用慢诱导麻醉。结果:20例经鼻盲探插气管成功;13例经口明视插管成功;7例经上述两种方法失败,行环甲膜穿刺引导插入6例.气管切开术1例,未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困难气管插管宜选用慢诱导麻醉,根据其困难程度与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以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的100例术前评估有困难气道的患者,均行择期手术。除30例口腔及耳鼻喉手术的患者采用经鼻气管插管外,其余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观察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变化以及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及插管后患者心率明显减缓,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波动较小,各指标相对稳定。其中1次性插管成功97例,2次及以上插管成功3例,均顺利完成插管。插管期间出现低血压1例,呛咳1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经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成功率高,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97-99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在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6例困难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视可尼喉镜辅助气管插管,对照组(53例)普通喉镜辅助气管插管,比较两种喉镜的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为98.1%,气管插管时间为(34.2±9.2)s,对照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1.1%,气管插管时间为(46.8±11.6)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可尼喉镜缩短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198-200
目的探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术前经评估为气道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对照组使用双腔气管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通气方式治疗后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等指标。结果应用支气管封堵器的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及肺萎陷质量、术后咽痛声嘶人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生命体征中气道压力及呼末二氧化碳分压行支气管封堵术的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困难气道患者行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困难气道患者行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视频喉镜在困难气道下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经术前评估为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全麻下采用纤维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在全麻下采用电子视频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及插管时间、并发症情况,并记录插管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视频喉镜在全麻诱导下进行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简单可靠、成功率高及损伤小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正>纤维支气管镜(下简称"纤支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全身麻醉下普通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约为2%~3%,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常可造成咽喉损伤、声带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1],严重者可导致插管失败、严重缺氧危及患者生命而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插管是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本文旨探索在使用纤支镜气管插管的过程中,辅助"提起下颌"的操作,是否会更有助于纤支镜插管的成功率和缩短插管操作时间。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报道60例纤支镜气管插管病例,ASAⅠ~Ⅲ级,其中肥胖伴  相似文献   

11.
李云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32-133
现报告1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术中哮喘发作的临床资料。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入手术室后常规给O2去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手术开始。患者在手术开始后45min时,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气道峰压升高,SpO2下降,听诊双肺哮鸣音,诊断为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术中发作。经救治后生命体征渐好转。完成手术治疗,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回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视宁康可视喉镜经口辅助行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的60例ASAⅡ级的颈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诱导后,由同一麻醉医师在视宁康可视喉镜经口辅助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观察其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95%,二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约10Ⅲ级的颈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诱导后,由同一麻醉医师在视宁康可视喉镜经口辅助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观察其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95%,二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约1040 s;所有患者均无牙齿有损伤、声带嘶哑及黏膜出血等插管并发症;无1例继发性颈椎损伤并发症;麻醉诱导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宁康可视喉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插管成功率高、准确、损伤小、快捷方便的优点,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气管插管新技术,可安全用于颈椎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插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癌肿瘤切除术围麻醉期管理方法。方法术前经纤维支气管镜检、CT扫描、X线片等确诊:患者气管右后壁有一大小约2.5cm×2.5cm×1.5cm肿瘤,距声门、隆突分别为6.5cm和5.0cm,约占气管管腔的2/3。经积极术前准备,静脉快速诱导肿瘤上气管内插管,开胸后左支气管插管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维持采用异氟醚、肌松药,应用各种有创监测及严密的呼吸道管理,并根据其病理生理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结果围麻醉期并发症处理及时,手术顺利,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的正确评估,麻醉插管方法的正确选用,术中、术后加强监护等围麻醉期处理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8,(2):97-99
目的:比较帝视内镜和视频喉镜在颈椎手术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评估为困难气道的颈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帝视内镜组(D组)和视频喉镜组(E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药物和给药顺序,快速诱导插管,观察两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的血压心率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结果:D组插管成功率为93.3%,E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插管时间(26.5±7.8)s明显短于E组(42.3±5.8)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于术后T2、T3时刻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低于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手术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应用方面,帝视内镜比视频喉镜插管时间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质纤维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Mallampntis实验评估三、四级需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组(对照组)和硬纤维喉镜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麻醉前诱导,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两组在麻醉前咽腔及喉入口1%丁卡因表面麻醉,清醒状态下取端坐位经口硬纤维喉镜直视下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插管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插管成功率、插管平均用时、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纤维喉镜直视下经口行气管插管,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4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用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慢诱导插管的体会,探讨基层医院困难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方法14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均采用慢诱导麻醉,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经口或鼻盲探插管,调节气管导管方向,在气流声最大时插入气管。结果14例盲探插管均获成功,未发生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困难气管插管选用自制简易导向气管导管慢诱导插管,可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杨学伟  单琨 《河北医药》2007,29(12):1307-130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方法OSAS患者86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术前根据Malampati试验评估分Ⅰ~Ⅳ级,Ⅰ~Ⅱ级视为插管条件良好,Ⅲ~Ⅳ级视为插管条件不佳,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气管插管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Ⅰ~Ⅱ级48例全部采用经鼻快速诱导插管,Ⅲ~Ⅳ级中经鼻盲探插管23例,经鼻纤维支气管镜导引插管14例,气管切开1例。术后0.5h内拔管38例,带气管导管回病房48例,出现严重气道阻塞1例,立即再次气管插管。结论合理气道评估和插管方式的选择及合并症的合理处理有助于麻醉安全,防止重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传统喉镜和视频喉镜在困难气道插管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80例需全麻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GlideScope视频喉镜组(G组)和Macintosh直接喉镜组(M组),记录插管总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以及插管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G组插管总时间明显短于M组,1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M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插管后即刻与麻醉诱导后相比SBP、DBP和MAP均显著升高(P0.05)。M组患者的HR在插管后即刻显著上升,且明显高于G组同时间点的HR水平(P0.05)。结论:G1ideScope视频喉镜在困难气道气管插管中与传统Macintosh直接喉镜相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快速气管插管术成功的方式方法。方法 回顾性的总结2001年6月2002年6月间在院前、院内实施的快速气管插管术的经验,按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插管方式、插管失败和困难的原因以及处理的方法等方面分析研究。结果 总326例,无需药物诱导直接气管插管96例,快速静推安定诱导后气管插管230例。经口气管插管295例,经鼻气管插管31例。总插管成功324例,成功率99.4%。一次插管成功308例,成功率94.5%。插管失败2例,失败率0.6%。并发症发生率6.2%。结论 提高快速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制定明确的急诊插管适应证及禁忌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插管前要检查、评估气管插管困难程度,做好各项防备工作:掌握气管插管的技巧:气管插管失败后要采取有效的挽救措施:预防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紧急情况下侧卧位应用传统喉镜建立气道是很困难的。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在侧卧位下应用插管喉罩建立通气及其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法 9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随机分为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每组患者ASA分级为Ⅰ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外科手术治疗,气道评估为非困难气道。诱导药物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及阿曲库铵。诱导后置入插管喉罩,经插管喉罩盲探置入气管导管,分别记录成功率、所需时间以及需要调整的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 3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为100%,插管时间以及调整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侧卧位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建立气道,插管喉罩在可行性、插管成功率、所需时间方面有绝对的优势,是临床上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