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炅 《哈尔滨医药》2004,24(6):71-7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逐步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互相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风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护理心理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理论,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通过多年来对中风患者的护理,总结其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恐惧、焦虑、愤怒(心理不平衡)悲观、抑郁、疑虑、消极、轻生、不合作。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对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对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认同和接受[1,2].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从文化程度(高等、中等、初等教育)、职业(职员、个体、工人、干部)、年龄(20~67岁)、性别等几方面综合考虑,有代表性地选择了100例患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心理护理,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健康教育,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运用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双方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广大医护人员接受和认同。我们从事手术室十几年护理工作,通过洞悉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并能因人而异地实施心理护理,现将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孕产妇心理情绪的变化日益得到重视。同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已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心理达到相互配合的效果,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心理护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产科针对孕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认真做好不同时期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妊娠、分娩、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0.
刘淑梅 《河北医药》1990,12(6):372-373
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医学模式不断推进医学心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发展,也为护理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在我国医学心理学运用于临床的时间不长,心理护理也只是随着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应用,于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本文拟就心血管病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初步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患心血管病住院病人,除具有一般病人的心理活动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对病情影响较大,倘若施以心理护理可收到较好效果。我科1988年5月~  相似文献   

11.
护理心理学属于应用科学,是介于心理学和护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掌握好护理心理学,对于各种疾病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本文从护理人员的角度,论述了护理心理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护理心理学在临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目的。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判断病人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我院2006年以来对不同病人特征和相应心理护理原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心理学以日渐成为指导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门重要学科.目前护理领域广泛开展临床心理护理工作,这正是护理心理学的发展要求,这也标志着护理学科专业内涵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5.
冯玲 《哈尔滨医药》2005,25(5):70-70
随着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也已逐渐成为心理学,行为科学及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怎样做好心理护理等问题,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仇恒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27-3328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病人常见的负性情绪状态有恐惧、抑郁、愤怒、焦虑。我院ICU病房2009年10月~2010年4月对46例危重病人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艳玲 《中国新医药》2004,3(9):120-121
随着医学的进展,现代医学模式从单一的“生物学”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疾病影响着病人的心理活动,而心理反应可能积极影响着疾病的发展,目前,心理学己经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护理实践中,心理护理的精髓就是要研究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无论是医生、护士要时刻考虑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时刻要了解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产妇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孕期及产时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产前、产时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使产妇顺利地分娩,减少各种并发症和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所以,心理学在现代护理中已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做好护理工作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提高及临床医学实践的不断深入,护理心理学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发展,从仅仅重视患者本身的心理特征开始注重护理的主体—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从主观的观察、猜测,上升到客观的实验性研究,并且心理逐步注重护士对病人心理的反馈内涵,使心理护理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20.
<正>宫颈癌患者是一群特殊患者,宫颈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而这些不良的心理会促进病情发展,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实质上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我科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