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50—800拉德丙线照射狗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25—500拉德~(60)钴丙线所致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实验治疗已经取得较好效果。极重度骨髓型以上急性放射病的实验治疗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为了搞好该项研究,必须对照射剂量提高后实验治疗所存在的问题有一明确的认识。为了摸清重度急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60)Coγ线5.5G_y照射犬某些生物学效应的观察结果及分析,认为在本照射条件下5.5G_y照射所致的辐射损伤基本上属于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范围。剂量相差0.5G_y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及血液细胞学改变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使狗产生轻度肠型(3Gy 照射)、极重度骨髓型(3和2.65Gy 照射)和重度骨髓型(2Gy 照射)中子急性放射病的全身照射剂量条件下,使用含硼橡胶屏蔽狗的下腹+骨盆部,均可使病情减轻。3Gy 和2.65Gy 时减轻为重度骨髓型放射病,2Gy 时减轻为中度骨髓型放射病。从屏蔽狗的活存率、临床症状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看,剂量低时比剂量高时的屏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60)Coγ线1.5~12.0Gy照射后30天内小鼠胃排空的动态变化过程.小鼠经1.5及3.0Gy照射,即轻度骨髓型放射病时,胃排空基本无改变或改变较轻微.6.0Gy照射,即中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明显抑制,一周左右出现短暂加速,然后恢复正常.9.0Gy照射,即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抑制更为严重,7~9天虽有加速,但动物死前(13天)胃排空再度抑制.12.0Gy照射,即极重度骨髓型或轻度肠型放射病时,自照后1h始,至动物死亡止,胃排空始终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未见到任何恢复趋势.照射剂量和胃排空损伤程度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犬综合对症治疗原则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和临床事故病例抢救结果表明,重度以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方法已经基本解决。为了提高救治范围,进一步开展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综合对症治疗原则的研究很有必要。方法与分组实验用北京地区的成年雄性家犬(体重为15一20公斤)进行。的COy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照射率为33.6一40.5伦/分。基础治疗措施 ,.照后早期给予重度放射病犬有效的"50护和改善微循环功能的药物(如低分子量右旋糖醉、氮丙嘴、苯海拉明等)。  相似文献   

6.
2004-10-21中国山东省济宁市发生60钴(60Co)辐射事故,两例患者受到意外照射,受照剂量大,病情严重,于2004年10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307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分别诊断为"肠型放射病"和"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均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动态观察移植前后患者外周血碱性磷酸酶(NAP)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放射病患者照射后2.5~3.5年淋巴细胞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放射病患者照射后2.5~3.5年淋巴细胞功能研究闵锐,程天民,罗成基,陈杞,孟祥顺,丁振海,杨如俊1990年6月25日,上海某单位的一次严重钴源辐射事故中,7名工作人员受到2~12Gy的全身γ射线照射,其中2名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经救治无效...  相似文献   

8.
小鼠经不同比例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后致死效应和辐射敏感组织损伤程度都与混合照射时中子所占比例密切相关,中子比例越高损伤效应越重。WR-2721的辐射防护效果也和中子比例呈直线负相关。那么,对辐射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措施,对混合照射小鼠的效价是否也呈现上述相似的规律性?研究这些问题对混合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将是有益的。骨髓移植对极重度造血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有一定疗效。中子照射小鼠输注或屏蔽骨髓也有一定保护效果。反应堆临  相似文献   

9.
3.27~4.19Gy照射所致的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犬,经恰当的综台治疗后可以治活,其造血功能可以恢复。同样,部分5.5~7.0Gy照射所致的极重变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犬,也可治活,其造血功能 仍有恢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山东"10·21" 60Co 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经联合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氟达拉滨预处理,2例分别行HLA半相合及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和骁悉方案(病例A加用CD25单抗和供者间充质干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例均移植成功,供体完全存活,移植后9~11天白细胞开始恢复,2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骨髓造血重建成功.2例均未发生移植排斥和GVHD.病例A照射后33天死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B照射后75天死于心衰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HLA相合及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联合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促进供体稳定植入是必要的,环孢霉素A、骁悉和CD25单抗及供者间充质干细胞对预防GVHD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相对生物效应较高,能对机体产生十分严重的损伤.骨髓是中子辐射高度敏感的器官,低剂量中子照射即可对骨髓造成严重的辐射损伤,产生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出现外周血血象改变、造血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损伤等一系列改变.中子辐射致骨髓损伤治疗的难度大,以综合对症治疗为基础,细胞因子的适时应用及对极重度中子骨髓型放射病则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2.
输不同处理血液对急性放射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移植(BMT)治疗急性放射病已有较多的经验和进展[1],但对急性放射病BMT中多种输血方法与效果的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自1983年开始,进行了54批实验,共用Wistar雌性受体大鼠1562只(雄性作供体)。在观察6~12Gy共7种照射剂量所致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病程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BMT对不同剂量所致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效果,并着重从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异体BMT方面采用多批次、多组合的输血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一、对不同剂量全身照射的放射病BMT作用特点的研究1不同受照剂量时早期造血细胞植入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急性放射病一般分为三种类型:骨髓型、胃肠型和脑型。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例如剂量范围,活存时间、靶器官等均各不相同。本文通过一些指标的测量,观察1~20戈瑞范围内不同剂量γ线对骨髓型和胃肠型急性放射病靶器官的效应,探讨这两型放射病指标的剂量-效应特点。材料与方法实验动物 LACA系自由繁殖小白鼠,10周龄。雄性者体重25~35克,雌性20~30克。以~(60)C_0γ线一次全身照射。照射后72小时进行各指标的测量。第一批实验雄性小鼠,剂量1~20戈瑞(剂量间隔1戈瑞),照射量率85.7—98.8伦/分。每个剂量组20只动物,另有20只不受照射的正常动物作为对照组。照射后72小时断头活杀。对每组中的10只动物取出胸腺和脾  相似文献   

