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表达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3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给予普罗布考和瑞舒伐他汀钙口服;对照组38例,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ET-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G、TC、LDL-C、ET-1、IMT、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够快速降低TG、TC、LDL-C水平,降脂的同时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n=30),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0),对照组(n=30),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3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对TC,TG,LDL降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少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国产与进口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影响。方法 74例高龄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瑞舒伐他汀组(37例)和进口瑞舒伐他汀组(37例),两组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10 mg/d)和进口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CIMT用超声检测,并检测血脂、hs-CRP、IL-6、TNF-α和MMP-9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IMT、斑块积分、hs-CRP、IL-6、TNF-α和MMP-9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CIMT、斑块积分、hs-CRP、IL-6、TNF-α和MMP-9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组8.1%,进口组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产与进口瑞舒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和抗炎效果,并可显著改善颈动脉硬化程度,两者疗效相当,使用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压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瑞舒伐他汀+常规降压药;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降压药。瑞舒伐他汀用量10~20mg/d,晚餐时顿服,时间6个月。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TC、TG、LDL-C降低,HDL-C升高;治疗组颈动脉斑块IMT厚度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降压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具有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12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65例、B组62例,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IMT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12个月,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A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B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6、12个月,两组hs-CRP、Hcy、TNF-α、IM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hs-CRP、Hcy、TNF-α、IMT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肱动脉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患者hsCRP、Hcy、IMT及TNF-α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瑞舒伐他汀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72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均按照ACS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片10mg/d,每晚睡前口服,连用6个月。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浆炎症细胞因子TNF-α、MMP-9和IL-6的检测,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NF-α、MMP-9和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血浆TNF-α、MMP-9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瑞舒伐他汀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虽有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ACS患者具有抗炎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和厚度,稳定动脉粥样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了解瑞舒伐他汀出现临床治疗效果的时间点.方法:同期随机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1例为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颈动脉内膜正常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低脂肪饮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每月末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经超声检测颈动脉IMT.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TC、TG、LDL-C、hsCRP和MMP-9浓度及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各观察指标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从治疗后1个月开始血清TC、LDL-C、hsCRP及MMP-9明显下降,从2个月开始TG明显下降,从6个月开始颈动脉IMT明显降低,至6个月末均明显下降(P<0.05~0.01);从3个月开始HDL-C明显升高,至6个月末均明显升高(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和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辛伐他汀组每晚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40 mg,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明显,HDL-C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病人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斑块缩小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均可起到降脂、促进斑块体积缩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06例。按时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应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炎性反应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和治疗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结束时HDL-C、TG、TC、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易损斑块、内膜斑块面积、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脂水平、有效稳定斑块,是患者预后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H型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DL-C、hs-CRP、Hcy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颈动脉IMT及斑块明显减小(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H型高血压,可降低患者hs-CRP、Hcy水平,使颈动脉IMT及斑块减小,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仅控制血糖)和联合组50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晚),疗程为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检出率、斑块Crouse积分及颈动脉内径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及Crouse积分明显增加(P<0.05),颈动脉内径、血脂及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联合组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斑块检出率、Crouse积分明显降低,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加(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LDL-C、TG、TC、hs-CRP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IMT、Crouse积分均与LDL-C、TG、TC、hs-CR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随机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治疗外,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后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测定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的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6个月,患者TC、LD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缩小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降低血脂、降低hs—CRP水平,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干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荷丹片,两组患者均给药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炎性标记物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结果 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而观察组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IMT、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炎性细胞因子IL-6、hs-CRP、MMP-3,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IL-10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荷丹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观察组4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500mg/d,2次/d),治疗4个月后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测2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2组治疗4个月后较治疗前TC、TG、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HDL-C明显增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小(P<0.05,P<0.01);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较对照组TC、TG、LDL-C、ox-LDL、hs-CR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调脂、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其比阿托伐他汀单独应用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3例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为对照组,73例患者采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炎症因子变化情况、S100β与NIHSS评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S100β、尿微量白蛋白、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S100β、尿微量白蛋白、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头晕头痛、皮疹、肌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是治疗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案,能减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血脂状况,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6,(1)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证实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钙以及普罗布考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TC、TG及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MT、斑块长径及斑块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有效缩小斑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面积、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ox-LDL、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ox-LDL、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节血脂代谢及降低血清ox-LDL、MMP-9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降脂灵片、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予对症降压、降糖、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脂灵片8 g,口服,每日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EGF、SO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脂、VEGF、SOD、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VEGF、SOD明显升高,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降脂灵片、瑞舒伐他汀钙能够调脂降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mg/d)、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在服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ABI、PWV、颈动脉IMT以及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瑞舒伐他汀组TC、LDL-C随治疗时间延长仍有明显下降,HDL-C出现明显上升(P<0.05);辛伐他汀组在治疗3个月TC、TG、LDL-C下降,然而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进一步下降,治疗9个月HDL-C升高,两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在降低TC、LDL-C、升高HDL-C方面明显优于辛伐他汀(P<0.05)。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ABI、PWV、颈动脉IMT在治疗9个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瑞舒伐他汀组在升高ABI和降低颈动脉IMT方面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能减轻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及控制血脂,瑞舒伐他汀的作用明显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动脉硬化、炎症反应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142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炎症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差异。结果 2组病人治疗6、12个月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2组病人治疗6、12个月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cy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hs-CRP、TNF-α、Hcy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2组病人治疗6、12个月后IMT显著低于治疗前,FMD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后IMT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炎症反应,降低Hcy的水平,减缓病人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