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87-889
随着社会老龄化比率不断攀升,血管性抑郁症危害越来越严重。文章主要对近五年有关血管性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分型、临床中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其病因病机大致为虚、郁、痰、火、瘀等相互为患,病位主在脑,与肝、肾、心、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辨证主要为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四型,临床中药治疗多从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养血安神、温胆益肾、活血化瘀着手。并强调临床研究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系统规范,全面提升血管性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甘盼盼  全毅红 《光明中医》2016,(17):2474-2475
动脉粥样斑块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西医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动脉粥样斑块是在气虚血瘀的基础上,加之痰、瘀、毒等病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致的病证,主要累及脑、心、脾、肺、肾诸脏,其基本病机为:心气虚损、心脾两虚、脾虚痰生、痰湿阻络、瘀毒内生、脑脉闭阻,其中气虚血瘀贯穿病程始终。治疗动脉粥样斑块在益气化瘀的同时,也要注重痰、瘀、毒等病理因素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神经递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神经递质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共观察139例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型的抑郁症患者,分别与30例正常人对比,观察各组外周血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差异。结果肝郁气滞组NE,肝郁脾虚、肝郁痰阻、心脾两虚及心肾不交组5-HT、NE、DA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组有一定比例5-HT及NE功能低下及亢进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组分别有29.03%、25%DA功能亢进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外周血5-HT、NE、DA低于正常人,但有部分患者表现为5-HT、NE、DA功能亢进,且各证型5-HT、NE、DA功能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4.
杨耀峰  刘筱茂 《陕西中医》2011,32(9):1210-1211
目的:介绍刘茂林主任医师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学习,总结其所长。结论:刘茂林认为抑郁证由郁、痰、瘀、火、虚等引起,其病独在心肝,与脾肾密切相关,业师对抑郁症分型论治,列为3型,分别为:痰瘀互结,肝郁化火,心脾虚损。治疗中既有疏肝解郁、活血化痰、养心宁神,又有心理疏导,治疗灵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发生时,因病毒的侵袭心肌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性改变,病毒的侵袭及其引起的免疫损伤贯穿病毒性心肌炎病程始终。这一现象符合中医温病学中毒蕴日久、痰瘀互结、正气虚羸的认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要素可概括为虚、毒、痰、瘀4个方面:气阴亏虚、毒邪内侵入心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关键;毒蕴心经、伤阴耗气是病毒性心肌炎病机演变的基础;痰瘀互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转归。虚、毒、痰、瘀相互促进,互为影响,使本病虚实夹杂,病重难愈。治疗时分清虚、毒、痰、瘀在病毒性心肌炎各病程的主次,以培其气阴亏虚之本,分解其胶结之邪。  相似文献   

6.
杜德元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55-1656
肿瘤的病因病机以虚、毒、痰、瘀来概括。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虚以正气虚为主,特别是以脾肾两脏的虚损为主要,补益重在脾肾,攻毒要适时,化痰要分清寒热;活血化瘀要防止肿瘤转移,扶阳治疗要掌握好症候。  相似文献   

7.
基于古今文献,探讨虚、痰、瘀、毒在帕金森病发病及病机演变中的作用."虚"是帕金林病发病的内在基础,"痰"与"瘀"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毒"是决定其转归的重要因素.四者病机联系包括痰瘀互结、互生;痰瘀致毒,毒致痰瘀;因虚致痰、致瘀;邪气久居,正气愈虚;邪凑虚处.  相似文献   

8.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中医学“狂病”“郁病”“癫证”等范畴,主要与先天素禀、气候环境、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有关,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阴阳失衡,气血不畅,虚实夹杂,乃发为本病。纵观本病,病理因素不外乎“气、火、痰、瘀、虚”,各病理因素可单独致病,亦可夹杂致病,实证多与肝郁、痰火、瘀阻相关,虚证多与肾虚、心脾两虚有关。临床根据病性虚实,可分别采取“气郁者调之、火亢者清之、痰壅者化之、瘀阻者通之、虚者补之”的治疗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痰瘀互结证的医案并提取证素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痰瘀互结证病位证素主要是肝、胃、肺、肌肤、经络、心、筋骨、肾、胞宫,病性证素主要是气滞、热、气虚、风、湿、火、阴虚、毒、血虚、寒、津液亏虚等,对病位及病性证素采用因子分析,得出痰瘀互结证的兼证如:痰瘀阻络证;湿热蕴肤;风寒犯肺;肝郁脾虚;气虚津亏;火毒内蕴;心胃瘀阻;虚热内扰;血虚不荣.结论:频数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痰瘀互结证的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0.
周绍华治疗抑郁症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井慧如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660-1662
整理介绍周绍华教授多年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经验总结,以抑郁症的虚实总则大纲入手,进而对6种抑郁症的分型予以详细论述介绍,其包括肝郁气滞型、心阴亏虚型、心脾两虚型、痰火郁结型、心肾不交型以及心胆气虚型。文中说明抑郁症病因病机原理,主要治疗法则,方剂运用药理作用及临证加减药物应用原则,并列举临床病例为其灵活运用作说明,期使读者更容易体会与应用名老中医对于抑郁症的治疗精髓。  相似文献   

