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疟疾     
  相似文献   

2.
疟疾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malarial)和卵形疟原虫(P.ovale)。我国以  相似文献   

3.
疟疾     
0971 153例间日疟的误诊分析崔湘越实用内科杂志1(2):107,1981误诊情况分别是:①由于同时有其它疾病并存而误诊者16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8例;病毒性肝炎3例;肺门淋巴结核2例;菌痢、钩体病、多形性红斑各1例);②因发冷发热、头身痛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1例、流感1例;③因有消化道症状而误诊者62例(其中伤寒26例,急性胃肠炎15例,传染性肝炎11例,胃肠型感冒6例、急性胆  相似文献   

4.
在法属圭亚那,由于种族、居住条件与生活习惯不同,以及采取的抗疟措施的差异,导致了该地区疟疾流行病学的多样性。在靠近巴西边境的奥亚波克疫区(包括Saint-Georges、Camopi和Tris Sauts)和靠近苏里南边境的利塔尼疫区,主要居住着美洲印第安人和克里奥尔人,其疟疾发病率为300~900‰,恶性疟占67%,间日疟占33%。这些地区的人口数不到总人口数的3%,但法属圭亚那有近40%的疟疾病例来自该地区。在Saint-Georges的中心,大多数为克里奥尔人,其住房四壁为木制的,且远离达氏按蚊孳生地,1982年的发病率为300‰;  相似文献   

5.
孕期疟疾     
疟原虫感染对于孕妇及其后代健康的影响早已为人所知,因此在怀孕期间防止疟原虫感染对孕妇本人及其后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际周刊上发表过许多与此有关的文章,然而,这些文章对于控制流行区孕妇的疟原虫感染没多大意义。在疟疾流行区,保健人员面临的是这样的问题: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尤其是从许多相悖的观点中,选择出适合本地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需要综合分析当前的科学知识,并且需要判定出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疟疾     
概述先天性疟疾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病,而疟原虫来自母体。它的发病率不高,症状体征不特异,临床医师常因疏忽而在病初误诊,加之新生儿时期本病治疗困难,致使病程迁延,死亡率增高。发病机理全世界年罹患疟疾者约1亿5千万人,估计其中30%为育龄妇女,但并非所有感染疟疾母体所生婴儿均患先天性疟疾,新生儿中发病者仅为少数。此系胎盘将胎儿和母体血液循环既联通又隔离开来的缘故。关于疟原虫从母体进入儿体的途径,近年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可能有:  相似文献   

7.
旅行者疟疾     
保护旅行者免受疟疾感染的关键在于增强旅行者对疟疾风险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疟媒介的叮咬、以及按规定服预防药。本文作者认为降低旅行者疟疾发病率的首要措施是个人防护以避免蚊虫叮咬。由于恶性疟对药物抗性的不断增加,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或联合用药方案具有100%的效果。常用化学预防药如甲氟喹,强力霉素、氯喹和氯胍的副作用较轻。但除氯胍外,上述药物偶尔也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乙胺嘧啶/磺胺多辛、阿莫地喹由于副作用大已不用于疟疾预防。由于疗效和毒性方面的原因,能作为旅行者自我治疗的药物均有其局限性,从而为安全有效地应用这些药物提供明确的指征增加困难。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疟疾     
先天性疟疾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病,而疟原虫来自母体。其症状和体征不特异,常因疏忽而误诊,加之新生儿时期本病的治疗困难,致使病程迁延,病死率增高。一、发病情况[1~5] 先天性疟疾的存在,以往曾有异议,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已予确认。本病的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9.
10.
为加速海南省高疟区市县控制疟疾进程,从10个高疟区市县抽选10个历年疟疾发病较高、地形较复杂的乡镇作为疟疾防治试点,采用建立健全抗疟组织,充实人员设备,落实病灶区和散发区不同的抗疟措施,开展季节性突击抗疟和经常性疟疾管理、防制传疟媒介为主结合防治传染源的综合治理。结果,年带虫发病率(API)从1991年的19.36‰降至1995年的6.78‰,居民带虫率从2.90%降至2.35%,捕到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微小按蚊点数和只数的比率逐年减少,流动人口在试点感染疟疾的状况大为改善,控制疟疾效果显著。表明试点疟疾防治工作对控制高疟区市县的疟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了全省控制疟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广西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结果。方法对广西消除疟疾的31市县1999~2008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31市县疟疾年发病率0.007~0.054,共报告疟疾病例525例,均为输入性病例;522例病原学确诊病例中,间日疟480例,恶性疟41例,混合感染1例;常住人口发热病人血检277 344人次,居民带虫调查31 906人,均未查见本地感染者;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153 018人次,阳性516例,阳性率0.34%。525例病人中84.20%的病例为本地居民外地感染。结论广西自治区消除疟疾地区输入性疟疾严重影响疟防成果的巩固;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与控制是巩固疟防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疟疾防治试点控制疟疾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速海南省高疟区市县控制疟疾进程,从10个高疟区市县抽选10个历年疟疾发病较高,地形较复杂的乡镇作为疟疾防治试点,采用建立健全抗疟组织,充实人员设备,落实病灶区和散发区不同的抗疟措施,开展季节性突出抗疟和经常性疟疾管理,防制传疟媒介为主结合防治传染源的综合治疗。结果。年带虫发病率(API)及1991年的19.36‰降至1995年6.78‰,居民带虫率从2.90%降至2.35%捕到主要传疟媒介大劣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对疟疾发病情况进行了全面监测。设专职和兼职疟原虫镜检站2 345处,积极开展病例侦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人,对疫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在原疟疾发病率较高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立流行病学监测站10处,进行发病率、蚊媒密度及居民疟疾抗体水平等的纵向观察,收集并及时交流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流行趋势,指导全省疟疾防治。对鲁南5市地27县区实行疟疾联防,控制发  相似文献   

