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3年来正阳县城乡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卫生监督部门和有关供水部门监督和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2012年连续3年对正阳县14处市政供水、73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处城市自建供水、26处城市二次供水和随机抽取的80家农村分散式供水进行水质检测,依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检验。结果三年来共检测水样1266份,平均合格率为75.91%,合格率较低的指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指标。结论正阳县市政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城市自建供水水质合格率较高,城市二次供水和农村分散供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这两方面供水的监测管理力度并指导水质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2年蚌埠市饮用水质监测状况,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析2012年各类饮用水水样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2012年5月、9月、12月共采集水样105份,合格103份,总合格率为98.10%。各月份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29%、100%;在各类被检测的水质样品中市政供水末梢水、市政供水出厂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末梢水合格率最高,为100%;其次是二次供水合格率为97.22%;自建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最低,仅为66.67%。市政供水与二次供水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364,P〉0.05)。市政供水与自建集中式供水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8,P〈0.05)。结论2012年蚌埠市城市饮用水水质消毒总体很好,市政供水的水质很好,但二次供水和自建集中式供水还需进一步加强水质消毒工作,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洛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饮用水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洛阳市九县312处农村水源井供水工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基本情况和对水质的检测分析。结果我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合格率为51.44%,水质监测结果以微生物超标最为严重。结论通过本次卫生学调查,发现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着卫生隐患,要加大水源保护力度,加强水质消毒处理和水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河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近5年现状及其动态变化,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饮用水改造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央转移支付饮用水监测项目,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得2010至2014年河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数据。农村集中式供水信息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收集。水样采集、保存、运输、检测和评价按国家相关标准(GB/ T 5750-2006和 GB5749-2006)进行。结果2010至2014年河北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供水覆盖人口逐年升高,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占98%以上。规模以小型供水为主,占84%以上逐年减少。80%以上农村饮用水工程为未消毒处理,但水质完全处理、单纯消毒率均逐年提高,2010年的5.21%增加到2014年的12.29%。供水水质总体稳定在60%左右,出厂水合格率高于末梢水,枯水期水质总体优于丰水期( P <0.01)。在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中,每年超标指标首位为氟化物,其次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氯化物、总硬度。结论河北省农村集中供水规模较小,水处理设施仍不完善,水质合格率较低,氟化物和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水质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蒋华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504-3505
目的了解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改水工程后的水质卫生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发展规划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5家农村集中式供水的21个检测点的出厂水、末梢水进行19项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价。结果检测的42份水样中,检测指标全部合格有16份,合格率为38.10%。超标指标为:细菌总数、总硬度、锰、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其中检测指标总硬度合格率为38.10%、氟化物的合格率为57.14%、氯化物的合格率为85.71%。结论吴忠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达标率还很低,部分指标超标严重,问题较突出,应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水源的保护,对水质进行有效净化,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监督检测和评价,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让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南地区村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水平,为制定水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及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91份,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小型集中式水和分散式水指标进行判定,合格21份,合格率23.08%。结论山南地区农村人口中绝大部分以饮用分散式供水为主,由于缺少基本的水处理设施,饮水卫生问题比较突出,存在一些隐患,应加强监管和农村改水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掌握我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饮水卫生安全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广大农牧民的饮水卫生安全,现对2010年拉萨市五县一区农村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丰水期)。1材料与方法1.1样本《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已建成的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其进行农村饮水基本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8.
