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自2013年1~12月在本科室行负压吸宫术进行人工流产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和米非司酮组。缩宫素组患者使用缩宫素,米非司酮组使用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缩宫素组的出血时间为(5.8±1.4)d,出血量为(321±38.3)ml,缩宫素组的出血时间显著短于米非司酮组的(8.9±1.3)d,出血量显著少于米非司酮组的(437.3±49.2)ml(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00%,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的33.00%(P<0.05)。结论缩宫素比米非司酮更能显著预防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分析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5例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两组患者均在预后给予膀胱冲洗液处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温度膀胱冲洗液,观察组患者采用(36.02±0.86)℃的膀胱冲洗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比48.94%),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采用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患者的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具有重要影响,其中适当加温的冲洗液温度冲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温度下的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小兰 《江苏医药》2015,(6):699-70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中、术后生理盐水冲洗液的温度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TURP患者2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冲洗液温度37‐38℃;B组冲洗液温度(室温)21‐24℃。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变化,记录术后4 d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检测尿中红细胞计数。结果术前两组中心体温均为(36.7±0.3)℃;术毕A组中心体温(36.6±0.2)℃,高于B组的(35.5±0.4)℃(P<0.05)。A 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均少于 B组(P<0.05)。结论 TURP术中、术后冲洗液温度恒定在37‐38℃是适宜温度,能有效减少患者体温快速下降和由此引起寒战、膀胱痉挛和尿道出血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4.
王丹  白燕  薛维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27-3227,3229
目的探讨冲洗液温度对前列腺增生症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温度(25、30、35、40℃)冲洗液对患者进行持续膀胱冲洗,观察各组每天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连续观察5d。结果冲洗液温度为35℃时,患者出现膀胱痉挛次数明显低于其他冲洗液温度。结论TURP后持续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5℃为最佳,其可最大限度减少术后膀胱痉挛次数。  相似文献   

5.
曾艳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02-3203
目的观察卡贝缩宫素用于防治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术中预防性使用卡贝缩宫素,对照组38例常规使用缩宫素,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贝缩宫素对防治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孕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华 《淮海医药》2011,29(5):406-407
目的 观察并评价益母草注射液用于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缩宫素组单独采用缩宫素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用药,分别观察2组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子宫复旧的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冲洗液升温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本科 4 8例前列腺切除术后冲洗液用水浴法加热至 37℃ ,观察其膀胱痉挛、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液总量、术后出血量并分析。结果 经过应用 37℃冲洗液的患者 ,其膀胱痉挛率、冲洗液清时间、冲洗液总量、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应用室温 ( 2 0℃ )冲洗液的对照组 ,并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采用 37℃冲洗液冲洗膀胱是防止前列腺出血的有效方法 ,操作简单 ,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270-27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36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联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和对照组(单用缩宫素)各180例,分别观察术后2h、术后12h、24h出血和术前、术后24h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产后2h、12h、24h出血量逐渐减少,对照组较观察组稍多;两组产妇产前产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单用缩宫素组略低;观察组有1例出现发热,其余无异常,无单独用药,4h自行消退。结论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290与观察组290例。对照组(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宫体肌内注射,20u加液体中滴入。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除同法用缩宫素外,于胎儿娩出后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服,1h后再次舌下含服200ug。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缩宫素组)明显减少,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出现恶心、无呕吐、腹泻发生,2例寒颤、发热,对照组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效果明显,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使用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其术后出血以及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手术时间存在一定区别,以此为标准对患者进行小组划分,将室温膀胱冲洗液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中,将加温膀胱冲洗液应用于30例观察组患者中,对其术后冲洗液量、冲洗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术后出血量、堵管发生率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冲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冲洗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膀胱痉挛发生率、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在冲洗膀胱的过程中使用加温膀胱冲洗液,能够减少其术后出血量并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对其疾病治疗以及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85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3例,对照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膀胱、出血、导管及冲洗液刺激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影响因素。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继发性出血、膀胱内血块堵塞、泌尿系统感染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心理因素、不稳定膀胱、出血、导管及冲洗液刺激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预防、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及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效果,找出最佳的冲洗液温度,提高护理效率。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21例。每组分别采用不同温度冲洗液持续冲洗膀胱:A组为2126℃;B组为2726℃;B组为2732℃;C组为3332℃;C组为3337℃;D组为3837℃;D组为3842℃。