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黎  史培良 《人民军医》2014,(8):877-878
目的:观察牙冠延长术用于残根残冠保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龋坏、牙折等致牙断面位于龈下的残根残冠45例45牙,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23牙和对照组22例22牙。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进行修复前的牙龈外科处理。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龈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牙齿松动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牙龈下断端术后即刻均得以暴露;术后术区龈缘均轻度水肿,1个月后明显好转。(1)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龈袋探诊深度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龈袋探诊深度,均显著小于同一时间节点对照组(P〈0.05)。(2)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龈沟出血指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龈沟出血指数,较同一时间节点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3)两组术后各时间节点分别与术前比较,牙齿松动度虽均有所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较牙龈切除术更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进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患者76例82颗患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完成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冠桩脱落、折断、松动以及牙龈、牙冠的色泽改变情况。结果82颗患牙中,有1颗出现冠脱落,1例出现根尖叩痛。全部82颗患牙均未出现根折、桩核脱落,无继发龋坏,冠及龈边缘无变色,色泽美观。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口腔科     
CO2激光在口腔修复冠延长术中的临床应用常青孙红英目的:观察CO2激光应用在口腔修复冠延长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检查残根或残冠断面于龈组织下患者45例,牙龈过度增长,致使牙冠过短9例,共5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龄为19~68岁。术区常规消毒和在局麻下用盐水纱布或棉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及常规法治疗前牙外伤性冠折的术后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外伤致恒前牙冠折露髓的65例患者10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颗。试验组予以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7 d及6月复查,观察术后反应并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牙根管充填7 d后复查,术后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复查,试验组均治疗成功,对照组1例失败,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根管治疗比较,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反应发生率及近期疗效无差别,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前牙外伤性露髓冠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金属桩和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96牙)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纤维桩组和金属桩组,每组各48例。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修复效果、龈沟局部炎症状态、牙龈情况、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结果 纤维桩组修复成功率高于金属桩组,修复效果优于金属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牙龈沟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修复前升高,但纤维桩组低于金属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纤维桩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金属桩组,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金属桩组,修复完整度和颜色匹配度高于金属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成功率及效果均优于金属桩,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牙龈情况和咀嚼功能,并获得更理想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翻瓣技术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10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进行上颌前牙区种植的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不翻瓣组(采用不翻瓣技术种植)和翻瓣组(采用翻瓣技术),每组16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种植手术后的效果;种植后3和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骨吸收程度。结果 不翻瓣组的手术时间(18.87±4.34)min,翻瓣组的手术时间为(37.27±5.3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翻瓣组的术后肿痛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分别为(0.85±0.33)d和(1.84±0.75)d,翻瓣组的术后肿痛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分别为(2.61±0.74)d和(4.22±1.36)d,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翻瓣组种植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分别为(0.29±0.05)mm和(0.36±0.07)mm,翻瓣组种植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为(0.55±0.06)mm和(0.65±0.0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采用不翻瓣技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手术后肿痛时间,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牙槽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变异式烤瓷冠修复个别上前牙重度反的临床设计、牙体预备及修复效果。方法:对上前牙反27例(38颗)采用变异式烤瓷冠进行修复,烤瓷冠设计按照临床要求进行调整,修复后经2~3年随访,观察修复前后牙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2年后,变异式烤瓷冠修复后基牙牙龈无明显炎症,无崩瓷、瓷裂发生,前牙美观程度明显改善,患者无不适,效果满意。结论:变异式烤瓷冠可以有效纠正个别前牙反,改善美观,可作为正畸治疗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变异式烤瓷冠修复个别上前牙重度反NFDD9的临床设计、牙体预备及修复效果.方法:对上前牙反NFDD927例(38颗)采用变异式烤瓷冠进行修复,烤瓷冠设计按照临床要求进行调整,修复后经2~3年随访,观察修复前后牙周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修复2年后,变异式烤瓷冠修复后基牙牙龈无明显炎症,无崩瓷、瓷裂发生,前牙美观程度明显改善,患者无不适,效果满意.结论:变异式烤瓷冠可以有效纠正个别前牙反NFDD9,改善美观,可作为正畸治疗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全瓷贴面对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70例牙病患者(共276颗牙)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全瓷贴面组35例(全瓷组,共140颗牙)和金属烤瓷冠组35例(金属组,共136颗牙),对比两组的美容修复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修复后,全瓷组患者对于修复效果的自评结果、医生临床评价结果均显著优于烤瓷冠组,且修复期间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烤瓷冠组,经统计分比较,P均<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瓷贴面作为前牙重要的修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修复患病前牙,而且能够满足牙齿美学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艳梅 《西南国防医药》2014,(10):1077-1079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的方法,分析正畸联合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可保留前牙龈下残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桩核烤瓷冠修复,研究组采用正畸联合烤瓷桩冠修复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牙龈情况、断牙松动度等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为53.3%,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为93.3%,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有2例表现为牙龈情况Ⅰ度,其余28例均正常;对照组中有10例表现为牙龈情况Ⅰ度,4例牙龈情况表现为Ⅱ度,牙冠松动。研究组出现牙龈情况Ⅰ度和Ⅱ度的例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