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64-1165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神经行为的影响,2009年8月—2010年12月,我们对3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和适应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3例,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2.
肖艳兰  朱中娥 《吉林医学》2009,30(4):304-305
目的:通过对脓毒血症患儿进行危险预测,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其患儿危险因素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7年9月~2008年9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60例脓毒血症新生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护理干预,与2006年8月,2007年8月入住我院实施常规护理的64例脓毒血症新生儿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不同患儿危险因素实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危险因素的实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新生儿进行危险因素预测,给予护理干预,可减少新生儿脓毒症休克、肺功能衰竭、肾功能减退、消化功能减退等的发生,促进了脓毒血症新生儿的康复,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白海燕  刘运启  雷月娥 《中外医疗》2012,31(18):152-152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原因,探讨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7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的38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无明显肺部疾患,32例有肺部原发疾病。32例治愈,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护理重点包括加强病情观察、气胸判断、胸腔闭式引流术的配合及术后观察护理。结论新生儿气胸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重要疾病。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是防治新生儿气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母婴同室新生儿临床,分析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妇产科室分娩的母婴同室新生儿124例,按照抽签机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护理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母婴同室新生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2004年8月。2006年10月,我院收住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郑清华 《中外医疗》2011,30(12):152-152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性脑病(HIE)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对新生儿进行缺血性脑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经过护理干预后,肢体活动障碍、视听障碍、癫痫都有了明显的恢复与提高。结论新生儿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后的严重并发症,护士们对新生儿必须细心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干预,精心护理,密切与医生配合,做到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理念的运用与临床优越性。方法:对出生区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的82例新生儿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进行常规护理的41例新生儿命名为对照组,将进行鸟巢式护理的41例新生儿命名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采用鸟巢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为99.61%±0.25%、进奶量为5.28±8.63ml/d、胎便转黄时间为45.14±13.29h,各项护理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新生儿。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理念的运用有助于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贾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4,(9):1209-12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护理方法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实施急救复苏以及精心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30例患儿经过抢救以及护理干预,其中29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及时发现和抢救窒息新生儿,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待的新生儿3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病房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病房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细菌超标及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经比较,对照组细菌超标及新生儿感染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病房采取精细化护理管理,能明显降低空气、物品、人员中的细菌感染率和新生儿感染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早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且进奶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新生儿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加新生儿睡眠时间和进奶量,提高家属满意度以及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窒息新生儿行复苏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期护理中,护理显效的新生儿45例(75.00%),护理有效的新生儿14例(23.33%),护理无效的新生儿1例(1.67%)。结论:在对窒息新生儿的护理中,合理的复苏期护理方式可以较好的提升护理成功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挽救窒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30例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合格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黄疸指数、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显著优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产房环境温度与新生儿硬肿症的关系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对产房温度管理等综合保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为0.50%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2.50%,P0.05,组间差异值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82.50%,P0.05,组间差异值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产房环境温度的有效控制,是降低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率的关键;对新生儿实施综合保暖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杨树仙 《大家健康》2016,(3):214-215
目的:探讨复苏期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窒息新生儿行复苏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期护理中,护理显效的新生儿45例(75.00%),护理有效的新生儿14例(23.33%),护理无效的新生儿1例(1.67%).结论:在对窒息新生儿的护理中,合理的复苏期护理方式可以较好的提升护理成功率,进而可以有效的挽救窒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新生儿自身的反应,同时并分析两种不同方式护理情况和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3天到5天护理后,黄疸指数和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讨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实施蓝光照射治疗,加上综合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新生儿安全问题和质量提高有着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崔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032-2033
目的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1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参考组,通过耳声发射对2组受检者的听力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筛查前、监护45 d时观察组新生儿单、双耳未通过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监护90 d后观察组新生儿总未通过率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损伤发生率相较正常新生儿较高,因此要针对危险因素给予相应护理,尽早筛查、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及治疗,促进新生儿听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对胃肠功能障碍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将2001年8月-2006年10月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58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产褥期产妇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0例产褥期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结局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率、失眠率、泌乳情况、感染率、新生儿肺炎、感染率、湿疹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2004年8月~2006年10月,我院收住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给予规范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阚春艳 《大家健康》2016,(2):200-20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感染的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我院 NICU 收治的4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其他新生儿归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vs28.0%),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 NICU 新生儿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感染率,促进新生儿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