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牧 《吉林中医药》2009,29(8):702-703
多种皮肤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热伤营阴、热伤血络证,透营转气法在皮肤科中运用可取得良好疗效。“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治疗营分证可以使用宣散透邪之品,使营分热邪透出气分外解。清营汤是该治法的代表方,方中诸药相配,共奏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之效。  相似文献   

2.
谷守星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3,35(8):1238-1239
"透热转气"是叶天士首先提出的治疗营分证的方法,初见于《吴医汇讲》,载"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乃转气分而解……"王孟英《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为后世治疗温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透热转气"是治疗温病营分证时与清营热、养营阴必不可少的重要治则.  相似文献   

3.
笔者之前认为透热转气主要为将热邪透散于外,因此,宣发透散热邪应该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关键。近日阅读李士懋、田淑霄的《平脉辨证相濡医论》一书,读到"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一文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解释为"透热转气之关键,务在祛其壅塞,展布气机,使营热透转气分而解",引发了对透热转气相关问题的疑问与思考:营分证属于无形邪热,是否可以直接透散热邪?透热转气与祛壅滞、展气机有什么关系?营分证到底有没有痰湿、食积、瘀血、热结等有形邪气的阻遏?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各家观点加深了对"透热转气"内涵的认识:透散热邪是治疗营分证之透热转气,甚至治疗温热病的重要手段,包括辛凉透散、利湿、泻下等手段;使温热邪气透转气分甚至是卫分是治疗营分证,乃至治疗温热病的目的,道路包括腠理(随汗而出)、前阴(随小便而出)、后阴(随大便而出)等与外相通之门户;同时祛除阻滞气机的相兼邪气在治疗营分证,甚至整个温热病治疗的过程中都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邪气包括瘀、湿、痰等有形邪气。  相似文献   

4.
透热转气为温热病热入营分的治疗大法,首先由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提出,后世医家又称之为“清营泄热”、“凉营解毒”、“凉营透热”或“清气凉营”等。近年来各地编写的中医教材中,温病理论体系的卫气营血辨证内容基本相同,而对营分证治疗大法透热转气问题,则互有出入。大体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营分证的治疗宜清营泄热,即于清营分热邪药物中伍以轻清透邪之品,以冀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  相似文献   

5.
正"透营转气"首见于叶天士《外感温热论》。其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邪入营分时的治疗原则。热邪虽入营分,在清营养阴药中,加入升达、直透或通下之品,排除阻碍,宣畅气机,即是"透营转气"的实质,简单说就是给热邪找出路。《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说营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14.如何理解叶香岩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并举例加以说明。答:这是叶氏根据温病发病过程中“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病理机转而确定的治法。换句话说,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卫分证,治宜辛凉解表,以透邪外出。因卫分证,病位浅,病情轻,属表证之故也;气分证,治宜清气泄热。因气分证为邪已入里,病势较重,里热蒸腾也;营分证,治应清营透热,以使邪热透出气分而解。因营分证,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热灼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治疗方法则须凉血散血。因血分证是较营分证更深一层,病势最为严重,此时热盛动血耗血也,故须凉血散血。  相似文献   

8.
范薇 《四川中医》2000,18(7):2-3
叶天士所著《温热论》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使温病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辨证施治体系。叶氏在阐述温病的治法中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这已成为后世温病学者从事临床与理论研究共同遵循的原则。后人对叶氏理论注解颇多,认识又不尽相同,因此造成学习温病学的一些难解之处。本文就“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谈谈自己的认识。1 “入营”与“透热转气”的含义“入营”是指热邪深入阴分,消耗血中津液,导致营阴不足,心神受扰而产生的证候。营分证多由卫、气分证传来,也有起病即为营…  相似文献   

9.
从四个方面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释义,即:邪热入营的基本概念、“透热转气”的涵义、全面掌握“透热转气”法、入营之热外透的标准,指出,“透热转气”目的是疏通周身气机,以使壅遏营分之热向外透达。气与营之间的气机不畅应使其畅达,则邪有去路,乃治疗营分证的关键,也是叶氏“透热转气”之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总结"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含义及应用,为"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温热论》《温病条辨》相关条文,分析"透热转气法"的内涵及用药特点,系统总结"透热转气法"在温病营分热灼营阴和热闭心包证中的应用。结果:"透热转气"即使入营之热得以外透,是在清营养阴和有针对性地祛除阻止营热外达的病理因素基础上实现的;"透热转气"的常用方剂有清营汤、清宫汤、凉开三宝等,同时要依据不同兼证辨证论治;营热外透的标准主要为神志转清、舌质由绛变红、出现舌苔。结论:本文初步构建了透热转气法的应用模式及思路,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