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自Subramanian氏于1971年证实~(99m)Tc-三聚磷酸盐骨闪烁照像有临床应用价值以来,~(99m)Tc-磷酸化合物即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骨显像剂。可是,~(99m)Tc-磷酸化合物骨闪烁照像所表现的异常像,缺乏特异性,即不仅骨肿瘤病变可呈现阳性所见,就是一般骨骼病患也可呈现类似改变。因而,1974年Oku-yama氏提出用~(67)Ga-枸橼酸盐,~(99m)Tc-博莱霉素进行骨闪烁照像,并认为其对骨肿瘤诊断有价值。1979年中间氏等提出用氯化~(201)铊闪烁照像来诊断骨骼疾患。但正如奥氏等所说,对于骨肿瘤病变的诊断,不能单纯以骨闪烁照像,而并用肿瘤显像是极为重要的。作者为进一步探讨氯化~(201)铊闪烁照像对骨骼疾患的诊断价值,曾对癌研究会附属医院放射线科收治的疑似有骨骼疾病的88例患者,间隔一个月以内分别  相似文献   

2.
骨闪烁摄影已被实验室和临床用于评价自体植骨和同种异体植骨的转归。最近,锝标记次甲基亚膦酸盐闪烁摄影又被用于带血管游离植骨存活情况的估计。然而临床经验对这一方法的价值提出疑问。因为动脉造影证实微血管吻合阻塞者移植骨仍可出现阳性闪烁扫描。常规植骨早在术后三周即可获得阳性骨扫描。有些作者甚至认为无论是自体植骨或同种异体植骨,术后十天都可以在闪烁照相上显示。作者将27条狗分成三组,比较了带血管的复合骨组织移植、常规自体植骨以及不同受植床内移植骨膜  相似文献   

3.
~(99m)Tc 标记多磷酸盐的应用显著增进了骨闪烁摄影的临床重要性。在继续寻找更为理想的放射性药物过程中,又发现了~(99m)Tc 的焦磷酸盐和磷酸盐。近年来,~(99m)Tc 的甲基双磷酸盐(MDP)已成为应用最普遍的骨显影剂。最近,~(99m)Tc 双羧双磷酸盐(DPD)和羟甲基双磷酸盐(HDP)也已有成品供应。本研究目的为评价DPD、HDP 和MDP 常规骨闪烁摄影的显影特性。为此,选择两组诊断不同的病人,每一病例给予MDP+DPD 或MDP+HDP,对闪烁摄影片进行定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利用~(99m)Tc标记磷酸化合物进行骨闪烁摄影,根据病灶区~(99m)Tc的集聚程度在视觉上分为3个阶段。“-”表示病变部位的集聚与正常部位几乎相同;“+”表示集聚明显高于正常部位;“++”表示有显著的集聚。“+”和“++”为阳性。集聚形态分为均集聚的Ⅰ型和环状集聚的Ⅱ型。作者讨论了61例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疾病的骨闪烁摄影,指出:Ⅰ型中的非骨化性纤维瘤,多发性外生骨瘤,内生软骨瘤,纤维异常增殖症占多数。Ⅱ型中以组织细胞增多症X,骨囊肿,巨细胞瘤占多数。骨闪烁摄影的阳性率见表  相似文献   

5.
结核性骨、关节疾患的早期症状只是限局性疼痛,而且肺外结核病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且往往不伴有肺结核。临床诊断是很困难的。目前关于骨闪烁显像诊断结核性骨、关节病尚未见报告。作者等报告经手术证实的5例结核性骨、关节病骨闪烁显像的体会。1、关于骨闪烁显像诊断的有用性和限界;2,骨闪烁显像图与X线照片的对比;3、对其中一部分活动性结核性骨病采用炎症闪烁显像是有诊断作用的,从发病到确诊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与肺部结核的关系。对象及方法:以关节痛为主诉的5例病人均应用骨闪烁显像,男3、女2例,年龄49~72岁。背痛者2例、腰痛1例、左膝关节痛2例。方法:骨闪烁显像用~(99m)Tc-MDP 20mCi静脉注射,4小时后用大视野闪  相似文献   

6.
盆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影像学检查。用于此目的的方法有:静脉尿路造影(IVU)、动脉造影、前列腺静脉造影、输精管造影、淋巴管造影、超声、骨核素检查、肝闪烁摄影、CT、导向细针穿刺活检和核磁共振(NMR)扫描。  相似文献   

