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5、IL-12、IL-18的变化规律以及糖皮质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NC、AR、Dex三组(n=12),其中AR、Dex组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制备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NC组为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同步处理;AR组为变应性鼻炎无干预组;Dex组为变应性鼻炎地塞米松干预组,动物建模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kg)治疗,每天1次,连续5d.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及鼻黏膜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5、IL-12、IL-18的含量,并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与NC组比较,AR组大鼠喷嚏及挠鼻次数明显增加,IL-5、IL-18表达增强,IL-12表达显著下降;与AR组比较,Dex组激素十预后大鼠喷嚏及挠鼻次数明显减少,IL-5、IL-18表达受抑制,而IL-12表达增加;NC组与Dex组相比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IL-12生成减少而IL-5、IL-18表达增加(Th1/Th2比例失衡)是变应性鼻炎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糖皮质激素干预后可以通过影响IL-5、IL-12、IL-18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氯雷他定片布地奈联合德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氯雷他定片组(口服组)、外用布地奈德喷雾组(外用组)和口服氯霉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喷雾组(内外联合组),分别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体征和症状明显改善,内外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氯雷他定片布地奈联合德喷雾剂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龚维熙  陈伟  王恩彤  张宝林 《人民军医》2007,50(11):680-68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50例(手术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射频处理筛前神经;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20例(对照组),行药物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手术组显效37例(74%),有效10例(20%),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药物组显效2例(10%),有效11例(55%),无效7例(35%),总有效率6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射频联合处理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常年性鼻炎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病因完全不同的一类常年发作的鼻部疾病,包括变应性鼻炎(AR)、血管运动性鼻炎(VMR)和嗜酸性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综合征(NARES)。其临床表现都以顽固的鼻痒、喷嚏、水样涕、鼻堵为特征。鉴别要点主要靠变应原皮试、鼻分泌物涂片粒细胞检查、鼻分泌物和血清中特异性IgE检测,类固醇的治疗反应来区别。常年性鼻炎的发病机制非常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比较盐酸氮卓斯汀与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效果。方法 14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对照组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辅舒良),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起效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应首选盐酸氮卓斯汀,该药起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鼻腔黏膜的变应性疾病,它又可以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痒,严重者会出现眼睛痒、鼻塞及嗅觉减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等.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症之一。国内外资料显示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2007年5月—12月使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重庆海扶技术公司生产),在鼻内镜下对10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其近期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和作用。方法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例 5 7例 ,其中重度 41例、中度 16例。Nd∶YAG激光治疗功率 2 5~ 30W。先用激光光纤线型接触式由后向前烧灼双侧下鼻甲 ,重复进行 2~ 3次 ,烧灼 2~ 3道炭化凹道 ,然后再烧灼凝固一侧鼻中隔筛前神经。治疗后半年、1年随访。以病情改善两级为显效、改善一级为有效。结果 :随访半年有效率达 95 % ,一年有效率达 83%。未发生副作用或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治疗方法安全简便、痛苦小、费用低 ,可在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6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4 w后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IL-13与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3和TNF-α均有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孟鲁司特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13与TNF-α水平而改善过敏性鼻炎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甲强龙)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5的影响。方法 6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吸氧、抗感染、抗过敏、扩张支气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80mg/d静点,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10mg/d静点,治疗前、治疗1周后分别测定血清IL-5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血清IL-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清IL-5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L-5是与支气管哮喘相关的炎性反应的重要产物,其增加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甲强龙能够更好地抑制IL-5的合成,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行鼻腔多部位射频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部位射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6例药物不能控制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局麻后在鼻内镜的直视下,暴露易过敏区,选用针形单极或双极射频探头分别于易过敏区热凝两侧蝶腭孔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结果:46例患者术后显效4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1年,显效3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96%。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楚,术区定位准确,不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不同于Th1和Th2的CD4+效应T细胞—辅助性17细胞(Thelp17,Th17)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冰冻切片加免疫组化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例组及30例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Th17阳性数;并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IL-17水平。结果在变应性鼻炎组中Th17细胞有明显的表达,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也明显增高。结论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7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及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主要表现在鼻粘膜局部的免疫应答。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及低龄化趋势。为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作者对试验组60例进行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15.
鼻腔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病的一种重要因素,我科自2001年至2003年应用射频加半导体激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随机选择门诊就  相似文献   

16.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TT)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豚草致敏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STT组,n=68)、对照组(症状性治疗组.ST组,n=64),另选4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用豚草变应原进行季节前6个月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为3年。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因子IL-4、IL-4,IEN-γ的含量.血清sIgF、TlgE、ECP、IgG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比较STT组和ST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及肺功能、鼻炎症状评分和皮肤试验指数的变化。结果与ST组比较,ST组血清TIgE、ECP水平,血Eos计数.细胞因子IL-4、IL-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而IgG和lFVy含量明显上升(P<0.01)。两组s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T组临床控制30.88%,显效41.18%。好转20.59%,无效7.35%;其中出现轻发不良反应的占16.18%。ST组治疗前、后上述各种参数无明显改变.其中25%(16/64)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在第3年发生哮喘。结论SIT能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传统分类是依据患者发病有无季节性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季节性发作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比重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病程度轻重有异,常伴随鼻塞流涕流眼泪,可诱发过敏性  相似文献   

18.
飞行人员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及对飞行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和航空航天飞行的关系。方法 总结分析飞行人员变应性鼻炎资料32份。结果 32例中常年性鼻炎20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12人。26例继续飞行,6例永久停飞。结论 变应性鼻炎可影响航空航天飞行;航空航天飞行也可诱发或加重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片治疗燃煤型砷中毒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银杏叶片抗燃煤型砷中毒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选择燃煤型砷中毒高发区 84例慢性砷中毒患者 ,银杏叶片治疗 3月 ,对照组用安慰片。检查治疗前后患者血清PAF及四项肝纤维化指标 ,部分患者作治疗前后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血清PAF及四项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 (P <0 .0 1)。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4 5 .5 %和 79.5 % ,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 17.5 %和 4 2 .5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的肝脏病理有一定的改善。结论 银杏叶片有抗燃煤型砷中毒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鼻腔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病的一种重要因素。既往应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作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方法之一,因创伤较大,且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干症状,故病例选择有一定限制。为了探讨更加简便、微创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我们对33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于鼻内窥镜下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热凝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