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SOD)的内镜诊治方法。对47例SOD内科治疗1周无效的40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结果:40例EST后有效37例,有效率92.5%。其扩张的胆总管缩小至正常,31例血清AKP、r-GT升高者25例降至正常。本结果表明,ERCP是SOD的主要诊断方法,测压时诊断SOD有很高的价值。经轻症SOD内科治疗是首选,对SOD狭窄型行EST可获得满意的近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或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29  
目的: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部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经EST和EPBD共治疗胆总结石328例,其中单颗结石174例,2颗结石112例,3颗粒以上结石42例(最多1例20颗结石)。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治疗,〉11mm采用EST。结果:治疗成功323例,占98.5%,失峁5例,其中98例经内镜治疗后结石自然排出,207例采用网复或取石球囊取出  相似文献   

3.
EST治疗胆道疾病22例报告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医院(100000)陈安良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简称EST)是ERCP由诊断走向治疗的重大发展,为胆道疾病的非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就我院用EST治疗胆道疾病2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相似文献   

4.
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胆管结石治疗方法,但EST及内镜下胆管取石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且会引起出血,十二指肠后穿孔,急性胰腺一管炎,取石网蓝嵌顿等并发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二年来,该院应用EPBD治疗胆管结石14例(结石直径≤10mm)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同期内,对于结石直径10~20mm的胆管结石则选择EST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 治疗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ILIB组40 例冠心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 ILIB治疗,对照组40 例冠心病患者单用药物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2 小时后、20 天后的血浆NO、内皮素- 1(ET-1)、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含量。结果 ILIB 治疗2 小时后ILIB 组NO 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20.2 ±2 .7)μmol/L,(16 .9±2 .9)μmol/L( P< 0.05) ,而ET- 1 、LPO、SOD 无明显变化( P> 0.05) ,20 天后ILIB 组NO、SOD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01) ,ET- 1、LPO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1) 。结论 ILIB对冠心病的治疗可能与NO 合成有关。NO 增加可能在SOD含量增加与ET-1 、LPO 减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4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笥胰腺炎内镜联合治疗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首先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同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合并胆囊结石,待胰腺炎恢复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全组24例中,19例胆管结石行EST取出,所有病人均行ENBD;胰腺炎顺利治愈23例,治愈率95.5%;合并胆囊结石19例,恢复期行LC,17例顺利切除胆囊,2例中转开腹。结论 ES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经内镜乳头托约肌切开术(EST)的治疗水平,总结了10例胆总管2cm以下残余结石患者行EST治疗的资料。其中1枚结石7例、多发性结石3例,伴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2例,伴慢性胆源性胰腺炎1例。伴AOSC1例,2例为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损伤开始先行ERCP检查,根据情况选用Classen刀或自制切刀,切开乳头1.0 ̄2.0cm.结果8例切开成功,2例发生结石嵌顿转外科手术。认为掌握合适的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早期血浆心钠素(ANP)、精氨酸加压素(AV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12和24小时血浆ANP、AVP、SOD和ET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最初2小时血浆ANP有轻度降低,AVP、SOD和ET均有轻度升高(P均〈0.05);伤后12和24小时血浆ANP含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了食管测压和胃酸测定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反酸机制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52例Du中,合并有胃食管返流症状者(GER)18例,无GER34例,结果表明:返流组中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时间,食管体部平均蠕动压与非返流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返流组中异常食管蠕动波频率也明显增加(P<0.025),食管下段括约肌高压带长度明显缩短(P<0.05),而胃酸测定的3项指标:BAO、PAO、MAO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Du患者发生GER症状的机制在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低下和食道运动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开角型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14例,低眼压性青光眼(LTG)11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测量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①和正常组比较,POAG组和LTG组双眼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均值减低,RI均值升高,P<0.05;②POAG组双眼睫状后动脉EDV均值减低,RI较正常组升高(P<0.05),LTG组双眼EDV均值减低,左眼PSV减低(P<0.05);③POAG组、LTG组眼动脉血流参数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P>0.05);④POAG组与LT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角型青光眼视盘血流速度减低,支持血管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