14.
加强造血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放射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不仅是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的关键治疗手段,也是偏轻的肠型急性放射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HSCT在治疗急性放射病(ARS)方面的进展仍较缓慢,不但移植成功的病例不多,有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较少,而且相关的理念和观念等也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狗受到3Gy 裂变中子全身照射,用5cm 含硼橡胶屏蔽下腹+骨盆部,可使轻度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减轻为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屏蔽材料的厚度增加一倍,可使某些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在屏蔽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可挽救大部分动物免于死亡,同时还可大大简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全身照射比格狗生物效应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实验治疗提供依据 ,观察了不同剂量照射比格狗的生物效应。方法 :60 Coγ辐射源分别照射 6 .5 ,5 .5 ,5 .0 ,4.5 ,3.5 ,2 .5Gy ,照射剂量率为 7.2 2 4× 10 _2 C/(kg·min)。观察照射动物的一般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培养。结果 :所有比格狗于照射后 0 .5~ 2h均有呕吐。 6 .5Gy照射组动物于照射后第 2天出现腹泻 ,并伴有白色黏液 ,其中 3只动物出现血水样便或咖啡样便。 5 .5Gy组有个别动物出现水样便 ,而 4.5Gy以下剂量照射组动物出现一般稀便。比格狗除 2 .5Gy组有一只动物活存外 ,其余均死亡 ,各组死亡动物平均活存时间依剂量的大小分别为 5 .0 ,8.0 ,9.3,9.5 ,10 .5和 14.1d。照射后 1d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最低值出现时间随照射剂量的增大而提前 ,且剂量效应关系显著。结论 :对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及活存时间的分析结果表明 ,比格狗的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偏轻 )模型的全身照射剂量为 4.5~ 5 .0Gy。  相似文献   

17.
记者聂中林3月6日从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上获悉:军事医学科学院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研究治疗急性放射病取得可喜成绩,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6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曾治愈四例重度急性骨髓型放射病。1980年9月1日,又收治一名当天受到一次不均匀钴~(60)照射量达522拉德的重度患者。患者入院前,在上海注射了该院研制的抗辐射药。入院后又服用该院一种新的抗辐射药,输注了胚胎肝细胞悬液和HLA配型相合、半相合的亲属血。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未出现惯有的宏观极期病状(高热、  相似文献   

18.
现有资料表明,重度和重度以下的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应用对症综合支持疗法或伍用现有的抗放药物可使多数患者治愈。然而极重度骨髓型或轻度肠型放射病则只有在对症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移植造血干细胞,才能取得满意效果,这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放射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胚胎时期的肝脏中和成年期的骨髓中。1962年Good-man等发现哺乳动物外周血中也存在着具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2004年10月24日收治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和肠型放射病两例患者,行HIA相合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顺利恢复造血。病程中2例均反复并发严重的多部位、多种类真菌感染。结果采用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病例A效果不好,病例B真菌明显控制,但2例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严重感染及多脏器衰竭。结论真菌感染是放射病严重的合并症,多药联合抗真菌治疗放射病合并严重真菌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rhIL—11加rhG—CSF对8.0Gy照射猴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为观察rhIL 11加rhG CSF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 ,以 8只正常雄性猕猴用60 Coγ射线照射源一次全身照射 8 0Gy(15 0R/min)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 4只动物。治疗组于照射后当天开始 ,连续 2 1天皮下注射rhIL 116 0 μg/(kg·d)加rhG CSF 10 μg/(kg·d) ,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显示 ,照射后所有动物均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临床表现 ,外周血三系细胞均迅速下降。对照组由于严重的出血和感染于照射后 12~ 2 1天相继死亡 ,平均存活时间为 18 2天。治疗组 4只动物照射后 45天全部存活 ,外周血象恢复到接近照射前水平 ,活杀经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恢复。提示rhIL 11加rhG CSF辅以对症治疗对 8 0Gy照射的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