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红  姚湘 《当代护士》2018,(1):131-13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在AMI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AMI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共29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共29例。对两组的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抢救用时为(41.08±30.5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8.37±32.11)min(P0.05);抢救成功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复发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24.1%(P0.05);患者满意度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72.4%(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可明显缩短AMI患者的抢救用时、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临床抢救中实施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1),急救成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院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Ⅰ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Ⅲ级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护理实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升患者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救治)与观察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救治)各50例,比较2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 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 00%(P 0. 05)。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缩短AMI患者诊治时间,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来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病人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病人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分诊评估时间、进入急诊室至构建静脉通路时间、至做心电图时间、至实施介入时间及总急救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病人家属急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接诊各时间窗,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家属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2年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病种知识缺陷、分诊经验欠缺、处理流程欠缺、项目记录遗漏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群体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探讨群体性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群体创伤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再造,采用全程护理服务流程,观察记录流程再造前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流程再造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有效抢救时间缩短,轻度创伤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均为P〈0.05,重度创伤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群体创伤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群体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1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3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抢救时间,并记录患者院内AMI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院内AMI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的抢救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 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为对照组,2009年2月-2010年2月5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实验组应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PCI前各环节时间,从而挽救缺血心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急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9月我院急诊科接收的9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实施流程再造后护理;对照组则采用流程再造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再造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进行抢救;将2013年5月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PCI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入院较晚的为研究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工作高效有序,患者接诊、急诊用时短,可以避免延误救治时机,急救成功率高,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应用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措施,而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耗时、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于AMI的急救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在创伤患者院内急救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及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AIS-ISS的院内急救及护理管理。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临床结局、护理质量和管理成本,以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急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非计划拔管及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床位护士比高于对照组,护士每日工作时长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5.52%,较对照组的81.13%更高(P<0.05)。结论基于AIS-ISS的院内急救及护理管理能够缩短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临床结局,优化护理质量及管理成本,并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优化抢救流程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12月前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未实施优化抢救流程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择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优化抢救流程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5例为观察组。分析2组抢救的效率、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整体护理流程的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抢救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参与抢救护理人员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 77%高于对照组的76. 92%(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使用优化抢救流程,提升了整体的抢救效率,缩短整体抢救时间,提升整体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救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 600例重症急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以及抢救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后,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6. 00%高于对照组的85. 50%(P 0. 05);观察组抢救期间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以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抢救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诊治过程中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效率,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救护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急救护理流程将2014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急诊出车接诊的135例AMI患者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接受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出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时间、溶栓或介入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优化对AMI患者救护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缩短治疗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别将2015年3月-2015年10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