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性胃炎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身心不良影响。传统西医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一方面是因为容易出现副作用,另一方面是容易产生耐药现象。中医将慢性胃炎纳入"胃痞"范畴,中医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效果独特[1]。本研究对中医疏肝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报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胃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属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1 ] 。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通过建立适当的实验性慢性胃炎动物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是开展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2 ] 。笔者收集近五年来的有关慢性胃炎实验研究的资料 ,按中药复方对实验性慢性胃炎作用机理的不同 ,分类综述如下。1 研究概况  1 1 中药复方对实验性慢性胃炎胃液生化的影响 慢性胃炎的不同阶段 ,胃液生化亦发生不同的变化。浅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近 1 0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胃炎概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 ,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针灸治疗规律及针灸临床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般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168例慢性胃炎患者病历进行统计分析,从慢性胃炎辨证论治入手,研究慢性胃炎中药治疗的一般规律。结果慢性胃炎的症状,共计32种,胃痛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脘腹胀满;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约占3/5。慢性胃炎患者之所以普遍病程长、体质差,与血瘀病机有关。其实,血瘀应当发生于气滞之后,气滞才是慢性胃炎贯穿始终的病变。统计168例病历中所用中药,共计92味,慢性胃炎常用药使用频率分析结果:陈皮使用频率最高,茯苓稍次,其下依次为砂仁、半夏、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结论慢性胃炎具有15个主要症状表现,慢性胃炎以肝胃郁热型和脾胃虚寒型证候最为常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为陈皮、茯苓、砂仁、白芍、生姜、大枣、延胡索等。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论文阐述了慢性胃炎的发病诱因和机制,同时描述了其临床症状。针对慢性胃炎,从中医角度辨证的看待慢性胃炎,同时对不同中医症状的慢性胃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理论疗法。对临床慢性胃炎给出了中医的治疗方法。最后,强调了治胃“以理气为主、以通和为用”的治疗法则,阐述了对慢性胃炎患者日常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张世芳 《光明中医》2011,26(6):1225-1226
目的了解慢性胃炎病因、病机及个体差异、脏腑功能失调、情节失控、时令季节、饮食习惯、误服毒药、药物不良反应等对胃腑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观点。结果根据慢性胃炎发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结论为临床治疗慢性胃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衷中参西论治慢性胃炎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瑾 《江西中医药》1995,26(3):27-28
衷中参西论治慢性胃炎之我见张瑾(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333000)关键词慢性胃炎,辩证论治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深深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能明显提高医疗效果。兹就治疗慢性胃炎病谈谈体会如下:慢性胃炎有原发性与继发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之我见白城中心医院(130000)高宝贵刘英贤【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用药体会慢性胃炎为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之范畴。近年来,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临床观察诊断手段比较明确,但对本病尚缺乏特...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病变,为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隐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胃部烧灼感。我院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上,除了人们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外,在炎症发生的初期,在病变还可逆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采用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节来缓解疾病,在这一阶段,对饮食与心理因素的调节有时比用药物治疗更有效果,同时注意寻找慢性胃炎患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的共通点,将辨病和辨证结合,探索慢性胃炎诊断模式的规律。方法:笔者于2000—2013年对来住院的慢性胃炎患者200例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用奥美拉唑片配合克拉霉素分散片、莫沙必利分散片的三联疗法,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200例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7天为一疗程,其4个疗程。结果:治疗4疗程后,治愈4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胃炎患者均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6.6%。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之一,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变部位虽以胃为中心,然涉及肝、胆、脾、肾。根据其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从疏肝和胃、清胆和胃、清热利湿、寒热并举、斡旋气机、滋养胃阴、温补脾肾、理胃消瘀八个方面进行立法、遣方、选药,从而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治慢性胃炎九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亮 《中医研究》2005,18(1):55-56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脘痛"、"痞证"等范畴.笔者纵观历代医家之治法,结合个人经验,将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归纳为9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 ( HP)感染密切相关 ,单纯应用根除 HP药物对慢性胃炎改善尚不理想。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痛、痞满等范畴 ,刘国安主任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症舌脉特点进行中医辨治本病 ,疗效良好 ,现介绍如下。病因病机脾胃气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 ,脾虚不能  相似文献   

15.
陈建军 《光明中医》2009,24(12):2337-2338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现将笔者对慢性胃炎中医疗法的认识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拔罐治疗。结果:102例中临床治愈31例,好转62例,总有效率为91.2%。结论:针灸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吉海旺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瑗琳 《陕西中医》2010,31(12):1642-1643
目的:通过总结吉海旺主任多年的临床经验,观察慢性胃炎痞满证中医辨治的疗效,探讨吉海旺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辨证思路和临床经验。方法:对吉海旺主任自创健脾消痞汤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其辨证施药的思路和方法。结论:慢性胃炎痞满证发病以脾虚为本,气、痰、食、热、血为标。多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贯穿于慢性胃炎病程始终。治疗应扶正祛邪并举,注重顾护健运脾气。健脾消痞汤组成是吉海旺主任依据本病病机特点制定,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痞满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往往被患者忽视,出现并发症时又延误了治疗时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一定优势,笔者常采用养阴益胃,温中健脾,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和胃止痛之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炳恒 《中医研究》2010,23(10):46-47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近年临床实践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疗效。2007-01—2010-0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40例),采用西药奥美拉唑胶囊口服法,治疗组46例,采用温针疗法。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胃镜下疗效、症状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