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 LEP)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为尿失禁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行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4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28例,回顾其人口学情况、合并疾病、膀胱功能、手术情况等可能引起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结果 458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发生压力性尿失禁28例,发生率6. 11%;尿失禁组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前列腺体积≥80 ml、手术时间≥50 min所占比例高于非尿失禁组(P 0. 05);年龄、合并糖尿病、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均为导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前列腺体积较大且手术时间较长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患者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风险较高,建议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提肛肌训练指导,预防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失禁、血尿、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IPSS评分、QOL评分、PVR下降值及Qmax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前列腺钬激光解剖性剜除术治疗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治疗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动机性访谈联合盆底肌训练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87例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配合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情况、尿失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大量饮水、按时排尿、按时锻炼、自我监测)优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与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3个月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配合盆底肌训练在前列腺增生术后尿失禁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患者采取遵医行为,从而促进尿控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电切术( TURP)前盆底肌功能训练对患者术后尿失禁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拟行TURP治疗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尿失禁评分、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TURP术前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尿失禁状况,减少其发生及持续时间,对TURP术后患者尿失禁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提肛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长征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预防性训练组、全程训练组及术后训练组各38例。预防性训练组患者于术前3 d开始接受提肛肌训练,全程训练组患者在整个住院全程均接受提肛肌训练,术后训练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时进行提肛肌训练。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评分及尿失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尿管时及拔除尿管3 d时,三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较前一个时间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预防性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IPSS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程训练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训练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预防性训练组和术后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的提肛肌训练,能够明显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及尿失禁的发生率,但同时增加尿路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简雪丽  辛月 《全科护理》2020,18(22):2876-2878
[目的]探讨强化盆底肌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病人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4月行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暂时性尿失禁的8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盆底肌强化训练,对照组行盆底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同时间尿失禁状况。[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的ICIQ评分、尿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盆底肌训练能有效促进病人术后盆底肌的恢复,改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老年病人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在防治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将2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手术前后接受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同时指导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观察膀胱低频治疗时间与尿失禁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低频治疗时间与尿失禁持续时间呈负相关,低频治疗时间越长,尿失禁发生率越低、持续时间越短。[结论]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能减少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接受治疗时间越长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肛肌训练应用于前列腺患者对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行提肛肌训练将其分为2组,50例展开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2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提肛肌训练者为实验组,回顾性对比分析2组暂时性尿失禁发生情况与ICI-Q-SF、IPSS评分。结果实验组暂时尿失禁发生率为3. 85%,较对照组的16. 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干预后实验组ICI-Q-SF评分、IP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前列腺手术患者展开提肛肌训练可有效预防暂时性尿失禁,并改善ICI-Q-SF评分、IPSS评分,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361-5362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82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根据前列腺体积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刺激症状评分(IPSS1)、梗阻症状评分(IPSS2)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的IPSS、IPSS1、IPSS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均切除前列腺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体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DiLEP)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LUTS)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并实施DiLEP术的12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观察组从术前2周开始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至术后12周;对照组实施前列腺剜除术后单纯盆底肌肉训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UTS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量(PV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和术后12周的LUTS症状改善情况、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残余尿量(PV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早期DiLEP术后LUTS症状,加速1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发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64例BPH伴发膀胱结石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A组使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B组采取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及膀胱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残余尿量,并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术后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P 0. 05);术后3个月,A组IPSS评分、QOL评分低于B组,残余尿量少于B组(P 0. 05);两组取石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可有效治疗BPH伴发膀胱结石,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对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分别接受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和单纯TUKP术.对比观察两组前列腺切除大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持续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排尿改善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最大尿流率(Qmax)]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持续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大小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IPSS评分和Qmax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IPSS评分和Qmax虽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尿失禁和尿道狭窄发生.结论 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疗效好、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可推广应用于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TUPKP)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BPH伴膀胱结石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弹道碎石联合TUPKP,观察组行钬激光碎石联合TUPKP。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IPSS评分、Qmax及RUV较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PH伴膀胱结石,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因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预防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RP)后尿失禁的预防效果。方法采取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0例,其中100例(试验组)术前、术后均采用肛提肌功能锻炼方法训练盆底肌及尿道扩约肌肌力并进行排尿行为训练,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发生尿失禁2例,对照组尿失禁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肛提肌功能锻炼方法训练盆底肌及尿道扩约肌肌力并进行排尿行为训练,预防术后尿失禁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应当作为术前术后健康指导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huLEP)后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ThuLEP术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及对照组(34例), 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盆底肌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2组患者1 h尿垫试验漏尿量, 并根据患者主观评价及漏尿量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8周后发现2组患者ICI-Q-SF评分、I-QOL评分及漏尿量(1 h尿垫试验)均较入组时明显改善(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发现观察组ICI-Q-SF评分[(6.13±3.36)分vs (10.44±5.31)分, P<0.05)]明显降低, I-QOL评分显著增高[(70.16±11.38)分vs (51.47±10.94)分, P<0.05], 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减少[(1.98±1.84)g vs (3.84±2.11)g, P<0.05], ...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特征的老年男性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以下简称TUR-P).但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的压力性或急迫性尿失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手术疗效产生怀疑,降低了手术治疗的依从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前瞻性、随机可控实验.比较术前术后盆底肌训练与常规护理对TUR-P术后尿失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康复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8月收治的168例住院行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82)和对照组(n=86).研究组于术后3个月由专职康复师指导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1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健康宣教.两组均于手术前、术后3个月、疗程结束即时、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分别询问记录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并测定盆底肌肉肌力和POP-O分度,从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肌力和阴道顶端脱垂三方面评价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对腹式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女性盆底功能的康复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即时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16.0%;术后12个月研究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3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即时、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盆底肌肉肌力及C点测量值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提高盆底肌肉肌力,延缓阴道顶端下移,维持阴道紧缩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训练(Kegel操)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1月间诊断为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TVT术的女性患者,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Kegel操 健康宣教)和对照组(健康宣教),于术后1、6、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尿失禁症状、生活质量及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在尿失禁症状评分、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生活质量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个月未能体现出明显差异(P>0.05)。同时术后12月时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TVT术后长期结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群的肌力,提高表面肌电评分,从而明显改善尿失禁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妇科、泌尿外科、老年科门诊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试验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蒸汽热敷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分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评分及I-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蒸汽热敷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冯飞  曹道军 《系统医学》2023,(23):107-110
目的 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5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1例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取钬激光碎石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与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能够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