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经验,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外伤性拇手指缺损患者122例,清创后急诊再造者98例,择期再造者24例,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02例,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同时再造拇食指20例。结果再造拇手指122例中119例成活,无一例感染,经0.5—2年随访,所有再造拇手指血运丰富,感觉恢复良好,对指和对掌灵活。结论对于外伤性拇手指缺损,经过彻底清创,精细设计,采用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可以获得满意的再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拇指缺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临床上治疗多采用先缝合残端、二期再造拇指的方法,因而部分患者失去了最佳的再造机会。1997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对36例外伤性拇指缺损,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急诊拇指再造,全部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2年1月10日收治1例拇指IV度缺损患儿 ,术后28小时发生静脉危象经及时处理成活。现就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儿 ,14岁 ,右拇指机器伤缺损8年余 ,掌指关节部IV度缺损 ,虎口挛缩 ,同侧第1~2掌骨间角25度 ,第一掌骨指背增生性疤痕约5cm×3cm ,与其健侧拇指对比缺损长度7cm ,采用游离左足第二趾移植再造右手拇指。术中给予足背动脉和桡动脉、大隐静脉和肘静脉两支血管的吻合。术后观察再造拇指血运红润、指腹饱满、皮温正常。于术后第28小时观察再造拇指颜色轻微发紫 ,10分钟后颜色暗紫、皮肤略发紫斑 ,测皮温低于健指约2℃…  相似文献   

4.
拇指Ⅱ°以上缺损 ,手的功能和外观受到严重影响。我院自 1991年起 ,采用拇再造术中一期融合第二足趾远侧趾间关节 ,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 16例共 18指 ,男 14指 ,女 4指。年龄 14~ 4 5岁。拇指Ⅱ°~Ⅳ°缺损占 6指 ,Ⅳ°以上缺损占12指。术后 3个月至 2年以上随访 ,均获得良好功能恢复。二、方法 1.游离第二足趾之后 ,血管断离前取第二足趾远侧趾间关节伸趾长肌腱背外侧缘纵行切口约1 5cm ,避免趾背静脉损伤 ,切开关节囊 ,暴露趾间关节后 ,咬除关节面 ,末节趾骨近端修剪成骨栓 ,利用骨膜或关节囊包裹骨…  相似文献   

5.
<正>例1男,32岁。右手拇指末节外伤性缺如4年余入院。入院后在臂丛+硬膜外麻醉下,行游离右拇甲瓣移植再造右拇指术。根据拇指缺损的大小,在同侧拇趾设计切取拇甲瓣的范围,根据再造指的粗细,设计保留拇趾胫侧带血管神经束的舌状皮瓣至趾端。在第一趾蹼背侧作“S”形切口,切开皮肤,游离大隐静脉-跖背静脉,保留来自拇趾的静脉分支,结扎来自第二足趾的静脉分支。于跖跗关节处牵开或切断拇短  相似文献   

6.
急诊手再造几种术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急诊手再造的最佳术式。方法采用携带伴有足拇趾近节腓侧皮瓣的双侧趾蹼皮瓣、双侧足背皮瓣的双足3趾移植再造手49例,带两套血供的拇趾甲皮瓣+第二、三足趾及前臂皮瓣组合移植再造手29例,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或拇趾甲皮瓣+远隔游离皮瓣移植再造手22例,废弃指异位再造手16例。结果再造手116例全部成活,成活率100%,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吻合血管的多元组织组合移植急诊再造手,具有最大限度的保留手部残存非失活组织及功能,具有最大限度修复重建手部功能的特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8年1月至1992年6月,我们对创伤所致毁损性拇指缺损急诊行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12例。全部成活。经术后随访最长48个月,最短6个月.6例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可分别屈曲75°-90°,两点分辩觉分别为6-12mm,再造拇指可屈伸持物,对指对掌,外展内收和抗阻力运动,可从事执笔持筷、端杯、穿针引线等日常生活和工作。外观满意。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在12至34岁。伤情:电锯伤3例,电刨伤2例,挤压伤2例,爆炸伤1例,梳毛机伤2例,旋转撕脱伤2例。断离平面:自拇指近节远1/3缺失6例,自中1/3以远缺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瓣联合第2足趾组合移植Ⅰ期塑形再造拇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并治疗21例拇指缺损患者,采用甲瓣联合第2足趾组合移植Ⅰ期塑形再造拇指治疗方法,对比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再造拇指成活率、坏死情况以及对比治疗前后感觉运动功能,分析外观满意度。结果 21例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成活20例,甲床部位坏死1例;且患者治疗后感觉运动功能高于治疗前,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针对拇指缺损患者临床采用踇甲瓣联合第2足趾组合移植Ⅰ期塑形再造拇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缺陷情况,同时提高外观美观,确保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足趾游离移植进行拇指再造是目前修复拇指缺损的主要方法 ,手术成功取决于患者自身条件、医师的手术技术、术后护理等,但术中的护理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结合笔者所在医院行拇指再造260例总结护理体会如  相似文献   