14.
济南市疟疾属非稳定性低度流行区。于 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组抽查复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 ,每年仍有少数疟疾病例发生。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规律 ,探讨疟疾防治的监测对策 ,对济南市 1989~ 2 0 0 3年发生的疟疾病例进行了分析。1 资料来源1989~ 2 0 0 3年全市发生的疟疾病例 ,均经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县 (市、区 )中心镜检站血检疟原虫确诊后 ,由市、县 (市、区 )疾病控制中心专业人员 ,按省的统一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病例调查和处理灶点。疫情和卡片分别报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与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调查结果2 .1…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当前疟疾流行现况和趋势,探讨广西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1-2011年广西本地发热患者、疟疾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等疟疾监测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疟疾发病情况、病例的分布与分类等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广西共血检本地发热患者491.63万人次、病灶点居民19.59万人次、外出回归人员28.25万人次、外来人群22.83万人次,共检出疟疾患者1 896例,4类人群平均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 8%、0.007 7%、0.480%和0.127%。本地感染病例从2001年的51例下降到2009年的1例,2010-2011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全区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患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结论 对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标准,广西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巩固期。只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全区劳务输出等归国人员监测和管理,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广西于2018年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疟疾镜检站在江苏省疟疾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江苏省十余年来建立基层疟疾镜检站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的工作。至1986年巳在1671个乡镇设立了疟疾镜检站,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3.3%,在4610万人口的地区开展了发热病人血检,占全省总人口的74.5%。1986年血检发热病人达3909 441人次,占全省总人口6.3%,发现的疟原虫阳性病例占全省疟疾病例总数的64.9%,提高了疟疾诊断和疫情报告的准确性,从而在疟疾疫情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 4′~12 1°5 7′,北纬3 6°16′~3 8°2 3′。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烟台市属非稳定性单纯间日疟流行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疫情报告始于195 1年。各县市区均有发病。曾出现两次较大流行,第1次是在1966年,发病12 5 81人,发病率15 4.71/10万,第2次流行高峰在1970~1973年,每年发病均在万人以上,最高峰的1971年,是烟台市有疫情记载以来的最高年份,发病15 10 9人,发病率为170 .42 /10万。经过多年防治,自1974年疫情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197…  相似文献   

19.
无免疫力的人群短期进入疟疾流行区,为防止疟疾感染使用抗疟药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获大家共识。化学预防促进了某些疟疾流行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而采用抗疟药保护疟疾流行区居民则具有争议,英国伦敦学者Greenwood就过去抗疟药在不同方面使用情况作了回顾,并对疟疾控制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许多早期的研究对流行区居民应用抗疟药的目的是阻断传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即有症状病例的治疗和群众性服药(MDA),前者目的是通过对感染者有效抗疟治疗,减少或消灭体内疟原虫,降低传播,间接保护人群,如果治疗中包括杀配子体药物可能效果会更好;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百色市2001-2010年疟疾流行现况和趋势,探讨百色市2018年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1-2010年百色市12个县(区)当地居民发热患者、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0年间百色市共血检本地发热患者92.44万人次,病灶点居民1.90万人次,外出回归农民工2.69万人次,外来人群5.60万人次,检出疟疾病例297例,三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5 9%、0、0.705 9%和0.092 6%.本地疟疾病例从2001年的10例下降到2007年的1例,2008-2010年连续3年无本地病例发生.结论 10年来百色市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标准,百色市疟疾疫情已进入消除疟疾阶段巩固期,但在黔桂交界、中越边境地区仍有个别本地病例发生,只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技术措施执行力度,百色市2018年消除疟疾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