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肝脾肿大为特征。常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提高对小儿恙虫病诊治水平,现对我院儿科2011年11月-2014年10月年收治的69例小儿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诊断恙虫病患儿共69例,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3岁15例,  相似文献   

2.
小儿恙虫病1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恙虫病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例小儿恙虫病误诊情况。结果小儿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本院误诊率高达79%,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小儿恙虫病误诊根本原因是对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症状体征特点及多脏器损害特点的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3.
陈皋 《云南医药》2013,(4):307-308
<正>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主要特征。因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可导致多脏器损伤,甚至死亡。现收集我科儿童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伤误诊1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儿,男10例,女6例,年龄2~13岁,其中2~4岁2例,5~7岁6例,8~13岁8例。发病时间5~12  相似文献   

4.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县并非少见。1999年~2000年7月我县共收住48例,入院时误诊40例,误诊率达83.3%。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1)有野外活动史;(2)突然发热并出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3)外斐氏反应OX_K 1:180以上。  相似文献   

5.
64例恙虫病患者消化系统损害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恙虫病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现将我院 1996年 5月~1999年 5月收治 96例恙虫病患者合并消化系统损害 6 4例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6例恙虫病患者合并消化系统损害 6 4例 ,占 6 6 .7%。其中男 2 9例 ,女 35例 ;年龄 10~ 78岁。发病时间多在 6~ 8月后 ,起病后就诊时间 2~ 39天不等 ,多数于发病 7~ 15天就诊。1.2 恙虫病诊断 :参照有关文献的标准 [1 ] :(1)有野外接触史 ;(2 )突发高热 ,并发现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皮疹 ,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4 )变形杆菌 Oxk凝集试验阳性或恙虫病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阳…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南沿海地区。1986年以来位于长江以北的江苏,山东出现了恙虫病流行,但仍限于靠沿海地区。现将我们收治的山西省恙虫病26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10例。年龄4~72岁,平均36岁。20岁以下5例,21~60岁20例,61岁以上1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发病前均有野外活动史。从发病到入院最短3天,最长30天,多数在7~10天。发病时间:其中8月1例(3.9%),9月5例(19.2%),10月19例(73%),11月1例(3.9%)。1.2 临床表现 典型恙虫病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和溃疡等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7.
小儿肠梗阻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平 《河北医药》2003,25(3):228-228
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有典型临床表现者易于诊断 ,而症状不典型者易误诊 ,现将 1999年至今收住我院小儿内科的肠梗阻患儿 10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10例 ,男 5例 ,女 5例 ;年龄 2 0d~ 10岁 ,其中 6个月以下 6例 ,1~ 2岁 3例 ,10岁 1例。1 2 临床表现 病初腹泻 9例 ,脓血便或粘液血便 5例 ,稀便 4例 ;发热 7例 ,肺炎 1例 ,均有阵发性哭闹或诉腹痛、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4例呕吐物含胆汁 ,腹胀 6例 ,后期不排气、排便 3例 ,腹部压痛 4例 ,腹部触及包块 3例。血常规 :WBC≥10× …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5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 986~ 1 998年共收治恙虫病1 93例 ,其中误诊 59例 ,误诊率 30 .57%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9例中男 32例 ,女 2 7例 ,年龄 1 4~ 68岁 ;发病月份 :5~ 1 0月 48例 ,1 1月~次年 4月 1 1例 ;36例有野外草地坐卧、下菜地劳动或河边钓鱼史 ,8例无 ,1 5例不详。1 2 临床表现  59例均有发热 ,其中 35例最高体温达 40℃以上 ;头痛 38例 ,全身酸痛 2 9例 ,恶心、呕吐 1 3例 ;尿频、尿急 8例 ;皮疹 1 8例 ;皮肤有焦痂或溃疡 47例 ,浅表淋巴结可扪及肿大 36例 ,肝、脾肿大1 0例。1 3 实验室检查 血白…  相似文献   

