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苑振云  靳萍奎 《临床荟萃》2003,18(11):640-641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化合物。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明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1,2 ] ,临床上已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3] 。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 ,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 1979年WHO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分类标准诊断[4 ]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组 2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治疗脑梗塞41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根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增强纤溶活性、降低血粘度等作用。本院使用陕西安康地区制药厂生产的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塞 4 1例 ,并设立对照组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81例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均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葛根素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4年至2010年国内外发表的葛根素注射剂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估与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临床试验(RCT),共1889个病例,葛根素注射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OR为4.82,95%CI(3.48,6.68)]。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剂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在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73例行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干预组44例和常规组29例。常规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干预组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心力衰竭、低血压、浅静脉炎、瘙痒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功能,通过改善冠脉循环,达到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血黏度作用,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下为我院于2001年5月~2005年6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7例的葛根素治疗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商品名诺雪健),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影响,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梗塞33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加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0例 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那普利组及葛根素合用依那普利组。比较 3组 2 4 h尿微量白蛋白 (U m Alb)定量。结果 :两个治疗组用药后 U m Alb均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以葛根素合用依那普利组降低更明显 (P<0 .0 1) ,葛根素合用依那普利组与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 (P<0 .0 5 )。结论 :联合应用葛根素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ACEI)是治疗 D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治疗方法,评价弥可保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弥可保联合葛根素治疗,口服弥可保糖衣片0.5mg,每日3次,葛根素注射液5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疼痛、麻木、感觉障碍等)明显减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显著。结论:弥可保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啜丽娟 《护理研究》2004,18(6):1073-1073
注射用葛根素(又名麦普宁、普润)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而被迫停药:现将我院近3a来应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他司汀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VBI眩晕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静滴培他司汀20 mg,葛根素500 mg,对照组每日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20 mL,疗程为2周。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TCD、血液流变学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培他司汀联合葛根素治疗VBI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1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出血的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积分)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血肿周围水肿吸收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血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葛根素治疗基底节出血对患者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有效。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99年6月~2002年6月采用法国赛诺菲温沙分公司提供的LMWH(商品名速避凝Fraxipavine)治疗急性脑梗塞进行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入选标准 :(1)按照国家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并经CT或MRT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2)发病时间<48h。(3)年龄18~80岁。(4)无出血病史和出血倾向 ,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凝血时间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 ,尿隐血 (— )。(5)6个月内无手术及外伤史。(6)符合下列一条或多条者 ,不被入选 :①严重高血压 (SBP>180mmHg或DBp>120mmHg)。②TIA发作。③CT或MR…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高脂血症患者ET、NO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正常人与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效应.[方法]对66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葛根素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 d,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与血浆ET、NO水平,同时选取40名查体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脂血症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血浆E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血浆N0水平下降(P<0.01);高脂血症组治疗后血脂及血浆ET、NO水平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葛根素可显著调节高脂血症患者血浆ET、NO水平,并具有降血脂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土莲 《护理研究》2004,18(15):1355-1356
[目的 ]探讨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 [方法 ]将突发性耳聋、耳鸣病人 10 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葛根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丹参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耳聋、耳鸣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突发性耳聋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耳鸣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陈洪博  李迎新  单太华 《临床荟萃》2003,18(11):638-638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中间状态 ,易发展为AMI ,危及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探讨UA治疗新途径 ,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 :速避凝 (钙 ) ]联合三七总苷 (商品名 :血塞通 )治疗 ,临床取得了显著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入院的UA患者 92例 ,其诊断均符合WHO制定的UA诊断标准。随机分为速避凝联合血塞通治疗组 (治疗组 )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 )各 46例。治疗组 :男 2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5~ 76岁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的影响.方法:63例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葛根素治疗组(33例).葛根素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3周为1个疗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纤溶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行静脉闭塞试验(VOT).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患者FINS浓度增高,ISI降低,VOT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升高,P均<0.01.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浓度降低,ISI增高,VOT前后t-PA活性增高,PAI-1活性下降(P<0.05或P<0.01).常规组治疗前及葛根素组治疗后FINS、ISI与PAI-1及VOT后t-PA活性之间呈线性相关(P<0.05或P<0.01).结论:葛根素可改善ACS患者的IR及与IR密切相关的纤溶活性异常.  相似文献   

17.
郭江宏  管耘园  吴红萍 《临床荟萃》2006,21(15):1123-1125
糖耐量异常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目前认为它是高血压形成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因素[1].我们联合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及小剂量螺内酯(商品名:安体舒通)在治疗合并有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同时观察到这一治疗对左心舒张功能及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啜丽娟 《护理研究》2004,18(12):1073
注射用葛根素(又名麦普宁、普润)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醛基异黄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而被迫停药。现将我院近3a来应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以供临床医生借鉴。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来源 本组病例来源于我院使用注射用葛根素治疗心血管疾病引起不良反应的住院病人110例。年龄:3 0岁~40岁3例,41岁~5 0岁9例,5 1岁~60岁2 7例,60岁以上71例。其中,男75例,女3 5例。1.2 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患者使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5 8例VBI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增快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循环 ,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董泊 《临床医学》2011,31(7):83-84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丁咯地尔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丁咯地尔治疗,疗程均为1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明显、安全,优于单用丁咯地尔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