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86例,按诊断标准分为非脂肪肝组(197例)和NAFL组(89例)。分析两组患者CAS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血尿酸(UA)、ALT、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L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368,P=0.021),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UA、TG、BMI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LDL-C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应警惕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MD)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T2MD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B组)和健康人群50例(C组),观察分析三组人员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P<0.05);A组患者的FBG、TC、TG、LDL-C指标方面均显著高于B组,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为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质量,加强锻炼,并做到定期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民航空勤人员脂蛋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民航空勤人员的脂蛋白谱特点,我们以119名空勤人员和71名非空勤人员为观察对象,检测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I、B和脂蛋白(a)[Lp(a)]水平。血脂测定用标准化方法.apoAI、B参考血清的定值符合WHO国际标准,apoAI、B测定用免症透射比浊法,Lp(a)检测用ELISA法。结果发现民航空勤人员的TG、LDL-C、apoB和Lp(a)均高于非空勤人员,而空勤人员的HDL-C低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民航空勤人员中患高甘油三酯血症占17%,高Lp(a)水平占17%。提示民航空勤人员的脂蛋白改变主要是TG、apoB和Lp(a)的升高及HDL-C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分析了120例糖尿病患者肝脏B超声像图改变与血糖(GLU)、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并与2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脂肪肝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二者比值为7.59:1;120例糖尿病患者中,78例确诊为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致脂肪肝的发病率为65%。结论: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有直接关系。合并脂肪肝组的GLU、CH、TG、LDL-C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组;HDL-C水平低于未合并脂肪肝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对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绍彩  赵水平 《武警医学》2005,16(8):585-588
 目的观察高血压对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76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EH,83例)、冠心病组(CHD,8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EH+CHD,108例).选择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并做分层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 AI)和Apo AI/B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2)未按年龄分组时,各项血脂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按年龄分层后,≤55岁组中EH+CHD组TC、甘油三酯(TG)和LDL-C的水平最高.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在合并冠心病时高血压对血脂具有叠加作用,应加强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及血脂与帕金森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U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BUA、血脂水平与帕金森病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BU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HDL-C、BUA、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与帕金森病发病有关(P<0.05),TG、载脂蛋白B水平与帕金森病发病无关(P>0.05)。结论 TC、LDL-C、HDL-C、BUA、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均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两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以及高血压患者老年前期与老年期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TC、TG和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和HDL-C/TC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老年期组TC、TG和LDL-C水平高于老年前期组(P<0.05),而HDL-C和HDL-C/TC则低于老年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增高,而HDL-C和HDL-C/TC降低,且老年期变化更为明显,提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注意追踪观察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步走和太极拳综合练习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损伤、储备功能及血脂的变化,分析有氧运动对NAFLD肝功能(肝损伤及储备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影响差异。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番禺区自来水公司NAFLD患者24人(男性18人,女性6人),实施为期16周健步走和太极拳综合练习的有氧运动,每周4次,每次1小时。运动强度为60%~70%HRmax(HRmax=220-年龄),运动强度开始为50%~60%HRmax,逐步递增至60%~70%HRmax。分别于实验前和有氧运动16周后采用B超诊断受试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测定受试者体重和BMI;于实验前、有氧运动8周后、16周后测定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1)16周有氧运动后,B超结果显示,NAFLD患者肝脏改善平均有效率为70.8%,其中轻度脂肪肝较重度脂肪肝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体重和BMI显著降低(P<0.05或P<0.01)。(2)与实验前比较,16周有氧运动后患者血清GGT、ALT、AST、ALP显著下降,TP、ALB和ALB/GLB显著升高,有氧运动8周后GGT、ALB出现显著变化(P<0.05或P<0.01)。