记录4 d内各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冲洗液转清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及尿液转清时间均明显低于A、B、D组(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液温度以3342℃。记录4 d内各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冲洗液转清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人均痉挛次数、尿液红细胞计数及尿液转清时间均明显低于A、B、D组(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液温度以3337℃为宜,其能有效改善患者膀胱痉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应用硝酸甘油在TURP时行控制性降压,与对照组相比测定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冲洗液量、PaO2、PaCO2、Na+、K+、Cl-、pH等指标,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与指标。结果控制性降压组TURP时出血量、手术时间、冲洗液量等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PaO2、PaCO2、K+、Na+、Cl-、p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URP时采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冲洗液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内环境变化,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男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膀胱冲洗液中加去氧肾上腺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共78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膀胱冲洗液进行冲洗,观察组患者在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离子的下降程度以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离子的下降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男性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采用膀胱冲洗液中加去氧肾上腺素临床效果显著,与单纯膀胱冲洗液相比,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水中毒和寒战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出血的效果.方法 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B组:缩宫素静脉及宫体各注射20 U;C组: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加缩宫素宫体20 U注射.观察各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前后Hb及HCT的变化.结果 三组术中出血量:A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中失血≥500 m,l三组分别是25%,5%,2.5%,有显著性差异.产前产后Hb、HcT变化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不及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和单独使用缩宫素组,单独使用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不及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组和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加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卡前列甲酯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PPH)的预防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上饶卫校附属医院行剖宫产术的瘢痕子宫产妇86例,依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缩宫素组(n=43)与卡前列甲酯组(n=43)。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甲酯组在缩宫素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2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即刻用药。比较2组产后2、24 h出血量及产后排气时间,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Hb)、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炎性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不良反应。结果 卡前列甲酯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产后排气时间短于缩宫素组(P<0.05或P<0.01)。术后,2组Hb水平低于术前,Fib水平高于术前,APTT长于术前,但卡前列甲酯组Hb、Fib水平高于缩宫素组,APTT短于缩宫素组(P<0.05或P<0.01),2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O、...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各80例。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分娩后不同时间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5%(2/80)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8.8%(1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术中出血量(131.13±11.24)ml、产后2 h阴道出血量(161.42±12.21)ml、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241.14±14.17)ml均少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78.01±11.82)、(189.11±15.11)、(268.01±18.21)ml,恶露持续时间(7.13±0.25)d短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9.25±1.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低于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手术中冲洗液温度对于术中患者低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07~2013-07间76例TUV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术中使用加温冲洗液,对照组则使用室温冲洗液。分别记录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15、30、60、90min和术终时的低体温与术中心率、MAP及寒战发生率的具体情况数据。结果: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30min之后肛温上升0.5℃,之后逐渐下降,对照组下降速度和幅度较试验组明显,对照组患者术终肛温较基础值低0.9~1.0℃,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90min两组患者心率、MAP及寒战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温过的冲洗液有降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温的发生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术中灌洗液升温在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南飞  申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61-3362
目的:探讨术中灌洗液升温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的预防。方法:对本科收治的92例TURP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术中采用不同温度的灌洗液,观察其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液总量、术后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应用37℃恒温灌洗液的患者,其术后上述情况发生率明显优于应用室温(约24℃)灌洗液的对照组。结论:术中采用37℃恒温灌洗液是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200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组)和对照组100例(缩宫素组)。前者在术后即将米索前列醇0.2 mg纳肛,同时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缩宫素组)术后仅给缩宫素20 U+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无年龄及胎位限制,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也明显较少(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良好,且使用方便、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