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48例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鼻腔鼻窦肉瘤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鼻腔鼻窦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鼻腔鼻窦纤维肉瘤4例,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3例,脂肪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5例,横纹肌肉瘤5例,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浆细胞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5例,嗅神经母细胞瘤5例,血管肉瘤3例,综合治疗后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6.7%,35.7%。结论:鼻腔鼻窦肉瘤不易明确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对肿瘤易复发及全身转移者,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加强对鼻腔鼻窦少见的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的认识,对其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进行讨论。方法 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明确病理诊断后,进行治疗并随访。结果 经1~8年随访观察,存活2~8年10例,其中恶性黑色素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2例;浆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神经源性肉瘤各1例。结论 这类肿瘤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及侵犯周围器官,难于手术彻底切除,5年生存率低,免疫  相似文献   

3.
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 NHL)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对1 986年~ 1 996年住院的 2 4例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缺乏特征性的表现。首次诊断 NHL6例 ,其余 1 8例初诊时诊断 :慢性鼻炎 8例 ,恶性肉芽肿3例 ,鼻息肉 2例 ,鼻中隔粘膜肥厚 2例 ,扁桃体炎 2例 ,慢性咽炎 1例。 2 4例均经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确诊。结论 :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 ,缺乏特征性 ,早期易误诊。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反复活检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有利于本病的确诊。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74年以来,对鼻腔、鼻窦和鼻咽部非上皮性肿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前11部分共报道了264例,其中包括来源于血管、骨、软骨、平滑肌、骨骼肌、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肿瘤,以及粘液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本文只讨论来源于雪旺氏细胞的肿瘤。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外膜的雪旺氏细胞和神经束膜细胞。它们常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但很少发生在鼻腔、鼻窦和鼻咽部。作者在Presbyterian医院过去70年的430,000个病例中只找到11例。本文共报道12例(包括会诊的1例),其中良性雪旺氏瘤2例,神经纤维瘤6例,恶性雪旺氏瘤4例。这12例的病理片均经复查证实。原发于鼻部皮肤,鼻翼和鼻前庭的肿瘤未包括在内。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的雪旺氏瘤引起的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临床对鼻部神经鞘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鼻腔、鼻窦神经鞘瘤者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恶性变者扩大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1例获随访,其中9例治愈;2例恶性变者,1例死于复发,1例死于其它疾病.结论:本病应早期确诊,常规CT检查及行彻底手术切除,对恶变者行扩大切除加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6.
喉及喉咽部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临床罕见喉腔及喉咽部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自1985~1996年12年间,共诊治喉及喉咽部非上皮源性恶性肿瘤26例,其中喉23例,喉咽部3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6~65岁。喉肉瘤11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9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喉咽部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对21例患者首选手术切除,并根据其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性选择放射治疗或/和化学治疗。结果经6个月~10年随访,12例存活4~10年,其中喉肉瘤6例,声门上区恶性淋巴瘤2例,喉恶性黑色素瘤2例,喉咽部平滑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结论此类肿瘤的共有特征为:①肿瘤表面粘膜多光滑;②喉腔肿瘤较少发生颈淋巴结转移;③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组织学分级较困难,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7.
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有误诊原因。方法:对1986年 ̄1996年住院的24例鼻腔、咽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缺乏特征性的表现。首次诊断NHL6例,其余18例初诊时诊断:慢性鼻炎8例,恶性肉芽肿3例,鼻息肉2例,鼻中隔粘膜肥厚2例,桃体炎2例,慢性咽炎1例。24例均经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确诊。结论:鼻腔、咽部非霍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按AnnArbor分期 ,IE期 2 4例 ,其中IE期超腔 1 0例 ;ⅡE期及Ⅳ期各 2例。B组症状病人 (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者 ) 7例。 2 3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T细胞性来源 (CD2 、胞浆型CD3 ) 1 6例 ,T/NK细胞性 (CD56 ) 5例 ,B细胞性 (CD2 0 ) 2例。 2 8例均行病检 ,但 1 3例首诊时未考虑到本病未行病检 ,临床误诊率达 4 6 .4 %(1 3/ 2 8)。 1次病检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 1 1例 ,1 7例经 2次或 2次以上病检 ,其中 2例多达 5次 ,病检假阴性率达 6 0 .7%(1 7/ 2 8) ,所有病例最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本病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 ,特别是早期表现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相似 ,组织学检查易出现假阴性 ,常被误诊误治。提高对本病认识 ,及时准确取材或重复病检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6例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15例行手术广泛切除,1例在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肿瘤和部分鼻腔外侧壁;14例在术后接受放疗和化疗。结果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和血管肉瘤各4例,恶性血管外皮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12例随访完整,生存期最短2个月,最长8年。4例在治疗后2年内、5例在治疗后第2~5年期间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超过5年存活期。结论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切片结合免疫组化可确诊,手术加放疗和化疗为基本的治疗模式,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21年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结果 13例患者中女10例、男3例。恶性1例,良性12例,13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辅助放疗。术后随访4~110个月,12例良性患者均未复发,1例恶性患者死于复发。 结论 发生于鼻腔鼻窦的神经鞘瘤以良性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单侧鼻塞和头痛最多见,鼻腔及筛窦为最常见发病部位。术前的影像学检查能较好显示肿瘤侵犯范围,指导手术方式。主要治疗手段为彻底手术切除,恶性者术后容易复发,需要辅助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