(3)与实验前比较,8周有氧运动后LDL-C、载脂蛋白与脂质比值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或P<0.01)。结论:16周健步走和太极拳综合练习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损伤、储备功能及血脂代谢紊乱,而GGT和ALB与其它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先变化。LDL-C、载脂蛋白与血脂脂质比值结合,较单一指标能更好地监控有氧运动改善NAFLD脂代谢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的特点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268例,年龄69~88(78.5±10.2)岁,分为非脂肪肝组和脂肪肝组。分析其脂肪肝的特点及与血尿酸水平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患者以非酒精性轻中度脂肪肝为主要特点,脂肪肝组的血尿酸、谷丙转氨酶、血糖、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血红蛋白低于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脑卒中、吸烟、GPT高、尿酸高、血红蛋白低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均P<0.05)。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老年患者以非酒精性轻中度脂肪肝为主要特点,脂肪肝患者的尿酸、血脂、体质量指数高,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病率高,血红蛋白低。对老年患者除控制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外,还应重视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低血红蛋白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例,首次脑梗死者(对照组)30例,另设健康组30例。再发组与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送检,采集前未用抗凝和溶栓药物。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1次。检测全血黏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P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BV,PV,PAgt,TC,TG,HDL-C,LDL-C,Apo-A,Apo-B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BV,PV,Psgt,TC,TG,LDL-C,Apo-B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降低(P<0.05),Apo-A,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脂与高凝、高黏度血症密切相关,均参与血栓形成。血脂及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升高或降低,是老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和老年正常肝脏组,检查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抽血化验包括空腹血糖(GLU)、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脂肪肝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国产辛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本文观察了42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根据血清TC水平随机按1:1分验证组及对照组各13例,另设16例开放验证,验证组服用国产辛了汀;对照组均服用进口舒降之,疗程均为8周。验证组与对照组均服药8周,降血清总胆固醇分别为24.6%和24.1%;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4.7%和34.9%;  相似文献   

13.
李琼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099-110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24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sdLDL-C水平,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水平。根据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证实后将患者分为多发性脑梗死组与单发性脑梗死组,观察其与Hcy及sdLDL-C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5,Hcy与sdLDL-C水平随脑梗死病变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Hcy和sdLDL-C与脑梗死病变程度密切相关(r=0.259和r=0.452,P<0.001)。结论 Hcy和sdLDL-C均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普罗布考对高脂兔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高脂兔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2组:(1)淀粉组(n=8):饲以高脂饲料及1%淀粉;(2)普罗布考组(n=8):在饲以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1%普罗布考;另选8只兔为正常饮食组(n=8),给予普通饮食.14周末结束实验.测定血清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转氨酶水平,测定肝脏的脂质含量并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 (1)高脂饮食8周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升高,普罗布考可明显降低上述指标,均为P<0.01;(2)普罗布考对SOD活性无明显影响,但与淀粉组比较,普罗布考组MDA的含量[(9.2±3.3) μg/ml vs (12.6±4.4) μg/ml,P<0.01]明显降低;(3)普罗布考组血清转氨酶水平[ALT(45.3±12.9)U/L, AST (49.5±13.0)U/L]较淀粉组[ALT(67.20±14.3)U/L,AST(81.6±21.8)U/L]明显降低,均为P<0.01;(4)普罗布考干预6周后可明显降低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肝脏脂肪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普罗布考具有降脂、抗氧化和护肝作用,能抑制高脂饮食所致的脂肪肝形成.  相似文献   

15.
辛国秋  唐悦  唐先富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295-1297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入246例NAFL患者为NAFL组和年龄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排除脂肪肝者246例为无NAFL组,比较两组SUA水平;将入选者SUA水平四分位处理,分析各段SUA水平和NAFL发病率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的危险因素。结果 NAFL组SUA水平增高(P〈0.01),且随尿酸水平增高,受试者的NAFL患病率也成倍增长(Q1~Q4依次为11.91%、27.74%、47.67%、85.04%),Logistic回归分析证明高尿酸血症是NAFL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9;95%C I:1.080~1.628,P〈0.01)。结论高SUA水平与NAFL发病关系密切,SUA可能是NAFL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