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压疮风险评估在患者术中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12月至该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患者50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于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的轻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14.8%,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能够明显减少术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减轻压疮形成的严重程度,对于术中压疮预防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分级护理对预防压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综合ICU自2011年开始对患者实行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将2010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109例患者(对照组)与2011年1月~12月收住综合ICU的555例患者(观察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率。其中对照组采取2小时翻身1次、气垫床减压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得出的高危、中危、低危的不同评估结果进行分层护理,制定不同的压疮预防与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10.1%,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对综合ICU患者进行分层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中压疮护理单应用于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高危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术中压疮护理单及对应防护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压疮(术毕至术后72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压疮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组间差异P0.05。结论术中压疮护理单实现了术中压疮风险量化评估与防范,有助于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全期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压疮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3例,观察组施予手术全期护理模式,对照组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7%)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3%)的压疮发生率,P0.05。结论:全期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压疮预防,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可以在临床加强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压疮预防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再予以压疮预防专项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评价压疮专项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2.0%,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压疮专项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但其护理成本相对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病程选择使用,以降低压疮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决目前对手术病人压疮风险的评估仅仅依靠护士经验的现状,提供一个量化的明确的评估工具.方法 我院手术室自制<手术难免压疮评估/申报表>,应用于手术病人压疮的风险评估,并根据其评估结果指导临床工作.结果 设计的表格经过临床应用,易于掌握,使用方便,对预防术中压疮发生起到较好的作用.结论 <手术难免压疮评估/申报表>有利于手术室压疮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压疮发生的风险意识,为降低手术病人压疮的发生率、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计划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应用术前压疮评估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650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9月接待的手术室高危病人,术前皆采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对他们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护理干预进行管理。结果:650例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采用术前压疮评估后,其中643例未发生压疮,剩余7例发生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1.07%。结论:针对手术室高危病人护理中采用术前压疮评估,可以改善患者因为体位安置不当而引发的压疮,同时也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在手术室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后,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外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手术全期护理,给予患者术前前访视、术中干预和术后回访等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手术压疮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手术压疮发生率为2.9%。两组手术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外科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全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压疮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Braden压疮风险量表评估对其压疮预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9月-2012年9月骨科住院患者200例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在预防压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Braden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中高度危险因素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出现压疮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科住院患者进行Braden评分量表评估并采取预防性针对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病率,促进患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术中皮肤压疮的预防。方法观察组73例,制定手术室防压疮管理制度,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Waterlow)预防措施,与未实施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的对照组77例作对照分析。观察2组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2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防治术中压疮的关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冠脉搭桥手术中发生压疮的形成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行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搭桥手术38例,术前进行压疮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压疮2例,压疮发生率为5%。结论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骨科高龄患者压疮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143例高龄骨科患者压疮风险进行客观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与进展.结论:及时对患者压疮高危因素进行评估,根据危险程度有的放矢的采取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内科收治的压疮高危人群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压疮高危人群采取人文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各临床科室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85-87
目的:分析护理专案对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ICU高危压疮患者54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就诊的ICU高危压疮患者54例为观察组,采用护理专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风险评估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有利于降低ICU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还能够更为准确地对ICU高危压疮患者加以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从而更好的预防手术中出现压疮。方法针对性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危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评估压疮的形成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压疮的发生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并分析压疮形成的相关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选择的100例高危手术患者,术毕有98名高危患者没有出现压疮;有2名手术患者受压部位出现皮肤发红,压之不褪色的情况,为一期压疮。结论通过对手术室高危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提高手术人员的压疮预防意识,重视术前评估,加强术中巡视,做好低体温的预防,在预防压疮发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的Waterlow压疮风险评估量表中关于患者皮肤情况、手术时间、术前术中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尝试性脊柱后路手术患者40例,均行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体位,并合理使用手术室相关医疗器械,观察是否手术过程发生压疮并记录手术时间、入手术室前、手术中的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结果 40例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1.5~6.0 h;其中≥2 h为32例;术中压疮出现前额1例,下颌l例,均为I期压疮,且在5 h以上,无其他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5%,小于等于4 h为37例,均无压疮存在。女性患者在术前和术后4 h内的压疮量表的评分增加幅度为58.0%,高于男性患者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积极进行积极合理的评估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预防压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制防压疮垫对髋部骨折患者骶尾部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防压疮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自制防压疮垫。3d更换一次,连用30d。观察治疗期间压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观察期间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防压疮垫对预防髋部骨折卧床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发生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评分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ICU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每天由白班护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动态评估,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无压疮的APACHEⅡ和Walerlo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ICU重症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意识,并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压疮护理小组在神经内科的压疮预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我院从2013年5月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以2013年5月-2014年4月的神经内科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以2012年5月-2013年4月未建立压疮护理小组之前的50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情况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高危上报人数、难免压疮发生率以及非难免压疮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压疮护理小组,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显著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形成因素和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大、中手术患者150例,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术前进行压疮的风险因素评估,术中对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处理.结果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形成,术后发生压疮3例,发病率为2%,预防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提高对压疮高危人群的重视及易发因素的预防,是减少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