10.
肩胛部的人体游离移植皮瓣,1982年见于临床报道。我们于1983年9月自行设计并成功地移植了一例带有肩胛骨下角部分骨瓣的肩胛部复合皮瓣,我们称为“肩胛部骨皮瓣”。兹报告如下。患者男,23岁,因左肱骨骨折伤及血管神经损伤而致左手大鱼际肌萎缩,虎口挛缩,拇指末节坏死缺如,Ⅱ~Ⅴ指掌指关节僵硬15个月。X片示Ⅰ、Ⅱ掌骨间隙模糊。为再造虎口,必须分开Ⅰ、Ⅱ掌骨间之紧密粘连,固定残拇指于外展对掌位,其间既需植骨以长期维持拇指位置,又需有软组织的良好复盖。但该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2例拇手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第2趾移植的患者13例,第2、3趾同时移植的患者8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植的患者10例,第2、3趾近节趾骨移植3例,拇甲瓣伴2、3趾移植的患者8例,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再造趾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40例患者移植成活,2例失败,有效率为95.24%,术后发生血管危象2例,静脉危象3例,动脉危象3例,均进行及时处理,未造成不良预后。随访1年后,患者足部功能满足率为84.21%~91.30%,再造趾感觉功能优良率为100%,再造趾运动功能优良率为90.48%。结论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20例完全离断拇指的再植和再造手术,成功19例。对再植和再造拇指方法的选择,认为对拇指的脱套伤和毁损伤运用显微外科手术精细的特点,采用邻指血管移位、血管移植搭侨等方法,可扩大再植手术的适应症;对无条件再植者,在清创的同时,立即游离第二足趾移植或拇趾皮肤趾甲瓣Ⅰ期移植修复,重建拇指。  相似文献   

13.
郑宏明  安娜 《河北医药》2011,33(3):455-456
手术拇指功能占整个手的功能的40%,拇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拇指缺失后的再造对恢复手功能至关重要。我院手外科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的方法再造出来的手拇指与正常指类似,具有指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指再造的方法 及术后再造指的外观和功能.方法 采用足拇甲瓣、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趾等方式治疗手指缺失65例,其中再造拇指42例、示指12例、拇示指联合再造11例,共76指.结果 65例再造指全部成活,按上肢功能标准评定[1]:再造拇指优62指、良8指、可6指,结论 足趾移植再造是治疗手指缺损较为的理想方法 .可获得相当满意疗效,且供区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手足组织缺损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程  王新正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41-1641
目的:总结足背皮瓣修复手足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足背皮瓣的应用价值。方法:切取足背皮瓣及其携带肌腱、拇甲瓣、足趾的复合组织瓣21例。采用游离移植及带蒂转移的方法,分别修复手部缺损17例及足踝部皮肤缺损4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20例随访1~3年,皮瓣血液循环佳,皮肤质量好,感觉恢复好。复合移植修复的手部肌腱及再造的拇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足背皮瓣切取方便,移植成功率高,修复效果好。游离移植的最佳适应证是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带蒂转移主要用于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6.
1980年Morrison和1981年工井一辉报导了用吻合血管的拇趾皮肤指甲瓣再造拇指。1982年陈中伟等首次在国内报导。本方法除了具备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优点之外,足趾个数不致减少,对足的功能影响很小,而且再造拇指的外形更加理想。我院从1983年3月至5月间,对三例拇指缺损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完全获得成活,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拇指再造的方式已多样化。作者在单纯性拇指再造的基础上,近几年又进行4例复杂性拇指再造。现将其中2例报道如下。例1,男,24岁,住院号98796。因右拇指第一掌骨被冲床挤压断离,造成右手拇指及第一掌骨完全缺如,大鱼际肌大部分缺损,第二掌骨桡侧留一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实施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拇指再造术,并给予精心手术配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再造拇指成活率为100%,患者手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手术配合和积极的术后观察护理是再造手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用拇趾腓侧皮瓣修饰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新方法。方法 对 13例手指缺如病人利用第一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与趾底固有动脉之间存在的相互吻合 ,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携带拇趾腓侧皮瓣 ,并将其嵌入第二足趾跖侧 ,消除第二足趾中段狭细的形态。结果  13例 14个再造的拇、手指及携带的皮瓣全部成活 ,再造拇手、指外形非常满意 ,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该方法是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形态更佳的手指的良好方法 ,且对拇趾供区的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拇指缺损对整个手的功能影响极大,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是将患者自己的足趾经过一次手术移植于手上以替代手指。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术难度大,如发生血管危象处理不当就可造成手术失败,而且还会损失一个足趾,给患者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