11.
《内经》对健忘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历代医家又有了新认识,朱丹溪日“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张仲景谓“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人喜忘”;健忘多与心脾亏虚、肾精不足有关,亦有因气血逆乱,痰浊上扰所致。治疗首要辨清虚实,虚则主要责之于心、脾、肾的亏虚,实则主要为痰浊、瘀血、肝郁为患,还要注意到虚实挟杂的复杂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思维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抑郁程度等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主要有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5个证型,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肿瘤相关性抑郁中医证型与患者收入情况及既往化疗史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5个证型中除肝郁脾虚证外,男性患者多见于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女性患者以心虚胆怯证较为多见;患者年龄与肝肾亏虚证呈相关性,与其余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分期中Ⅰ期患者以痰火扰心证、气滞血瘀证多见,Ⅱ期患者以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患者以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多见,Ⅳ期患者多为肝肾亏虚证、心虚胆怯证;轻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中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重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肾亏虚证。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程度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77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例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样病例的中医证型的分布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7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应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PSD患者症状、体征和舌脉象主要有26个,症状、体征出现的频率前6项为情绪不宁(96.04%)、胁肋胀满(95.48%)、纳差(64.97%)、悲忧善哭(59.88%)、胸部闷塞(57.06%)、喜怒无常(38.41%)等.舌脉象以舌质红(57.62%)、舌质淡(55.36%)、薄白(58.19%)、苔薄腻(48.58%)、脉弦(62.14%)、弦数(58.19%)多见.177例中患者中气滞血瘀证76例,肝郁脾虚证42例,心脾两虚证26例,肾虚肝郁证18例,脾肾阴虚证9例,痰火扰心证6例.脑卒中后抑郁主要症状构成中,气滞血瘀和心脾两虚证以情绪不宁为主;肝郁脾虚证和肾虚肝郁证胁肋胀满、胸部闷塞和悲忧善哭为主;痰火扰心主要以喜怒无常、失眠健忘为多;而脾肾阴虚以情绪不宁、喜怒无常为多.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基本中医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痰瘀互阻证、肾精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痰火扰心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血瘀证、心脾两虚证,以气滞血瘀证最多.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辨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和辨证论治规律,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郁、脾虚、肾亏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为气虚、血瘀、痰阻,其证候表现有内在规律,治则为疏肝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消补兼施,并阐述了几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郁证性经乱是指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导致冲任失调是郁证性经乱的生理病理基础,其基础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化火、心脾两虚、痰凝血瘀、气血和肝肾亏虚;治疗时需辨证并兼顾崩漏与闭经的特殊性,不可忽视非药物情志疗法的重要性。郁证性经乱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激性闭经等功能性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致月经失调者。  相似文献   

17.
孙桂芝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孙桂芝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癌病位在脏,与肝、脾、肾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湿聚、气滞、血瘀、痰凝、毒蕴为标,脾虚、肝郁、肾亏为本;治疗以疏肝健脾益肾扶正固本,辅以解毒化湿、行气开郁、祛瘀散结、化痰软坚、消积导滞以祛邪。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8-889
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终致胃息肉形成。治疗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辨证规律及证素提取。方法:例原发性血脂异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因子分析寻找中医辩证规律,证素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6种证候分布情况:痰瘀互结证占20.9%,脾气虚证占18.8%,其余依次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分别占17.8%、16.3%、13.8%和12.3%。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肾,病性证素为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结论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常见证候类型有6种,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所占比重最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证素为脾、肝、肾,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初步揭示晚期胃癌的中医病理特性。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观察126例晚期胃癌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各个证素的频数分布及证素积分。结果晚期胃癌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肾、胆、肺、大肠、小肠、胞宫、心、脑(神)、膀胱,其中胃、脾、肝和肾所占比例均>50%。晚期胃癌患者病位证素积分中,脾与胃证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肝、肾、肺、胆、大肠、小肠证素与脾(t值依次为5.053、4.815、4.465、3.938、4.730、4.278)、胃(t值依次为7.126、6.699、5.679、5.484、6.255、5.604)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虚、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其中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病性证素与气虚(t值依次为3.338、4.664、5.998、6.046、6.024、6.116、6.225、5.889、5.727、5.767、4.718)、血虚(t值依次为2.021、3.402、4.540、4.625、4.688、4.892、5.025、4.843、4.738、4.792、3.936)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晚期胃癌中医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和肾,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血虚,但气滞、血瘀、邪毒、痰、湿、阴虚、气逆、热、食积、水停、阳虚也是不可忽视的病性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