7.
一、对象和方法:经手术,活检、CT检查、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血液检查等方法诊断的38例原发性肝癌。静脉注射柠檬酸~(67)镓2~4mCi约72小时后,用γ照相机及资料处理装置,仰卧位摄影,并收录资料,然后在同一体位静脉注射~(99)Tc-Sn-胶体2~4mCi,10~20分钟后作肝闪烁摄象。再分别用~(67)Ga300keV及~(99m)Tc140keV的窗宽在各体位摄影。减法闪烁图是用计算机将~(67)Ga及肝闪烁图分别平滑化后,在两种闪烁图上非肿瘤部位的相同位置,定出“感兴趣区”,在此范围内用~(67)Ga闪烁计数的1/5数值制成肝闪烁  相似文献   

8.
廉宗澂 《放射学实践》2003,18(8):608-610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诸多影像技术中合理选择实用而有效的影像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当前X线摄影仍是许多疾病的首选检查技术。在骨疏松疾病的诊断中,X线技术提供的形态学变化对诊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骨矿测量技术、CT和MR等影像技术所不能取代的。正确地评估X线平片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是关于骨软化症和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等的复杂病理状态。确切地诊断其骨病变,掌握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选择治疗方法必不可少的。定量观察ROD的骨改变,对骨病变治疗效果判定是很重要的。作者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全身闪烁显像,然后①对闪烁图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分类结  相似文献   

10.
X线乳腺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特别是发现早期乳癌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本文在分析乳腺照片质量的基础上,探讨乳腺半数字化摄影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术前骨闪烁照相确定有无转移性疾患,对未确诊肾疾患但提示有肾细胞癌的患者已成为一种通用的方法。毫无疑问,确定肾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和5年生存期,必须知道是否有转移和准确分期。但是它对选择最初的外科治疗上的作用尚有争议,许多作者主张肾切除而不管是否有骨骼系统转移性疾患的存在。因而,以下研究用于估计肾疾患明确的病理诊断之前骨闪烁照相  相似文献   

12.
锁骨致密性骨炎是原因不明而少见的良性疾病,自首次文献描述以来仅报道25例,16例经病理证实,妇女多见。临床有胸锁关节肿胀或肿块,ESR升高,放射学类似于硬化性转移病变,常导致误诊及不必要的检查。本文讨论了本病的临床、放射学、闪烁摄影以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Greh.  VS  高起学 《放射学实践》1989,4(1):9-15
在当今CT 和磁共振体层摄影的时代,普通的岩骨体层摄影对诊断这一区域的占位性病变仍具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0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持续血液透析病人的X 线照片。结合对指骨干、簇端和跟骨的选择性放大摄影进行骨骼X线观察。同时在对照组亦做相同的放大检查。本文结果说明了放大摄影对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本病中指骨和簇端骨吸收的敏感性,和跟骨底部侵蚀,可能和某些关节疾病的改变相似。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一样,其X线表现包括甲旁亢(纤维囊性骨炎),佝偻病或骨软化,骨琉松,骨硬化和软组织、血管的钙化。在肾性骨营养不良早期发现X 线上骨性异常是  相似文献   

15.
乳腺检查有较多方法,有超声,红外线等,但钼靶X线乳腺摄影仍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一种较为精确的重要手段,对于观察乳腺肿瘤,钙化以及血管分布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提高钼靶X线摄影技术,我们对钼靶X线乳房摄影技术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证明乳腺X射线摄影和超声检查是乳腺疾病筛查的"黄金组合", MRI是乳腺疾病检查的重要补充, CT成像有待于技术的逐步成熟, 将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 SPECT对乳腺X射线摄影和超声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提供较大帮助, PET/CT主要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期和疗效判断。目前尚没有一种影像学方法可以取代其他方法, 各种检查乳腺疾病的手段呈互补关系, 多种影像学方法融合已成为准确诊断和精确治疗的重要保障。笔者将阐述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优点、局限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诊疗技术也不断发展,核医学检查在乳腺癌诊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如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乳腺闪烁显像,放射性核素对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检查骨转移的骨闪烁显像及PET在乳腺癌原发灶诊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8.
用于诊断骨骼疾病的放射性药物趋骨性示踪剂——~(99m)锝1971年,~(99m)锝标记磷酸化合物的应用建立了骨闪烁照相的新基础。~(99m)锝的物理衰减特性及其生物学性质能使病人在接受较低放射量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照相,从而迅速地取代了所有其它骨显影剂。  相似文献   

19.
超声显象之后,机械控制静团剂注射造影剂的动脉CT扫描成为肝脏血管瘤的最佳诊断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血池闪烁摄影和磁共振是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20.
Osgood-Schlatter氏病(OS)常见于好运动的青年,以胫骨结节处疼痛、肿胀为主要症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创伤造成的。作者对临床诊断的28例OS中的20例男性患者,年龄13~14.5岁,进行了影象学研究。其中10例16个膝关节做了骨闪烁摄影,17例27个膝关节做了MRI检查,20例34个膝关节做了CT检查,全部病例均有传统的X线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