9.
谭填英 《哈尔滨医药》2012,32(6):452-453
目的了解恙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误诊情况,以便提高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62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的发病季节为全年发病,但5至10月为多见,以7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多数有草丛、树林接触史。62例患者均有发热(100%);皮肤焦痂或溃疡(100%),淋巴结肿大(72.58%),头痛(58.06%)。病程初期有结膜充血(93.5%),病程长者均并发多脏器损害,受损器官最常见有血液系统、肝、心脏、肾等。辅助检查:白细胞多正常或偏低,外斐试验阳性。氯霉素治疗效果较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恙虫病临床特征突出,但必须详细询问,认真体格检查。易并发多脏器损害、易误诊。对于本病早期诊治是关键,用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邱庆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10-111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5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恙虫病患者入院时有15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46.9%(15/32),该病易误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腹股沟淋巴结炎和脑炎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①临床医师对本病流行病学资料不了解;②没有进行祥细的体格检查;③症状、体征不典型;④对血清学检查变形杆菌OXk阳性率出现的规律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恙虫病知识培训,特别加强对发热原因不明患者的检查,才能减少恙虫病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复杂化 ,合并症多 ,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恙虫病 66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6例中 ,男性 3 8例 ,占 5 7.6% ;女性2 8例 ,占 42 .4%。年龄 8个月~ 13岁。≤ 3岁 7例 ,占10 .6% ;4~ 7岁 3 2例 ,占 48.5 % ;8~ 13岁 2 7例 ,占40 .9%。发病时间 5~ 10月 64例 ,占 96.7% ,11月 2例。起病就诊时间 2~ 18d,平均 9d。1.2 诊断依据 [1 ] :1不明原因的发热 ,伴淋巴结肿大 ,皮疹。 2皮肤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昭通市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实验室资料、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恙虫病患者均有发热,多系统受累。所有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百均降低,凝血功能异常11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外,易出现多系统受损。皮肤焦痂或溃疡是本病的重要特征,若不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13.
吴海燕 《淮海医药》2002,20(5):414-414
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小儿毒痢 )是由各类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多起病急骤 ,突然高热 ,面色苍灰。早期即出现精神萎糜、嗜睡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夏秋季多见 ,病情经过极为凶险 ,死亡率较高 ,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因此 ,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 ,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迅速处理 ,尤其显得重要。现将我院儿科 1995年~ 2 0 0 0年 6年来毒痢 2 4例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患儿中 ,男 16例 ,女 8例 ,年龄 2~ 13岁。农村患儿 19例 ,城市患儿 5例。1.2 临床表现  2 4例患儿均有发热病…  相似文献   

14.
小儿气道异物为耳鼻喉科急症,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农村较为多见,多数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当缺乏异物吸入史或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则易误诊而出现严重的后果。现将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40例误诊者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40例误诊患儿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8岁,<2岁32例(80.0%);误诊天数6天~1个月。临床表现:40例均有持续性咳嗽,发热、阵发性喘憋各12例(各占30.0%),阵发性剧咳4例(10.0%),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2例(5.0%);左或右肺呼吸音减低28例(70.0%),两肺闻及喘鸣音12例(30.0%),颈部皮下气肿4例(10.0%)。辅助检查:胸…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 (Hand footandmouthdisease)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性疾病 ,其临床特征是发热、手足出现斑丘疹或疱疹 ,口腔粘膜出现充血疹、疱疹或溃疡。现将我科收治的 19例病人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例病人中男 10例 ,女9例 ,年龄 1.5~ 5岁 ,病程 5~ 10d。 14例患儿有明确接触史。1.2 临床特征  (1)发热 :低热 9例 ,中等度热 4例 ,高热 1例。 (2 )全部患儿均在手足及口腔粘膜发生小水疱损害 ,17例约占90 %的患儿口腔粘膜小水疱先于皮肤损害 ,直径约 2~ 3mm ,数目 1~ 10个 ,破…  相似文献   

16.
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捷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1):109-110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高热、皮疹、焦痂、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表现 ,可导致多脏器损害。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至 2 0 0 1年期间 15 6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对其中 4 3例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6例中 ,并发多脏器损害 4 3例占2 7.5 %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0~ 6 8岁。均有野外活动史 ,发病时间 5~ 11月份 ,起病后 2~ 12天住院。1.2 诊断依据[1 ] :(1)流行病学资料 (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和野外活动史 ) ;(2 )突然发热伴淋巴结肿大 ,皮疹 ;(3)皮肤特异…  相似文献   

17.
小儿恙虫病误诊25例分析泉州市人民医院刘永文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本科1990年5月至1995年10月误诊25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5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412~3岁3例,3~6岁8例,6~12岁14例。2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的21例小儿川崎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川崎病均有发热,出现皮疹20例,球结膜充血19例,颈部淋巴结增大19例,唇及口腔改变14例,手足症状13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5例,血白细胞升高19例,血沉值增大19例,心肌酶异常12例。结论:川崎病具有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多样化、复杂化 ,并发症多。现就我院自 1994年以来收治的 10 4例恙虫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 78例进行分析 ,探讨其对心脏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8例中 ,男 42例 ,女 36例 ;年龄 8~ 6 8岁 ;均无心脏病史。入院时有发热、肌肉酸痛 6 7例 ,淋巴结肿大 5 6例 ,头痛 48例 ,焦痂或溃疡 41例 ,结膜充血 40例 ,皮疹 30例 ,脾肿大 12例 ,肝肿大 8例 ,精神异常 1例 ,休克 1例。1.2 诊断标准  (1)有野外接触史 ;(2 )发热并发特异性焦痂或溃疡 ;(3)淋巴结肿大 ,皮疹 ,肝脾肿…  相似文献   

20.
刘伯军  禹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97-1697
为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近几年经上消化道钡餐和(或)纤维胃镜及手术证实的54例小儿消化性溃疡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4例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2岁1例,~5岁6例,5~7岁13例,7~9岁19例,9~12岁15例。农村患儿18例,城镇患儿36例。1.2临床症状和体征:腹部隐痛反复发作48例,上腹压痛21例,脐周压痛19例。腹痛多在脐周和(或)上腹部,持续时间2个月~2年半,多无规律性。5例上腹隐痛6个月,突发上腹剧痛15~17小时,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消化道出血35例,其中以便血为主(23例次),多为黑便;呕血17例,反复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