杨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3,(10):1592-1593
目的了解大渡口辖区内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辖区内2家市政供水单位每月1次在全区13个采水点采取末梢水常规分析,其中1家半年1次出厂水全分析;6家农村乡村饮水站每季度1次水池水、末梢水常规分析,半年1次水池水全分析。结果大渡口区饮用水凡属市政管网供水的水质很好,合格率为100%;而农村村级饮水站供水水质合格率为0%,主要超标指标为游离性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氨氮。结论大渡口区市政集中供水水质卫生较好,但是跳蹬镇6个村的村级饮水站水质卫生合格率低,存在不同程度微生物污染情况。今后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水源保护,提高市政供水单位的供水能力,逐渐扩大市政供水范围,使农村也能使用到安全可靠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解太原市城镇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探讨农村改水对策,保障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笔者于2012年10月对本市某县的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该县饮用水监测网点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按照供水方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县随机抽取城镇集中式供水10个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农村水改工程提供依据.方法2 005年4~6月我中心监测股到现场抽检的生活饮用水,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附件7及表1,对居民饮用水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抽检水样259份,集中式供水合格率为92.3%,而井水的合格率为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集中式供水水质明显优于井水.结论高州市城乡居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水源选择、卫生防护及本地区地质结构是造成本地区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监测秦皇岛市海港区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对区属水源进行对策性的探讨.方法 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采集秦皇岛市海港区不同供水方式、不同供水时空的生活饮用水,并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 2012至2014年三年共监测水样722份,合格681份,合格率94.3%;枯水期采样361份,合格355份,合格率98.3%;丰水期采样361份,合格326份,合格率90.3%;集中式供水采样271份,合格261份,合格率96.3%;分散式供水采样90份,合格67份,合格率74.4%.结论 秦皇岛市海港区生活饮用水丰水期水质受供水方式、环境因素影响合格率较低,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对策 对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饮用水源采取措施,有效的保护水源,改善农村供水方式,防止水质污染,给人民带来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检测分析水样10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72份,不合格为28份,合格率为72.0%,不合格项包括总硬度、锰、耗氧量、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等,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椐。方法对林芝地区7个采样点送上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林芝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42.0%,毒理指标合格率96.6%;细菌学指标超标率38.6%。超标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是肉眼可见物、浑浊度、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不同季节所采集水样水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林芝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存在供水消毒处理不到位现状,生活饮用水质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集中式供水净化管理,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  相似文献   

14.
詹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4,(11):265-266
目的:为全面掌握遵义市汇川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让农村村民饮水质量得到健康有效的保障,为政府制定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遵义市汇川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点的水质作为监测对象,按照集中式供水点的抽样原则于2010~2012年度共检测236份农村饮用水水质。结果2010~2012年度共检测农村饮用水水质236份,其中2010年检测水样104份,合格10份,合格率为9.62%,2011年检测水样52份,合格29份,合格率为55.77%,2012年检测水样80份,合格53份,合格率为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 P〈0.05)。但是微生物检测项目里的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仍然偏低,耐热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在连续的三年里也不算每年都很高。结论提示遵义市农村饮用水受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染的现象还较普遍。因此,要加强水源选择、防护、水塔水池定期清洗和消毒制度等综合措施治理,消除饮用水安全隐患,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仕刚  李琳  陈宇  唐丽娅  李祥  姚丽 《贵州医药》2010,34(10):942-943
在我国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播疾病的有8种,同时也是地方性砷、氟中毒的途径之一。在我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以溪水为主,为了解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2008年5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已完成的安全饮用水工程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程为良  白敏 《江西医药》2013,(12):1298-1299
目的:了解南昌局内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进行监测采样、检测和评价分析。结果2012年对406份水样进行检测,不合格率为13.61%,不合格单位集中在自供水,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游离氯、细菌总数和锰。结论南昌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中二次供水和自供水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需要加强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7.
江爽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71-1273
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求,针对正安县农村饮用水现状,对各乡镇农村安全饮水开展全面的监测调查工作,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从而全面了解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共对全县19个乡镇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进行采样监测,结果显示,乡镇饮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闫旭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395-397
目的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防止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随机选取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两地疾控中心的8乡镇12个村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溪水和山泉水的水质质量比较低,集中式供水的水质质量相对较高。结论忻州市忻府区、原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合格率相对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四川省夹江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加强该县农村饮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川省夹江县2014年度农村生活饮用水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取不同类型的水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合订本》(GB/5749-2006GB/T5750.1~.13-2006)对水质微生物指标进行监督检测。结果共检测水样256份,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59.4%(76/128),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52.3%(67/128),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水源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总的合格率分别为51.6%(132/256)、57.8%(148/256)、59.0%(151/256),三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水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总的合格率[分别为51.6%(132/256)、57.8%(148/256)、59.0%(151/25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期、不同微生物指标的井水合格率均高于水源水和末梢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普遍较低,微生物污染是影响水质卫生的主要问题,应加强饮水卫生管理、宣传和监督,改善净水消毒工艺,以确保该县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盐源县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制定和改进饮水安全措施,保护中小学学生身体健康。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2007年和2009年共检测部份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110份,67份样品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结论所测水样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作为饮用水饮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